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宋徽宗是北宋第八位皇帝,也是封建帝王中最独特的一位,历史上对宋徽宗的评价是书画家、艺术家,“皇帝”这一九五之尊的职业标签在他身上似乎有所弱化。
因为宋徽宗在艺术上的造诣极高,在他执政的二十多年中,宋代的文化艺术发展到新的高峰,尤其是篆刻绘画有了空前发展,他的花鸟画自成“院体”。
他还自创一种书法字体“瘦金体”,可以说,宋徽宗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型皇帝。
但与艺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朝政败坏、国力衰微,在宋徽宗的腐朽统治下,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北宋统治危机四伏,对后来的靖康之变和北宋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文艺天才在朝野争议中上位
赵佶出生于公元1082年,是父亲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对于赵佶的出生,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他降生之前,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不久就生下了赵佶,在出生的当晚,神宗梦到李煜前来拜会。
随着赵佶的长大,倒是有了李煜的影子,从赵佶之后的文艺才华看,超过李煜百倍。
赵佶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和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不过由于从小养尊处优,也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
1085年,神宗驾崩,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年仅三岁的赵佶被封为遂宁郡王,从1096年至1098年,赵佶先后被封为端王,加封司空,并很快迎来了人生中的重大转机。
1100年,二十五岁的哲宗病逝,由于哲宗没有儿子,朝廷对继承人的问题展开讨论,以宰相章惇为首的朝臣主张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长弟申王赵佖排在第二顺位。
而向太后(神宗皇后)在枢密使曾布(曾巩的弟弟)、尚书左丞蔡汴(蔡京的同胞哥哥)等人支持下主张立赵佶为帝。
理由是自己没有儿子,神宗的各个儿子都是庶出,患有目疾的赵佖是必须排除的。当然,向太后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只是赵佶喜爱享乐和艺术,便于控制罢了。
对于这一点,章惇直接指出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并引用神宗驳斥反对派的话,简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但向太后还是立了赵佶为帝,是为宋徽宗。
奸臣当道,北宋政治最黑暗的时代
1100年七月,徽宗先是将反对他的宰相章惇罢免,按照向太后的指示,启用保守派韩忠彦和有拥立之功的曾布为宰相。
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后朝堂就形成革新派和守旧派,新旧两派斗争不断,而且王安石死后,革新派已沦为纯粹的政治权力派系,两党已无好坏之分。
徽宗继位后,对党争缺乏约束,致使党争愈演愈烈。大奸臣蔡京就是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崛起。
蔡京是个政治投机者,王安石变法时拥护变法改革,哲宗继位后,又附和司马光推翻新法,哲宗后期又积极附和新法,徽宗上台后不久就受守旧派攻击而被罢官闲居杭州。
但不久蔡京就迎来机会,徽宗酷爱绘画,命令大宦官童贯去杭州收集字画,蔡京利用这个档口与其结交,而且蔡京十分擅长书法,与徽宗爱好秉性很像。
徽宗的亲信为了投其所好,将蔡京推荐给了徽宗,果不其然,徽宗与蔡京十分投缘,简直相见恨晚。
1102年保守派首领向太后去世,徽宗终于摆脱束缚,可以随心所欲地玩乐了。
他先后将保守派宰相韩忠彦贬为知府,革新派宰相曾布贬任知州,美其名曰中立调和,并提拔蔡京为宰相。
蔡京担任宰相后打着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卖官鬻爵,大肆索贿,甚至对各级官职明码标价。
在地方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通过各种苛捐杂税,积累大量财富,修建豪华宅地。
为了阻止官员的议论,蔡京大肆破坏政治体制,诏书不依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复核及上奏后颁行的正规途径。
而是请徽宗亲书后颁行,称为“御笔手诏”,并勾结宦官杨球代书,号称“书杨”,以达到胡作非为的目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蛀虫,徽宗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其单独任宰相三年之久,其后虽二次罢相,但又复相或以太师职位控制朝政,地位在宰相之上。
即便在徽宗末年,致仕多年的蔡京还以太师领三省事掌握朝政,终徽宗一朝,蔡京及其党羽一直控制朝堂,而在徽宗眼中,蔡京只要是他的艺术知己就足够了,哪怕外面洪水滔天。
同时徽宗还纵容宦官,当时的大宦官杨戬更是横征暴敛,对山东河南等地的农民渔民强行收取赋税,各地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出现。
北宋在内忧外患中走向崩溃
在徽宗时期,最著名的农民起义当属宋江和方腊,两人一北一南,对北宋统治的打击极大。
1119年宋江在河北地区起兵造反,因为规模较大,被称为“河北剧贼”,随后宋江南下,活动于青、济、郓、濮等山东地区。
至于《水浒传》中提到的朝廷招安倒是确有其事,因为南方的方腊开始崛起,势头之猛远超宋江。
时任安徽亳州知州侯蒙上书:
“(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但现实与小说相反,宋江并未接受招安,此后地方各路官兵参加对宋江的围剿,宋江损失惨重,最后在兵败走投无路下,宋江投降。
