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可以颠覆一切美好的事物,可以打碎一个瑰丽的繁华盛世。不论是实力雄厚的太平盛世,还是百万精兵的铜墙铁壁,一旦被拖入战争的泥潭,纵使最后摆脱危机,也会落得周身泥污。
经过唐前期几代帝王的不断努力,玄宗年间大唐国力达到鼎盛,但是长久的安逸盛世,会让全国上下蒙了双眼,迷了心智,最终被战争的刀戟戳破盛世的美梦。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在此之后,唐朝的各个方面都与之前有着天壤之别。战争的蹂躏,财力的消耗,人口的损失,中央管控能力下降,节度使独大,直接造成藩镇割据局面。
所有问题的症结最终体现在战争方面,中央集权衰弱,周边少数民族蠢蠢欲动,中原各路节度使对抗中央,中央宦官专权,小皇帝无法把控局面,大唐统治摇摇欲坠,最终造成了唐末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一、唐朝中原的内战
1.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发生在公元755年到公元763年,历经八年,是唐朝从顶峰坠落的开始,也是唐朝战争序幕的开始,从此唐朝被拖入无尽的战争当中,处处被动。
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卢龙、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忧国之危”为借口讨伐杨国忠,玄宗皇帝带领一行禁军出逃,到马嵬驿发生哗变,绞死杨贵妃,杀死杨国忠,是唐代悲剧的开始,皇帝尚不能安枕无忧,百姓就更没有太平日子了。
其实安史之乱发生并非偶然,是经济矛盾、阶级矛盾、内部矛盾的综合作用。
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严重,皇帝宠爱杨贵妃,杨氏一族权倾朝野,帝国上下纵情享乐,声色犬马。统治阶级的奢靡生活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中央与地方的嫌隙裂痕越来越大。
玄宗后期任用奸臣,口腹蜜剑的李林甫把持朝政十九年,杨贵妃一家更是权势熏天。西北节度使与东北节度使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唐廷内外、君臣、文人和武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中央和地方军阀之间的矛盾则是这次危机最重要的原因。唐朝自从太宗皇帝设立府兵制之后,经历几朝逐渐废弃,代之而起的是募兵制,造成了内轻外重的局面,使得地方节度使拥有财权和兵权,能够和中央形成抗衡的趋势,且中央不能将之完全控制在自己的麾下。
玄宗在位四十五年,前期励精图治,后期宠信杨贵妃,逐渐怠政,使得中央奸相掌权,一家独大,地方节度使控兵,藩镇势力逐渐坐大,周边少数民族也是伺机而动。
所以安史之乱绝非偶然发生,而是多个矛盾的综合体,且打开了唐廷战争的序幕。
2.河朔三镇之乱
河朔三镇的叛乱是唐朝的“老大难”,三镇叛乱在唐朝历经百年之久,但是唐廷始终未能根除它。
安史之乱后期唐朝为了尽快平定叛乱,使用了招降的政策,使得安史叛军的势力得以盘踞在三镇当中,河朔三镇时归时叛,中间经历了元和削藩和长庆削兵,但始终没有完全置于中央的掌控之下,最终酿成遗祸唐朝百年之久的叛乱。
河朔三镇为什么能如此嚣张,而唐廷又无可奈何呢?
首先魏博、卢龙、成德三镇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黄河上游,水土肥沃,适合水草生长,可以大量养殖战马,为战争提供根基,农业产量高,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其次河朔三镇位于北部,是抵抗外敌的重要防线,当时府兵制已经破坏,募兵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地方长官拥有独立的征兵权限,而且中央也会给地方节度使财权,充当军费,天时地利都具备的三镇想不叛乱都难。
最后就是中央权力的削弱,当时的唐朝兵力既要平定边疆的战乱,又要打击节度使的藩镇势力,还要应付民间的不满,无论是兵力还是财力都捉襟见肘,内外交困,无法用足够的力量去对付三镇,所以三镇是唐朝的老大难,历经百年难以解决。
3.削藩战争
削藩战争发生在唐德宗年间805年到820年,史称元和削藩。平定了杨惠林叛乱、镇海叛乱、张伯靖叛乱等,收复了魏博、成德等藩镇。
元和削藩是唐朝后期的重要军事战略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是这胜利是短暂的,宪宗一死,削藩果实又全都被夺回去了。
削藩政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就拿汉代来说,汉高祖和吕后执政的时候就开始剪除异姓王,文景之治时依然实行削藩政策,到汉武帝时期还在削藩,历经百年之久,可见削藩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正所谓:以柄容易,收回难。
宪宗去世后没有人能够接替这个任务,政策缺乏连续性,成果自然保存不住。加之宪宗是依靠宦官上位的,宪宗死后宦官权力扩大,本就已经内外交困的统治,又多出宦官专权的戏码,削藩只能以短暂的成功来定义了。
