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所说的,大家一定很感兴趣,古代皇帝所赐的“免死金牌”,真的可以免死吗?在很多的影视作品当中,往往会有一些大坏蛋蛋,是坏事做尽,当皇帝或者是官府准备将其处死之时,这大坏蛋啊,就从怀里掏出一份铁劵,大声的喊道:“我有免死金牌,谁敢杀我”?可谓是理直气壮。结果大坏蛋逍遥法外。那么,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免死金牌”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到了南北朝时期,丹书铁券渐渐地演变成了具有免死功能的铁券,免除死罪的次数在三次以内。北魏时期,孝文帝为宗亲、近臣颁授丹书铁券十分的频繁,甚至有些大臣有点小小的功劳,就向孝文帝讨要丹书铁券。西魏统治者曾用密赐丹书铁券的方式,拉拢敌国的将领。
隋朝时期,铁券上的文字开始用金填写,所以又称金书铁券。到了唐朝时期,丹书铁券的免死次数开始增加,甚至受赐者的子孙,也可以免死1到3次。公元896年,吴越王钱镠讨伐董昌有功,唐昭宗授于钱镠丹书铁券,铁劵上清楚的写到:“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意思是说:钱镠可以免除九次死罪,钱镠的子孙后代,也可以免除三次死罪。
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对丹书铁券的颁赐,制定了一套完备的制度,共分为七个等级,依次颁赐。朱元璋还在丹书铁券上加了四个字,巧妙的把铁券的最终解释权,又收回到皇帝的手里。这四个字就是“谋逆不宥”,意思是说,谋反的大罪不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