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历代帝王创业,朱元璋肯定是难度最大,没有之一。不管是刘邦还是努尔哈赤,都没有朱元璋难度大。为此我来说一下我自己对
朱元璋立国难度最大
的看法:
第一:朱元璋的出身最低,相信大家对这个没有什么争论
很多人认为刘秀也好,刘邦也好,努尔哈赤也罢。可这些人的条件都比朱元璋要好,刘邦好歹有兄弟姐妹几人,自己担任过小小的
泗水亭亭长;刘秀虽然是落魄皇族
,但实实在在是刘邦后裔;努尔哈赤原本是明朝的官员,最后以七大恨誓师伐明,萨尔浒之战基本上全歼明朝军队。再说努尔哈赤原本是女真族首领,可惜成化犁庭并没有彻底消灭女真,留下了祸患。
第二:历代帝王的经历大多有贵人相助,老朱则孤身一人
1:刘邦,司马炎等人都有深厚的背景,这点朱元璋没有
我们看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一些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最终能成就如此辉煌的大业,和历代先王的不断发展息息相关;汉高祖刘邦能建立四百年大汉,身边有萧何,樊哙等人的跟随,这些人有的和刘邦从小玩到大,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善于笼络人心;
晋武帝司马炎历经三代人的努力,才能最终建立西晋灭吴统一全国;隋文帝杨坚趁着人家国主弱小,欺负人家外孙和女儿,因此被称为得国最容易;
2:自唐朝开始要不贵族出身,要不少数民族出身,很容易一呼百应
唐高祖李渊原本就是关西贵族出身,有着雄厚的实力,最终代替隋朝一统天下;宋太祖赵匡胤原本是后周官员,趁着
周世宗柴荣
早故,他的儿子还小,毅然发动陈桥兵变;元太祖成吉思汗少数民族出身,自然少不了人们跟随;清太祖努尔哈赤也是女真部落首领,虽是十三副铠甲,个人有很大才能,但离不开兄弟们的帮助。朱元璋什么人都没有,很多次遭遇危险情况不慌不忙。
3:说起朱元璋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差一点被杀
有人说他后面能够成功,少不了靠岳父媳妇的照顾。也得要有这个实力,人家还得看得上你?朱元璋参军过程中,由于
高大魁梧
差一点被当做奸细杀掉。假设一下如果当时朱元璋被杀掉,就没有后面的大明王朝。小时候由于生计,被迫给地主家放牛,还当过游方和尚,简单一点就是到处要饭维持生计。
第三:面对的局势错综复杂,陈友谅张士诚力量相当强大,他能应对自如
1:长江流域有着两大强敌,陈友谅和张士诚
在当时的长江流域,有这么三大霸主。起初不管是哪一方都比
朱元璋力量强大,处于长江上游的陈友谅,他的水军非常厉害;处于长江下游的张士诚,所占领的地区在比较富庶的苏州一带,有雄厚的资本和朱元璋抗衡。
2:大丈夫能屈能伸,用诈降减轻后方压力
按理说在两大强敌的夹击之下,朱元璋很难生存。这就不得不佩服人家朱元璋,大丈夫能屈能伸。元朝这时候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为了
减轻后方压力
,不惜向元朝投降,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3:张士诚安于守城,只有陈友谅最危险
再加上当时的北方有韩林儿这支势力帮助朱元璋抵抗元军,老朱才能全神贯注和陈友谅以及张士诚打仗。这个张士诚安于守城,整天和
文人墨客
在一起,朱元璋很早就知道他成不了大事。他把主意都留在了陈友谅身上,只有他自比天骄,是朱元璋的大敌。
4:鄱阳湖决战最终导致陈友谅被杀,不久陈理献上玉玺投降,陈汉灭亡
龙江战役改变了陈友谅和朱元璋之间的力量对比,双方实力基本上持平。这时候安丰小明王被围,他奉旨前去救援。陈友谅趁着这次机会,攻打洪都。没有想到连续进攻了85天,军队损失惨重,还是没有打下来。朱元璋这方面援救了
小明王
之后,立马准备军队开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这场战斗当然有偶然性,陈友谅被箭射中头部,当场死去。不久陈友谅这支势力树倒猢狲散,被朱元璋彻底消灭。
5:张士诚守着那么大地盘,顿时惊慌失措,不久为朱元璋所灭
再来看看张士诚,他成不了啥气候。常遇春建议直接攻取苏州,彻底消灭张士诚。朱元璋知道这个办法可行,对士兵不负责任,伤亡太大。在
朱元璋的战略指挥下,把苏州周边地区相继打下,最后孤立一个苏州城,不久张士诚被朱元璋消灭
。第二年建立大明帝国,同年派大将军徐达,常遇春北伐,兵不血刃攻占了元大都!
以上三点是小殷说历史的个人看法,有不同意见和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有说的不对之处欢迎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