二、唐朝边疆之患
自古边疆地区的归附无非两个原因,一是迫于中原的军事压力,想要保全自己,投靠中原;第二就是中原财力雄厚,地大物博,文化繁盛,边疆地区可以得到好处。
但是反之一个残破无力的朝廷,边疆地区就开始蠢蠢欲动,伺机侵夺中原这块肥肉。
1.唐蕃之战
安史之乱爆发后,“潼关失守,河洛阻兵,于是尽征河陳、朔方之将镇兵入靖国难,谓之行营”。
河西陇右地区是唐朝边防重要地区,唐朝的精兵强将几乎都汇聚在此,安史之乱时为了平定叛军,调集边疆地区兵力,致使河西陇右地区国防空虚,突厥、吐蕃等趁虚而入,河西陇右地区被少数民族占有。
这些地区的丧失对唐朝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致使唐朝失去对河西走廊的控制,使得战马不能运入中原,在战争当中的优势损失大半。其次,吐蕃的入侵威胁中原的统治,使得统治者不得不加强兵力在此,平定藩镇的兵力就相对减少,且难以集中力量打击藩镇,可以说边疆叛乱对后来五代十国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战争根源
1.募兵制之弊
唐太宗在位期间完善府兵制度,使得国家兵力内重外轻,边镇抵御外敌的将领均在国家的控制之下。随后高宗即位,武后称帝国家少有战事,府兵制一直维持着原来的制度,未加完善,逐渐废弛。
玄宗在位四十五年之久,前期励精图治,建立边疆之功迫切,开始讨伐外域,这时就要加大用兵力度,以及用兵的灵活度。
唐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而府兵制就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到玄宗年间府兵已经无兵可用了,另外府兵统兵权、调兵权皆在中央,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战争,所以玄宗制定了募兵制度。
募兵制度扩大了兵将来源,满足了戍边的需要,将领有一定的独立性,适应了变化万千的战场。但是这时募兵制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招募的兵将并非全是汉人,连节度使也可以不是汉人,加大了军队异心的可能性;为了扩大兵员将领可以自行征兵,使得将帅专兵的局面开始形成;为了有利的征兵,给将领征收地方税的权力,有了一定的财权。
所以在募兵制之下,将领手握重兵,财力支撑,一旦对中央不满或者有野心,那中央就危险了,安禄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藩镇之势
为了抵御边疆开始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有兵权和财权,而且当节度使立有大功的时候还会同时兼任几个地方的节度使,安禄山当时就是三镇的节度使。除此之外,典型的还有三镇叛乱,为祸唐朝百年之久。
节度使有了自己的力量,占地为王,形成藩镇割据力量,藩镇不是一朝形成的,而是经过常年累月的经营,其统治之固是中央短时间内难以撼动的,其兵力、财力也是中央无法收回的。唐末五代十国的君主几乎都是先占领藩镇,五代后梁朱温就是被任命为汴梁节度使,最后成为唐末最大的藩镇力量。
而后各个藩镇在相互合作和互相攻伐的运作之中,独立于中央之外,建立朝代最终形成唐末半个世纪的割据时代。
四、千疮百孔的盛唐
唐末战争除了使得藩镇割据情况加重,边疆势力侵夺国土之外,在中央更是宦官专权,朋党横行,外戚干政,皇帝更换不断,国家朝纲震乱,变成一团乱麻。
国家实行募兵制不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但是也是建立在农业支撑之上的,征兵的巨额费用都有百姓一肩挑,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加重了阶级矛盾,百姓越来越困苦,不但有残酷的征兵政策,还有巨大的财政压力,苦不堪言,农民起义注定会席卷整个国家,势不可挡。
战争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唐朝诗歌从盛唐的气势恢宏到唐末的忧国忧民,诗歌不再是描写大唐盛世,而是描写满目疮痍的唐末。
没有了安稳盛世的支撑,国家科举制受到影响,平民子弟不能再继续吟诗作画,对文化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总结
中央宦官外戚轮流掌权,奸臣当道,文官唇枪舌战,毫无作为。皇帝年幼严微,中央权力衰退;地方藩镇割据,征伐不断;周边外敌入侵,威胁中原。
唐前朝瑰丽、繁华、欢声笑语,文化更是发展到中华民族的半壁江山,无数文人才子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唐后期满目疮痍,厮杀不断,国家破败,饿殍遍地,文人墨客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对文化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兴到衰,不免让人叹惋,正应了那句“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文献参考:
《唐代中原藩镇研究》
《唐代中期战争的时空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