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武惠妃经常在半夜时尖叫,惊恐地对着空气说:我错了,我错了。唐玄宗着急地询问是怎么回事,武惠妃却说是看到了已经被处死的废太子李瑛、鄂王、光王的魂魄。她后来甚至因此被吓死了。
武惠妃是恒定王武攸止的女儿,武则天的侄孙女。年幼时因为父亲去世,被送入宫中抚养。等李隆基即位时武惠妃已经长大成为长身玉立的大姑娘。她也继承了武则天的基因,不仅貌美如花,而且工于心计。对于迎合帝王之事,她从小在武则天身边长大,对此心领神会。因此,当李隆基见到她时,逐渐便被她吸引了。
开元时虽然被称为盛世,但是开元后期李隆基已经腐化堕落了。尤其是当张九龄等先后被罢黜之后,李林甫开始成为宰相时。
李隆基对武惠妃的宠爱已经达到想要立她为后的地步。不过他的提议被御史潘好礼等上书阻止。他的理由有二,一是武惠妃的远房叔公是武三思、武延秀,他们都是破坏朝纲之人;二是太子李瑛并非武惠妃之子,武惠妃自己有儿子,容易导致太子之位不稳。
事情涉及到武氏,就容易让人联想到武则天。潘延秀这是在隐晦地提醒李隆基,小心立武惠妃为后之后容易再次出现牝鸡司晨的情况。如果明朝再出一个武则天,事情就大条了。武氏在唐朝已经成为一个禁忌了。潘延秀表面在说武三思,实际上是在讲武则天。李隆基亲身经历过那段时间,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这应该是最打动他的一点。
至于太子之位,李隆基其实并不固定非要哪个妃子的儿子来做,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
当时太子李瑛的母亲为赵丽妃。赵丽妃出身于青楼,相貌又好,又能歌善舞。早在李隆基为临淄王时便打动了李隆基的心,被纳为侧妃,一直备受宠爱。后来李隆基登基,她的儿子李瑛便一步步被立为皇太子。其实李瑛只是李隆基的次子。他可谓子以母贵的典型。
在李隆基宠爱武惠妃之前,便是赵丽妃占有李隆基的心。随着年轻漂亮又有手段的武惠妃出现在李隆基视线中,其他的妃子逐渐失色。赵丽妃自然难以避免。而武惠妃后来又为李隆基诞育了以寿王为首的四子三女。他们也因为母亲得到了李隆基的宠爱。
随着赵丽妃的失宠,武惠妃的上位,依靠母亲成为太子的李瑛的地位也随之受到影响。尤其是当武惠妃的地位越来越高,她又有了自己的儿子。既然自己不能被封为皇后,那就想办法让儿子成为太子。
按照武惠妃的受宠,此事其实慢慢来很容易便如她的意。可是她跟姑祖母一样,善用计谋。她想着早点让李瑛下台。
她先是命女儿咸宜公主的丈夫杨洄时刻注意太子李瑛的一举一动。只要拿到什么疑 似的证据,她就在李隆基面前告状,吹枕边风。李隆基最是受不了这个,耳根最软。于是就觉得李瑛越来越不像 话,便有了废除他太子之位的想法。不过当时张九龄尚且为中书令,他急忙上疏谏止:“太子与其他诸王,日受皇帝垂训,天下共庆,岂可因枝节小事而废掉啊。”李隆基虽然仍有不甘,但是碍于张九龄的面,他也不好发作。
后来李林甫成为宰相,他一改张九龄、张说这些名相的做法,以谄媚皇上为主要行事风格。唐玄宗李隆基宠幸武惠妃,他就巴结武惠妃。这样一来,废除太子李瑛之事再次被武惠妃提上日程。李林甫承武惠妃之意,便时常在李隆基面前夸赞寿王的德行和能力。
开元二十五年,杨洄向武惠妃报告说,太子李瑛跟鄂王李瑶、光王李锯与李瑛的舅舅薛镛凑在一起,仿佛在密谋些什么事。武惠妃一方面有些担心他们会不会是针对自己有什么行动,一方面当时李隆基不在宫中,而是在骊山,她又觉得这是个除掉他们的好机会。
于是,武惠妃派人谎报敌情,说宫中发现了大量盗贼,希望太子跟二王赶紧率兵前来救援。当时太子李瑛竟然毫不怀疑这是个圈套,直接率领亲兵赶到了皇宫,结果却没有发生任何事。
与此同时,武惠妃又派人到骊山通知李隆基,说太子及二王意图谋逆,率领亲兵攻进了皇宫。李隆基急忙召太监来询问,果然如武惠妃所言。
于是李隆基又将相国李林甫召来,询问应该怎么处理。李林甫非常圆滑地说,这是陛下家事,臣不应该参与,一切由陛下处置。李隆基本就对李瑛有了间隙,又发生了这样的事,他直接命羽林军将太子及二王逮捕,废为庶人,将其打入监狱。薛镛直接被赐死。
这件事处处都透着蹊跷,以李隆基的智慧想要调查很容易真相大白,但是他却没有,而是不经审讯,直接采取了行动。废为庶人也就罢了,不久,他又将三个儿子直接处死了。
更耐人寻味的是,李隆基没有立武惠妃的儿子为太子,而是立了第三子忠王李亨为太子。他其实早已被分封在外了,在宫中、朝中都没有任何根基。当时李隆基与李林甫讨论新皇人选时,李林甫极力推荐寿王李瑁。但是李隆基却立了谁都没有想到的李亨。
这就是李隆基的权力平衡之道。他对自己的儿子都不放心。李瑛被杀、李瑁失去太子位,都是因为他们已经在朝中形成了势力,这会威胁到李隆基的地位。寿王与李林甫联合,会一家独大,这是不愿看到的。他推李亨为太子,是要他与相国李林甫相互牵制。
至于武惠妃为什么会被吓死,极有可能是出自李隆基之手。李隆基宠幸妃子,但容不下对方欺骗自己。李隆基不是李治,他不会允许妃子爬到自己头上。不过这件事他不会表达出来,所以在武惠妃去世后,仍追封其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