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是粟特、突厥混血儿,原姓康,属于“昭武九姓”中的康国人后裔,原名“轧荦山”,生于长安三年(703年);因为父亲早死,母亲改嫁给突厥人安延偃,因此改姓安,并随母亲远迁到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生活。
安禄山十多岁时,独自出外谋生,在幽州(今北京)的榷场(朝廷开办的、和边境部落交易的市场)上担任牙郎(中间商、交易人),因此学会了六种民族语言。
安禄山外忠内奸,骁勇阴狠,手段百出,凭借胡人的身份,轻易就接近漠北的部族,时常成功活捉俘虏,史思明则机敏狡诈,配合安禄山诓骗其他部落成员,所以他们只要出去,就一定能按时抓到俘虏回来。久而久之,张守珪对二人愈发看重,把安禄山、史思明提拔为偏将,并收安禄山为义子。数年之间,安禄山在幽州的名气大涨,就连朝廷也知道幽州出了一个才干突出、军功赫赫的胡人将领。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朝廷正式授予安禄山营州都督、平卢兵马使之职。此后,安禄山多次厚礼贿赂朝中高官,请他们在长安天子驾前多为他说好话、表功劳;因此,皇帝玄宗对安禄山的名字更加熟悉,命他入朝参拜。
安禄山用表面上的憨厚、粗犷、忠诚,甚至故意装出来的缺心眼模样,一下就打动了玄宗,迅速获得了皇帝的信任和喜爱,从此一飞冲天。
天宝元载(742年),安禄山晋封署理御史中丞、平卢节度使,成为大唐顶级边臣之一,拥有了单独上奏议事权。天宝三载(744年),安禄山接任范阳节度使,为了让玄宗放心,安禄山特意进京,向玄宗请求,让玄宗的宠妃杨贵妃收自己为养子(安禄山 比杨贵妃大十六岁),玄宗闻言乐不可支,立即同意,还赐安禄山和杨贵妃的侄子杨銛结为兄弟。
天宝六载(747年),安禄山任御史大夫,成为有数的朝廷重臣,当时几乎没有人可以压制他,除了宰相李林甫之外,安禄山不畏惧任何朝臣。天宝十载(751年),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成为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握有大唐三分之一以上的边军,势力庞大到了极点。
因此,安禄山野心膨胀,产生了取代玄宗,夺取大唐社稷的心思。但刚开始时,安禄山因为玄宗对自己的恩德天高地厚、心中多少有愧,于是想等玄宗驾崩后,再行举兵。
可继李林甫为相的杨国忠(杨贵妃堂兄)嫉妒安禄山的圣眷,又急欲掌控李林甫去世后、朝堂上空出来的权力,于是多次在玄宗面前弹劾安禄山,断定安禄山必反(倒是没说错)。久而久之,玄宗也有些疑惑,于是几次派人前往范阳,查察虚实、窥探安禄山的动静,并召他入朝参见。
安禄山虽然立即来到长安参拜玄宗,但内心已经觉得举兵之事迫在眉睫、假如杨国忠再在皇帝面前弹劾自己的话,不保证皇帝不会怀疑、甚至借故调离自己,那样起兵之事就无法实现了。
天宝十四载(755年),玄宗又召安禄山进京,这一次他却推说生病,没有前来,只是以儿子安庆绪代替赴京。玄宗很生气,又给他的在长安任官(就是当人质)的长子安庆宗赐婚,命安禄山出席观礼,安禄山再次称病推辞。玄宗大怒,认为安禄山有异心,再加上杨国忠的推波助澜,于是玄宗决定削去安禄山的官职,将他调离范阳,改任他处。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得到皇帝要贬斥自己消息的安禄山,立即按照早就准备好了的计划,从范阳起兵,率十五万边军南下,以“讨伐奸臣杨国忠”的名义,举兵造反。
之前,安禄山出兵时还打着“讨奸护国”的旗号,但玄宗在得知安禄山举兵叛乱后怒气迸发,将安禄山留在长安的长子安庆宗诛杀,因此安禄山怒火万丈,深恨玄宗,决心和唐室决裂,自立称帝。
天宝十五载(755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建国号大燕,改元圣武,自号雄武皇帝。此后,伪燕军和唐军在河南相持了半年之久,互有胜负,但伪燕一直被阻挡在潼关天险之外。
此时,唐军在郭子仪、李光弼的率领下,袭击伪燕后路,于常山郡嘉山大败史思明率领的留守伪燕军,伪燕所控制的河北各州郡纷纷归降朝廷,安禄山在河南处境艰难、腹背受敌,情急惶恐之下,准备退兵回范阳,再作打算。
形势大好之际,杨国忠又向玄宗进谗言,说潼关守将哥舒翰故意不出战,意在谋取军权、坐视叛军壮大。玄宗轻信了杨国忠的唆使,连续派使者催促哥舒翰尽快出战。哥舒翰无奈之下,只得于六月初四领兵出潼关和叛军决战,不幸于初七在灵宝西原遭遇伪燕军早就准备好的埋伏,唐军大败,哥舒翰逃回潼关后,被部将绑在马上、交给伪燕军队主帅崔乾佑。长安最后一道防线——潼关,由此失守。
