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公元299年至306年,西晋爆发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司马氏诸王互相攻伐,一时间生灵涂炭,社会动荡。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趁中原内乱之际,大举南下入侵,纵兵大肆劫掠,残酷屠杀汉人。
从307年至311年,北方士族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渡江南下,中原迁至长江流域的超过百万,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士大夫和贵族阶层。
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在北方世家大族琅琊王氏的王导、王敦兄弟支持下,于317年在建康登基为帝,是为晋元帝,所建立的王朝被称为东晋。
由于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皇权从士族集团中产生,尤其在东晋初期,琅琊王氏成为保证司马氏政权运行的主导力量,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王与马 共天下”。
琅琊王氏的由来
琅琊王氏是当时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从汉代至魏晋的四百年间生活于山东琅琊,所以以郡为名,称“琅琊王氏”。
这一世族的奠基者王吉在汉宣帝时为博士谏大夫,因其为官清廉,敢于直言劝谏而闻名于朝,王氏的开端从此而来。
到汉成帝时,王吉的儿子王骏升至御史大夫,西汉末年,王吉的孙子王崇已官至大司空。
虽然王氏一门已位极人臣,但王氏祖孙三代却始终秉承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恪守臣子本分,贤明之名广泛流传,甚至王崇因为不愿意依附王莽而被毒杀。
之后王莽新朝在绿林赤眉的起义大军浪潮中被推翻,刘秀建立东汉后,王崇的儿子王遵被嘉奖忠义,拜太中大夫。
从东汉到魏晋,王氏家族延续前辈的辉煌,世代在朝为官,而且王氏以忠孝立足于世。
比如:魏晋时期担任过司空、太尉、太保的王祥侍奉后母朱氏极孝,是传统文化中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
他的弟弟王览则是“二十四悌”之一“王览争鸩“的主人翁。代表门阀士族阶级的西晋建立后,琅琊王氏的地位和声望迈上新的台阶。
此时的王氏已走过四百年光辉历程,什么“富不过三代”之类的魔咒在王氏一门不知被打破多少代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的爆发让这个百年家族第一次遭遇生存的挑战。
但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家族中出现有史以来的最强“传人”王导,王氏在他的推动下走向强盛,“王与马,共天下”的时代正式到来。
王导:执掌朝政二十年,被皇帝敬拜的宰辅
公元276年,王导含着金汤匙出生,他的祖父是二十四悌之一的光禄大夫王览,父亲王裁,官至镇军司马。
少年时王导就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见识器量,长大后,王导没有像父辈那样在朝廷任职,而是活跃在家乡交朋好友,并结识了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
也就是后来的东晋开国君主,青年时期的王导对当时的朝局就有了精准的预判,即西晋一定会大乱。
为了施展抱负以及保全王氏,王导必须依靠司马氏皇族,他把赌注下在司马睿身上,并全心全意辅佐他,司马睿也非常信任器重王导,两人情同挚友。
305年,司马睿被任命为安东将军,王导被其邀请担任安东将军司马,29岁的王导正式进入仕途,掀开了自己光辉璀璨的一生。
307年,司马睿在王导的建议下,出镇建业(今江苏南京),王导举家跟随其南渡,琅琊王氏也从地域符号变成政治称谓。
南渡后,为了打造北方士族主导的政权,王导着手进行政治布局。
第一步是联络原东吴南方士族,征诏南方士族领袖顾荣、贺循入仕,使吴地士族望风归附。
第二步是趁五胡乱华之际,大力吸引北方士族南下,招揽人才,强化北方士族集团在南方的影响,平衡南北方士族的力量。
第三步是结合江左地区人口众多,物产丰饶的特点,辅佐司马睿,励精图治,劝勉农桑,清净无为,休养生息,经过几年的治理,江左地区呈现出一片安宁繁华景象。
王导也越发受司马睿的器重,两人之间的感情日益深厚,朝野之中甚至称王导为“仲父”。
318年,司马睿即皇帝位,建立东晋。王导作为中兴元勋,又有拥立之功,也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他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随后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
在受百官朝贺时,司马睿再三请王导同坐御床受贺,而王导却保持着王氏一贯的谦虚作风,再三辞让不敢接受。
319年,王导担任太子太傅,同时在他的推动下,设置史官,这是中国破天荒头一次。
所谓“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王氏的显耀开始让司马睿感受到一丝威胁,再加上不满王导的哥哥,镇守长江中游的大将军王敦的骄横,司马睿决定削弱王氏势力。
首先提拔与门阀士族对立的大臣刘隗、刁协,疏远王导,然后任命东吴旧士族戴渊为征西将军,刘隗为镇北将军分驻合肥、淮阴,名义上是北伐石勒,实际上却是对付王敦。
但王导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不过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王导已经有了谋划。