而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中规模最大的还是方腊起义,方腊于公元1120年在浙江起兵,声势极其浩大。
徽宗派亲信宦官、知枢密院事童贯率数十万大军迅速南下 ,同时方腊占领杭州,并向南攻占浙江其他地区,1121年官军攻占杭州。
方腊且战且退,后被官军小军官韩世忠所俘,起义宣告失败,方腊被俘后被解往首都开封杀害。
但徽宗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更加堕落,朝政进一步黑暗腐败。
内忧的同时,外患也愈加严重,发源于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在北宋末期迅速崛起,1125年灭亡辽国,成为中国北方新的少数民族政权。
面对咄咄逼人的金朝,徽宗表现得十分胆小怯懦,不仅不思考如何防御,反而把皇位禅位给自己的儿子宋钦宗赵桓。
徽宗本以为甩锅后万事大吉,可惜在1126年十二月,金朝大军攻破开封,金帝完颜晟直接将徽宗与钦宗废为庶人。
1127年三月底, 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珍宝玩物、皇家藏书等全部被押送北方,开封宫廷积蓄被掳掠一空。
北宋至此灭亡,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
据说,徽宗听到财宝被抢毫不在乎,但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凌辱。
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以俘虏的身份去谒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庙宇,此后被先后关押于辽宁省昌图、黑龙江省依兰县。
从天子到阶下囚,养尊处优一辈子的徽宗哪受得了这个待遇,囚禁期间,徽宗受尽精神折磨,写下许多悔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如: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徽宗在被囚禁九年后,终因不堪精神折磨,于1135年死于依兰,享年54岁。一代文艺家皇帝至此以如此不堪的晚景结束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
“书画”双绝宋徽宗——北宋最了不起的艺术家
与糟糕的执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宋徽宗在艺术上的成就不仅仅是皇帝中最大的,放眼漫漫历史长河,也是佼佼者。
可以说,徽宗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书法和绘画,历来关于徽宗的艺术成就,都以他的花鸟画为最高。
徽宗是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山水、人物、楼阁,无所不画,他画的画号称形神并举,用笔挺秀灵活,舒展自如,不但有正确的形体,还富有活泼的精神。
据史料记载,徽宗画翎毛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
无论是山水、花鸟、人物,都能“寓物赋形”,被西方学者称之为“魔术般的写实主义”,打开了南宋山水画构图的变革之门。
徽宗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宫廷画院,将画纳入科举考试,培养了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一批杰出的画家。
他组织编撰的画谱成为美术史研究中的珍贵史籍,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徽宗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在书法上也有较高造诣,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
特点是笔划瘦细而有弹性,尾钩锐利,运笔迅疾。字一般呈长形,张弛有度,有一种秀美雅致、舒畅洒脱的感觉,而且通篇法度严谨,一丝不苟。
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法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
尽管后世学习这种字体的人很多,但能得到其神韵的却寥寥无几,足以见证徽宗的书法功力。
徽宗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十分流行,其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
在诗作和篆刻方面,徽宗也有一定成就,尤其在沦为亡国之君后,他触景生情,写下不少情真意切的佳作。
像“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读来让人心中隐隐作痛。
另外,徽宗还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在他的花鸟画作品上,经常有御制诗题、款识、签押、印章。
诗题一般题在属于精工富丽一路的画作上,画上的题字和签名一般都是用他特有的“瘦金体”,秀劲的字体和工丽的画面相映成趣。
小结
总而言之,史书评价:
“徽宗皇帝天纵将圣,艺极于神” 。
可见徽宗在诗词书画各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尤其是绘画和书法更是独步凌霄。
可以说,徽宗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拥有较高的艺术涵养和绘画才能,并真正称得上画家的皇帝,清朝乾隆自以为才艺高明,在徽宗面前不过东施效颦。
只可惜徽宗的天赋全都用在了艺术上,如果以一名普通人的角度去评价,徽宗可称之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但他偏偏错坐了龙椅,再大的艺术成就抵不过“昏君”的帽子。
正如元代宰相脱脱所言:
“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