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三年,一个生于云南的太监郑和,受永乐帝朱棣之命,带着一大批人和宝物,坐着最先进的大船下了西洋。
在郑和一生之中,他一共下了七次西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你知道吗?郑和七次下西洋,在非洲留下了不少后裔。
据说,在600多年前,郑和船队中有一艘船在航行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不小心去到了非洲帕泰岛附近,并在一个名为上加村的地方触礁。
在船毁人亡之时,船上的人为了逃命,纷纷抛下小船和丝绸瓷器等贵重物品。在这些人中,有400个人驶着小船,带着这些贵重物品来到了帕泰岛。到了帕泰岛之后,这400个人又分成了几支,40人留在了上加村,100去到了帕泰村,260人去了西游村。
能远航的大船已经毁了,虽热爱着遥远的故乡,但他们也只能选择留在帕泰岛,在帕泰岛生活下去。
那个时候的帕泰岛已经住了不少非洲土著人,来自大明的水手们就将手中的瓷器等贵重物品与岛上的岛民换粮食。
慢慢的,他们入乡随俗,还与当地人结婚生子,彻底在帕泰岛生了根。
帕泰岛的瓦上噶人就深深的认为自己就是郑和水手的后人,是中国人的后裔。在他们那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即野史君刚刚所说的记载。
他们明明生活在非洲,明明连汉话都不会说,但是却对中国古书上所记载的历史清清楚楚。可见,他们是中国人的后裔,是郑和船队的后裔是有一定根据的。
即使到了现在,在非洲肯尼亚拉姆群岛,有20多支瓦上噶人认为自己就是郑和船队的后人。
而他们,身上也有不少属于中国人的痕迹。
他们的长相与别的非洲人不一样,与中国人颇为相似。同时,除了长相之外,有的还会一些中医,会用中医来看病。并且,有的瓦上噶人家中有土坑,会用扁担挑水,会用擀面杖擀面......
而这些,与当地人都是不一样的。
后来,还有不少肯尼亚人来中国寻亲,来寻找祖先留下的痕迹。
最后的最后,你知道非洲有郑和船队的后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