六月十三,得知叛军即将兵临长安城下的玄宗,没有据城死守的勇气和胆略,而是带着皇太子、嫔妃、侍卫、禁军六军等,连夜逃离长安,往蜀中避难。两天后,伪燕军在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占领长安。
早在起兵之前,安禄山就因为身体过于肥胖、行动不便,导致全身长满了溃疮,视力也渐渐模糊,看不清东西(糖尿病的症状)。等到起兵称帝后,眼睛已经完全失明,身上的毒疮也越发严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至德二载(伪燕圣武二年、757年)正旦,安禄山在洛阳皇宫接受伪燕臣子的朝拜,举行正旦大朝礼,但因为疮痛发作,安禄山不得不半途就草草结束了典礼。
而在此之前,他因为患病、失明,已经很久没有公开露面,平日里都是深居后宫,军政大事由心腹、伪燕中书侍郎严庄入宫受命后,再向外对诸将传达,日常起居则由贴身宦官李猪儿带着其他侍从照顾。安禄山次子安庆绪则经常入宫,侍候、照看安禄山,同时接受安禄山的“敕令”,以安禄山的名义统帅伪燕军队。
因为病情的加重,使得安禄山的性情格外暴躁、狂戾,动不动就对身边的侍从、甚至近臣、亲属加以鞭笞毒打、乃至杀戮。因为安禄山长居深宫,其他伪燕将领、官员轻易见不到他,所以倒还没有被安禄山毒打、诛杀的危险。
但严庄最受安禄山重用,平日里进宫面见安禄山的次数最多,因此时常被暴躁的安禄山无故责骂、甚至鞭挞。宦官李猪儿和安禄山朝夕相处、贴身侍候,服侍左右,安禄山非但不加亲厚相待,反而经常折辱李猪儿,动辄棍棒毒打,李猪儿因为挨打最多,所以对安禄山的怨气也最大。
另外,让安庆绪无法忍受的是,安禄山中年后宠幸妾室段氏,段氏为安禄山生下一子,名安庆恩,很得安禄山的宠爱。安禄山病重后,有几次在无故打骂安庆绪时,曾经口不择言,透露过想要以安庆恩代安庆绪,作为“大燕储君”的想法。
因此,安庆绪担心安禄山在病重、神志不清之时,真的废黜了自己,而改立安庆恩为嗣,那样就白挨这么久的打了,于是想要先下手为强,除掉这个已经半疯癫的老头子,夺取“大燕皇帝”之位。
另一方面,严庄也惟恐安禄山长期患病,宫中或许会有事变,于己不利(还有,也是被打怕、打恨了),因此也想提前动手,消除隐患。于是,严庄与安庆绪一拍即合,经过密谋后,决定下手除掉安禄山,彻底掌握大权。
安庆绪和严庄私下找到侍候安禄山的贴身宦官李猪儿,要求他配合自己,寻找机会“清除”安禄山,并承诺事成之后,晋升李猪儿为皇宫总管。对于这个要求,李猪儿简直是求之不得、欣喜若狂,立即一口应允下来。
伪燕圣武二年(757年)正月初五晚,李猪儿侍候安禄山就寝后,假传安禄山的命令,借口防止打扰休息,让侍从、卫士都远离寝宫。一切安排好了之后,李猪儿偷偷打开寝宫大门,将早就守候在外的安庆绪、严庄及其党羽放进宫内。严庄让安庆绪站在宫门内,以防备其他侍卫闻声后进入,自己则与李猪儿一起握着刀,悄悄走进安禄山的寝殿内,来到安禄山就寝的榻边。
当时严庄准备自己动手杀掉安禄山,但李猪儿已经对安禄山深恶痛绝,于是抢先挥刀,砍破了安禄山的肚子。安禄山此时已经双目失明,受了一刀后没有立即死去(因为肥胖、腹部肉多),于是挣扎着起身去摸床头挂着防身断刀,准备反击。但李猪儿事先已经把短刀藏起,安禄山摸不到刀,顿时明白,摇着帐幔大喊:“这是家贼啊!”
严庄和李猪儿担心安禄山的喊叫会惊动宫中侍卫,于是乱刀齐下,将安禄山砍死在榻上,安禄山的肚子被砍破,内脏肠子全流了出来。
第二天,严庄假装和往常一样,入宫参拜安禄山,稍待之后,即出宫向伪燕官员、将领们宣布,说自己已得到“雄武皇帝”的诏令,皇帝自觉病重,无法再继续操执国事,已将“晋王”安庆绪立为皇太子,以后军国大事,都由皇太子处分。同时,严庄还出示了伪造的安禄山“圣旨”。
正月初七,严庄和安庆绪又伪造诏书,宣布安禄山已经将皇位禅让给皇太子,于是安庆绪正式继任“大燕皇帝”,并尊安禄山为“太上皇”。就这样,安禄山在被儿子安庆绪弑杀两天之后,又被他戴上了“太上皇”的尊号。
大约五天之后的正月十二,一切事情已经平息,伪燕在洛阳的官员、将领们都接受了安庆绪的“继位”,安庆绪对外宣布——“太上皇”因因病重,于当天驾崩,然后将安禄山的尸体从地下挖出来,装殓之后,举行了葬礼仪式,然后将梓宫运回幽州安葬。
安禄山的“太上皇”生涯,满打满算,也只有五天,还是在实际死亡之后。
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安庆绪被唐军包围在相州,史思明前来救援,唐军不敌退兵。安庆绪出城和史思明会盟,却被史思明以“弑父弑君”的罪名擒拿后缢杀。史思明吞并安庆绪的残部,返回老巢范阳,自称“大燕皇帝”,并追谥安禄山为“光烈皇帝”。
当然,伪燕的名号,后世的史书不会承认,安禄山的“太上皇”以及“光烈皇帝”称号,不过是一个僭越的笑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