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荣与宋太祖赵匡胤对于先南下统一全国,还是先北上征讨契丹这个问题,做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选择。
因为宋朝都是被北方游牧民族消灭的,于是不少人对先南后北的战略,看成是赵匡胤这辈子最大的战略失误。
然而其实,不管是哪条战略都没有什么问题,由于二人面临着并不相同的具体情况。
尽管赵匡胤执行了“先南后北”的战略,然而起初是后周的大臣王朴提出的这一战略。而这条建议,周世宗也是赞同的。
从后来周世宗的一切准备工作中能够看到,不管是对南方哪个国家用兵,后周始终都千方百计地想着先吃掉南方这些国家。
主要是由于南方的这些国家,彼此之间实力差不多,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谁也奈何不了谁,于是体育更加厉害的后周在和这些敌人交手的时候,在综合国力上拥有巨大优势。
与之相比,北方的辽国可不是一个善茬。一部分人觉得,契丹这个政权是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只是依靠强大的骑兵以及中原的内乱,才能随便袭扰中原。
然而真实情况是,自从后晋的老大石敬瑭送给辽国燕云十六州的土地以后,本来善于骑射的契丹骑兵,就再次获得了燕云等地的冶铁、制造技艺的辅助,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实力。
这还不算什么,辽国这个政权和后来的金朝并不相同,短暂崛起又迅速衰弱。相反,从唐朝起就开始显山露水的契丹,在五代时期,不管从哪方面而言,都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实力的一个集团。
特别是把北汉完全变成自己的子公司以后,没有谁敢小瞧辽国。如果想对付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后周不光要统一南方集合物资人力,而且战略上也不能给自己留下两线作战的隐患。
那么,为何柴荣会在三攻南唐之后,又转过头来准备北上呢?
原因很简单,北伐其实就是辽国逼的,后周没有办法,才会主动迎战,并不是事先定好的战术安排。何况这种局面,或许就是南唐在后面捣鬼。
由于在和后周的比赛中处于劣势,南唐没有选择坐以待毙。相反,它和后晋采取的战术相同,暗中派遣使臣前往辽国,很有反守为攻的积极势头。
在辽国看来,中原的大一统损害了它的利益,于是在难看后周即将吞并南唐后,它和南唐达成协议,准备从南北两边共同包夹后周。
说句题外话,五代时期的辽国始终有点像17、18世纪时孤悬海外的英国,采取的是“大陆均衡”政策,就是不想让欧洲大陆上诞生一个巨大的集团。
而面对契丹这条乱咬人的疯狗,柴荣决定改变战术,必须要给辽国一点颜色看看,这样他才能有机会吃掉经济发达但军事衰弱的南唐等集团。
可以说。正是由于辽国插了一手,后周只得改变了之前的策略。而就在这个时候,辽国内部的情况也使得“先北后南”有了可能性。
此时辽穆宗耶律璟成为了辽国的皇帝,这个家伙有一个明显带有调侃意味的外号“睡王”外,在辽国历史上也是著名的暴君。传言他听了那些江湖人的鬼话,杀人取胆然后来炼制丹药。
有这种昏君暴君,可以想到辽国的内乱有多严重,柴荣才敢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对辽国打响了反击战。
不过就算是如此,底蕴非常深厚的辽国仍然不是后周能够轻松打败的。柴荣生前最后一次发兵北上的时候,三关、涿州、易州这些北方的边缘城市望风而降,然而到了太原这块重要之地,辽国和它的附属国北汉的防御,就不容易拿下了。
赵匡胤面临的情况更是不同,他在陈桥兵变后就黄袍加身成为了皇帝。这样一来,尽管赵匡胤成为了老大,然而在此之后却要为自己篡权称帝的举动收拾摊子。
不过赵匡胤就算实行“先南后北”的策略,不过这不能代表他在南下的期间没有做别的事情。
恰恰相反,为了避免武将再像他一样篡权夺位,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们的兵权。
想想看,在当时那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赵匡胤难道还要再想着去对付辽国这个庞然大物吗,莫非他脑子抽筋了?
可以说,不管是哪种战略,都是柴荣和赵匡胤仔细分析以后的结果,没有对错可言。只有考虑的具体国情后,才能决定实施什么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当时这二位老大为何会采取截然相反的战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