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北宋的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也成就了“弱宋”的名声,然而在两宋三百年的历史中还是有一个具有雄心壮志的皇帝,那就是宋神宗赵顼。
宋神宗赵顼是北宋的第六位皇帝,在刚继位的时候就锐意改革,一心要改变北宋的现状,使北宋强盛起来,宋神宗也确实放手大干起来,然而现实总是那么骨感,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照宋神宗赵顼的预想进行下去。
宋神宗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王安石主持变法,力图改变北宋面临的困境。1069年6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全面负责变法事宜。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宋神宗对王安石是无条件的支持,王安石看上的人那就升官用,王安石提出的变法措施那就执行,一派君臣相知的景象。
当然变法总是会遇到阻力的,王安石的变法也同样,但宋神宗是铁杆的支持王安石,还在1070年给王安石升了官,位同宰相。王安石也对得起宋神宗的支持,青苗法、保甲法、均输法、免疫法等一系列新法先后颁行天下。
但是宋神宗无论怎么支持王安石,王安石无论怎么努力,一系列的变法措施必然会触及到既得利益阶层,各种守旧势力不断反扑,并且新法在实行的过程中,由于地方官肆意串改新法,反而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最后就连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等人也加入了反对变法的行列。宋神宗这时候有点扛不住了,对变法也开始持怀疑态度,王安石没有办法,只能自请辞官,新法戛然而止。之后虽然宋神宗也亲自搞了一次“元丰改制”,但对北宋存在的各种深层次问题已经是无力解决。
可以说在内政上,宋神宗寄予厚望的“王安石变法”并没有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更没有给北宋带来富国和强兵。而在对外关系上,特别是对西夏上,宋神宗同样经历了一次虎头蛇尾的惨败。
1081年,西夏惠宗被梁太后囚禁,西夏发生了内乱,宋神宗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是天赐良机,于是发动了声势浩大的五路伐夏,意图一举灭亡西夏,给自己的功劳簿上添上重重的一笔。然而虽然宋军前期进展顺利,甚至还攻到了灵州城下,但是这次伐夏太过仓促,后勤补给不畅,伐夏大军很快就因为物资供应不上而出现大量非战斗减员,其中种谔所部非战斗减员甚至达到了三分之二以上,这种情况下宋神宗只能无奈下令班师回朝,虽然这次攻夏占领了一些地方,但是相比要一举灭亡西夏的预期还是相差太多。
但是后面还有噩运等着宋神宗呢,那就是永乐城之战,宋将徐禧在永乐修筑永乐城,目的是想在下一次伐夏中能更好的保障大军后勤,而西夏也洞察了北宋的目的,西夏直接就派了三十万大军围攻永乐城,永乐城中水源断绝,最终徐禧战死,永乐城中数万宋军也全军覆没。
1085年,因为变法失败再加上西夏战事的惨败,雄心壮志的宋神宗在精神上再也扛不住了。他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恢复北宋的强盛,然而变法内部守旧派不领情导致变法失败,现在打一个小小的西夏也是屡屡受挫,宋神宗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毕竟从自己继位以后那是亲政爱民,力行变法,对外攻伐西夏,那都是为了重整大宋雄风,为的是重现汉唐盛世,然而无论他怎么做,现实总是那么骨感,他受到的只是一次又一次打击。
1085年3月,宋神宗带着自己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而北宋也失去了最后一位胸怀大志的帝王,北宋从此再也没有中兴的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