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何其之多,总共加起来有四百多个,可是真正被人们记住的又有几个,唯有功绩显著,或者是开创盛世的皇帝才能被世人铭记于心,就像是唐太宗李世民、康乾盛世的康熙和乾隆等皇帝,当然,要想实现这般伟业那肯定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要不然很难有成果。
可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在位不足一年却被人们奉为一代明君,甚至还有有人评价说他达到了朱元璋和朱棣都没有达到的高度,此人便是明朝时期的明仁宗朱高炽,通过这个名号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位仁君,深受文武百官和百姓的爱戴,那他究竟有着怎样的能力可以超越父辈,如此被世人推崇呢?
明成祖朱棣平生一共四个儿子,其中一个早夭,最终活下来的有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和小儿子朱高燧,别看这哥仨在明面上不怎么合,可是实际上却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都是朱棣最爱的徐皇后所生,这样来看也都是嫡系子弟,当然,朱高炽作为长子自然有着优先继承权,毕竟自古以来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朱棣自然不愿意轻易违背。
而选择朱高炽为太子并不是完全看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度的,这也不是死规定,皇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变,不一定非要立嫡长子,要是有更合适,更有能力的皇子还是可以改立他人的。
再者说朱棣并不喜欢朱高炽,原因就是他身体肥胖,不像他朱棣威武霸气,能够统兵打仗,与之相比他更重视次子朱高煦,可是最后他还是没有改变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决定,所以说朱高炽是有着一定的能力让朱棣愿意力挺他的。
首先就是朱高炽的性格和为人,他生来老实本分,不喜打打杀杀,虽然年少时朱棣曾派人教过他怎么行军打仗,怎么习武,但是他就是提不起兴趣,也没什么突出的地方。
反倒是在看书这方面尤为喜爱,平日里经常看很多儒家经典以及其他的史书典籍,性格也是渐渐变成了喜静不喜动,步步退让,不愿争斗的特点,而他因为满腹经纶,所以更有政治能力,在处理国家大事上更有头脑,自然更适合作为继承人。
再就是他的仁厚可是在朝中很有名气的,很多官员都受到过朱高炽的帮助,要知道朱棣可是和朱元璋一个脾气,同时也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人,很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滥杀无辜,要不是朱高炽一旁劝阻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命白搭,在加上日常生活中,朱高炽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谁都是谦逊的态度,很难不让人敬重。
还有就是他生了一个好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深受朱棣喜欢的朱瞻基,别看他老爹身材肥胖,做事经常唯唯诺诺,朱瞻基却是截然不同,不仅能文能武,还仪表堂堂,朱棣自己都说自己的这个孙子有自己当年的模样,因为看好这孙子,希望他能继承皇位,所以没有改立太子,这样为了朱瞻基就可以顺理成章继承皇位。
虽然说朱高炽登上皇位是名正言顺,也是众望所归,但是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在位多长时间就去世了,满打满算也就十个月而已,还没到一年的功夫就去世了,确实是短命皇帝。
不过,别看他在位时间很短,但是却得了“仁义之君”的称号,无论是朝中的文武百官,还是底层的百姓,无一不认可他,甚至在后世人们还评价称他为大明第一仁君,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已经超过了朱元璋和其父朱棣。
可能有人觉得这样的评价是不是夸大其词了,实际上并没有,朱高炽担当得起这样的评价,他也确实是一位无可挑剔的好皇帝,在他在位期间废除了很多前朝的严刑酷法,以他的性格肯定是以德为先,以仁治国,尽量避免杀戮,主张教化百姓,就比如他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也废除了许多苛政,这一点就很受人们好评。
除了发扬他的仁义的性格,他还注重发展民生,在位期间减轻赋税,与民休息,这样得以更快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恢复生产力,而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朱棣一直以来的对外战争,如此也就少了很大的开支,还给了百姓安稳的生活环境。
当然,朱高炽仅凭这十个月的努力肯定是不行的,就算他决策再有水平,也很利于明朝发展,终究只是一时的,而且也需要一段时间取得政治成果,所以他能得以被世人尊崇肯定另有原因,而这个原因就是他身为监国的十余载。
要知道朱高炽在身为太子期间可不是闲着没事干,而是给朱棣“打工”,他被任命为监国,在朱棣外出打仗期间全权负责国家大事,朱棣也愿意当这个甩手掌柜,自己只专注于前线战事,其他的都让朱高炽打理,确实是很省心。
而朱高炽也是不得不埋头苦干,就算有怨言又能怎么办,再者说这皇位未来是他的,现在努力也是给算是给自己打工。
不过不得不说朱高炽很有政治能力,朱棣多次发动战争,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按理说明朝国库早就被挥霍一空了,可是结果不但没有这样,还一直保持着一定的盈余,这些都归功于朱高炽在后方辛苦的规划和发展经济,要不然早就支持不住了。
在他的治理下朱棣在位期间有永乐盛世,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创了“仁宣之治”,这两个盛世的出现都有朱高炽的功劳,要知道朱棣在位二十余载有一半的时间都是朱高炽监国,而朱瞻基也是延续父亲很多的政策制度,这也难怪世人称朱高炽的政治成就超过父辈。
唯一遗憾的是朱高炽未能长寿,也无法看见在他的带领下明朝会有怎样的风采,想必一定会出现辉煌的王朝岁月,虽然他相貌平平,身材更是让人嘲笑,但是他的个人魅力和作为却流传千古,一个“仁”字足以证明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之高,也不枉他一生励精图治,勤勤恳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