一面默许王敦来“清君侧”。322年,王敦以反对刘隗、刁协,替王导诉冤为由自武昌举兵,攻入建康,杀戴渊、刁协,刘隗逃奔石勒,一举击溃反对王氏的政治势力。
另一面王导率族中兄弟子侄二十余人,每天天亮时到台阁处等待论罪领罚。可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司马睿也只能以此下个台阶,与王导重归于好。
323年,司马睿在忧愤中死去,晋明帝司马绍继位,王导辅政,改任司徒。
王导虽然权倾朝野,但原则性很强,在族兄王敦想要谋权篡位之时,王导坚定站在帝室立场坚决反击,并扫平王敦叛乱,王导因此进位太保,司空职务继续保留。
325年,司马绍病死,四岁的晋成帝司马衍继位,王导以顾命大臣身份继续辅政。此时的王导已是三朝元老,位极人臣,威望达到顶点。
年幼的司马衍每次见到王导都要下拜,在给王导的诏书上甚至写着“惶恐地说”这样的话,中书省起草的诏书,则称“敬问”。
由于王导年龄渐老,每年正月初一,王导入朝,司马衍都要亲自起来迎接,并以家人礼拜见王导的妻子曹淑。
338年,王导晋升太傅,又拜丞相,依照汉朝制度,直接罢去司徒之设,职权重归于丞相,丞相职务从汉武帝到东晋的四百年间一直被“束之高阁”,终于在王导时期再次归位。
339年,六十三岁的王导病逝,司马衍举哀三日,丧事礼仪比照汉代大司马霍光之例。
王敦:敢把皇帝拉下马的霸道权臣
王敦出生于266年,比王导年长一岁,与谦虚低调的弟弟不同,王敦喜好清谈,善于评鉴人物。
而且在个人发展上,王敦积极参与朝廷政治,没有王导那么特立独行。
王敦长大后迎娶晋武帝司马炎之女襄城公主为妻,担任太子舍人。此后王敦卷入八王之乱,先是依附司马伦,然后又转投司马冏,晋惠帝司马衷复位后,王敦又升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侍中。
此时北方胡人少数民族兴起,大有入主中原之意,王敦审时度势,与族弟王导一同南渡,帮助司马睿在江东站稳脚跟,获取江东士族的支持。
南渡后的王敦把精力主要放在军务和平叛上,从311年至315年,王敦先后平定江州刺史华轶、镇压巴蜀杜弢等流民造反,稳固了司马睿的偏安政权。
318年,王敦升任大将军,加侍中、江州牧,整个长江中游均在其掌控之中,然而不久,权势如日中天的王氏就遭到司马睿的猜忌。
322年,王敦在武昌起兵,以讨伐奸臣刘隗的名义东攻建康。司马睿哪里能忍,表示要亲率大军与其决战,可是司马睿实在低估王氏的力量。
东晋本身就是门阀士族的拥立下建立,王氏不仅是士族集团的首领,而且门生故旧遍布朝堂,更何况司马睿起用的刘隗本身又没有大族背景,一旦王氏失势,必然冲击士族集团的政治地位。
所以当时大部分门阀士族对王敦起兵态度暧昧,出身太原温氏的温峤甚至表示王敦事出有因,不算过分。
在得不到士族的支持下,司马睿只能命令刘隗、戴渊等少数力量反攻,最后都大败而回,刁协伏诛、刘隗北逃,朝中“奸臣”全被清除,但王敦依旧大兵压境。
司马睿无奈,只得向王敦求和,王敦本想继续进军,取而代之,但因王导反对,只能作罢。
最后王敦取代王导的地位,成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江州牧,至此,朝政大权尽归王敦,司马睿被彻底架空。
不过王敦在此之后回到武昌,遥控朝政,司马睿在第二年抑郁而终。
随着王敦权力的膨胀,曾经取司马氏而代之的想法再次表现出来,竟然想以不孝之名将新继位的司马绍废黜。
可能是他的行为太过分,连支持他的温峤等士族大臣都强烈反对,最终王敦未能得逞。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323年,王敦率大军出发屯驻于于湖,自领扬州牧,直接控制了京畿地区,准备公开造反。
这次连王导都看不过去了,直接率领军队亲自讨伐王敦,与王敦做出政治切割。
此时恰逢王敦病重,为了消除将士对王敦的畏惧,王导与司马绍商定,宣称王敦已死,王导则率宗族子弟为其发丧。
晋军将士对王敦的“死讯”信以为真,士气大振,大败王敦叛军,王敦震怒,想亲自督战,但因病重乏力而未能成行,最终在重病愤恨交加中死去,终年五十九岁。
王敦死讯传开后,叛军土崩瓦解。与王导去世的隆重相比,王敦要凄惨得多,他死后,司马绍命人起出王敦的尸首,焚毁其衣冠,摆成长跪的姿势斩首鞭尸,随后将他的的首级悬挂在城南示众。
从“王与马,共天下”到淡出权力中心
琅琊王氏兴起于西汉中期,发展于魏晋,在东晋初期达到鼎盛。
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王氏家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
在此期间,王导王敦一内一外,王导主内,掌管朝政,领导南北士族,政令己出。王敦主外,掌控兵权,四处征伐,坐镇荆州,控制建康。
王氏子弟占据朝中各个要职,琅琊王氏与司马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随着王导的故去,以及以谢安为首的陈郡谢氏的崛起,王氏开始衰弱,并逐渐淡出权力中心。
但王氏家族在朝中的地位名望,却是其他家族无法取代的,只有谢氏家族可与之齐名,被后人合称为王谢。
到了南北朝时期,琅琊王氏明显是声望高于实力,王氏家族的后人从政治转向文坛,在伦理、国典和文学艺术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齐梁时期的王俭就是一代儒学宗师,王融、王籍等都是当时知名的诗人,以及我们熟知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的兴起,以及安史之乱,门阀士族的时代宣告谢幕,琅琊王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虽然王氏家族在唐朝出过王方庆、王睿、王玙、王抟等四位宰相,但与魏晋南北朝的琅琊王氏家族相对比,已是沧海一粟,在历经七百年的沧桑风云后,琅琊王氏最终成为历史天空的一颗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