惨遭剥皮酷刑,军功赫赫的蓝玉为什么会落得惨死的下场?他究竟动了朱元璋哪块“逆鳞”
蓝玉是明朝初期的名将,他有勇有谋,在元末明初的国家统一战争中立下过赫赫战功,然而他也是一个骄奢跋扈、目中无人的人,最后落下了“剥皮实草”的惨状。
蓝玉的姐夫是明朝著名将领常遇春,早年投奔常遇春进入军中,并凭借着这层关系一直被人重视举荐,加上他一直作战勇猛,被朱元璋一路提拔。
到了明朝开国后,常遇春、徐达等老牌将领有些已经不在人世,有些已经告老还乡,年轻且有过军功的蓝玉,就成了不可多得的将才。
如果非要说蓝玉是明朝最后的名将也是不合适的,后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于谦手下打赢京城保卫战的将军们都是“狗熊”吗?
但蓝玉也确实算是明朝初期最后的名将,因为其他人都知道天下已经差不多安定了,于是急流勇退,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和麻烦。
然而蓝玉真正发挥其才能的时间,恰好是在明朝开国之后。明朝已经建立,但西南方向还有明夏、梁政权和少数民族作乱分子,北边也有退回老家的北元在虎视眈眈,这就需要有一个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将军去带兵作战。
经过多场大战后,明夏、梁被剿灭,北元也在捕鱼儿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被蓝玉大军击溃,从此一蹶不振,蓝玉得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军功,也因此被升为太子太傅。
然而,蓝玉对朱元璋的封赏依旧表示不满,甚至觊觎起了太师的职位,这就会引发朱元璋的不满,在一系列事情的加持下,触犯朱元璋“逆鳞”的蓝玉最终走向了“剥皮实草”的命运。
朱元璋为什么对蓝玉的态度有重大的转变?他的眼中为什么容不下蓝玉呢?
在讨伐北元大捷后,蓝玉大军班师回朝,本来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蓝玉放任将士们虐待俘虏,甚至他本人强占了被俘的北元王妃,最后北元王妃含辱自杀,这就激起了被俘的北元人的不满。
北元政权经过一系列的大战,覆灭只是迟早的事情了,朱元璋并不想因此而劳民伤财,打算趁着这次大胜而恩威并施,改善两国的关系,争取和平相处。
蓝玉的这一做法,狠狠地打了朱元璋一个大嘴巴子,让朱元璋没法向北元政权解释。北元王妃的地位,相当于明朝皇帝的嫔妃,蓝玉的这种行为这不仅仅是恶化了两国的关系,更是僭越了封建体系下的等级制度。
不仅如此,在影视作品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朱元璋即将派蓝玉出征,召来蓝玉在宫中会面,但蓝玉却带了几个佩戴刀剑的侍从同行,朱元璋让他们离开,侍从们却一动不动,直到蓝玉令他们退下。
这种行为,在封建社会属于是把意图谋反写在脸上了,蓝玉的政治头脑竟然令人瞠目结舌到这种地步,可以说是非蠢即坏了。
“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在西方中世纪的统治架构,严重威胁着君主集权制度,下一步是不是就要“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了?、
蓝玉代表的是武将集团的利益,因刘伯温劝谏朱元璋开国后应该削弱将军们的兵权,而引发了武将们的不满,以蓝玉为代表,向朱元璋陷害刘伯温谋反,时时刻刻都想取了刘伯温的性命。
蓝玉等人天真的认为,只要刘伯温死了,朱元璋就不会剥夺他们辛辛苦苦得来的权力,殊不知这正是朱元璋的本意。
朱元璋为杀蓝玉其中蕴含的政治目的是什么?朱元璋真的像传言一样残暴嗜杀吗?
公元1393年,由大明天子直属的锦衣卫控告蓝玉谋反,朱元璋想都没想就把蓝玉及其党羽抓入大牢,直接省去了繁琐的审讯,将他们全部问斩,更是将蓝玉“剥皮实草”。
所谓“剥皮实草”,就是把死刑犯的皮从人身上剥下来,用稻草等物品填充,以展现刑罚的威严和建立对不法行为的警告。
其实原本朱元璋并没有打算杀掉蓝玉,因为太过宠爱自己的太子朱标,朱元璋将蓝玉等武将派到了太子府中,帮助太子壮大他的势力。
如果这样杀掉蓝玉,会不会被人认为是削弱太子势力?那么朝中的政局会不会因此暗流涌动?如果因此爆发了党争、争夺储君地位,这是朱元璋不愿意看见的。
本来蓝玉很听从朱标的命令,但朱标却意外地英年病逝了,悲痛欲绝的朱元璋甚至直接封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也就是后来被朱棣叛乱推翻的大明朝第二任皇帝,直接隔代传位了。
既然朱标死了,蓝玉的最后一道保障也没有了,朱元璋便下定了杀他的决心,杀他的理由如果考究起来,也难免有“莫须有”的嫌疑,但朱元璋顾不了那么多了。
不仅仅是蓝玉,其党羽约一万五千人都被杀死,其中不乏帮助蓝玉为虎作伥的人,也有可能存在着无辜的相关人员,但历史就是这样开了一个玩笑。
朱元璋杀蓝玉一事,究其根本是为了削弱臣子们的权力,加强君主集权,以避免国家内乱的事情发生。
先前针对文官集团的胡惟庸案,朱元璋不仅仅问斩了当朝宰相及党羽,甚至还裁撤了“丞相”这一实行千年的官僚体制,将六部直接收归皇权,也是同样的目的。
所以说,蓝玉之死,不仅仅是蓝玉本人存在着骄奢跋扈、目中无人、以下犯上的问题,更是朱元璋为了肃清臣子势力、加强君主集权的必要政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