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两位杜姓大诗人,一个是盛唐诗人杜甫,另一个是晚唐诗人杜牧。一般称杜甫为“老杜”,杜牧为“小杜”。两人还有着一点儿血缘关系,他们的先祖都是晋代名将杜预。小杜对老杜十分崇拜,他在诗中曾将杜甫的诗歌与韩愈的文章相提并论,推崇到了很高的地位!
唐·杜牧《读韩杜集》: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该诗用典较为生僻,现代人很难直接读懂,下面笔者就结合几个文学典故,帮助大家理解一下这首诗的大致意思。
麻姑是一位道教神话人物,她曾三次看见东海变为桑田,寿龄长达上万年之久,却有着一副冻龄少女的容颜,一直保持在十八九岁的样子,大约跟金庸笔下的天山童姥差不多。可她身体上有个不太完美的缺陷,双手像鸟爪,不知是否就是九阴白骨爪那个样子?反正我是没见过,但历史上有一个叫蔡经的人亲眼见过!
晋·葛洪《神仙传》卷三《王远》:“麻姑手爪似鸟,经见之,心中念曰:‘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也。’远已知经心中所言,即使人牵经鞭之,谓曰:‘麻姑神人也,汝何忽谓其爪可爬背耶!’但见鞭著经背,亦莫见有人持鞭者。”
蔡经是一个市井小民,受上仙王远的点化得道成仙,王远召集了一些仙界的朋友到蔡经家中做客。蔡经看见麻姑的手爪,心里嘀咕,倘若用这手爪挠痒痒,想来一定非常舒坦吧。他只在心里默念了一下,心里话竟被麻姑听到了。麻姑很不高兴,本女神怎能让你这种凡夫俗子冒犯!便让王远给他点颜色尝尝,只看见一条鞭子腾空飞舞抽打着蔡经的后背,却看不见拿鞭子的人。
宋·苏辙《赠吴子野道人》诗亦有:“道成若见王方平,背痒莫念麻姑爪。”因麻姑高寿,民间常以“麻姑献寿”作为健康长寿的吉祥图案,其形象为手托桃盘或肩挑桃篮的年轻女性。古代文人常以搔到痒处,来比喻文章写得非常精妙,类似于今天我们常说的直戳痛处、切中要害。
杜牧诗的后两句,采用了“续弦胶”的典故:“西海献鸾胶,武帝弦断,以胶续之,弦两头遂相著,终日射不断。帝大悦,名续弦胶。”(《汉武外传》)比喻杜甫、韩愈的诗文巧夺天工,精妙绝伦。
古代传说西海之中有凤麟洲,仙家以凤喙及麟角合煎作胶,名之为续弦胶,又名集弦胶、连金泥。此胶能续弓弩已断之弦,连刀剑断折之金,更以胶连续之处,使力士掣之,他处乃断,粘合之处,终无所损。(见旧题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晋张华《博物志》卷三)
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还不错,关注一下又不会怀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