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亡之后,中华大地经过了长达五十多年的战乱,直到北宋局部统一以后,这种战乱状态才算结束。而后世的人提到五代十国,往往主要提五代居多,提到十国倒是很少。那么,在五代十国时期,十国里面是否存在问鼎中原的王朝?
其实个人觉得,十国中,渴望问鼎中原的王朝确实存在,但实力上,普遍不具备争夺天下的能力。
1、十国的不足之处
五代十国之中,五代被后世的史学家视为天下正统。原因就在于:五代的实力主体上略高于十国,而十国对中原五代的态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十国对五代的态度,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不承认不臣服模式。代表性较强的是王建的前蜀。当时朱全忠建立后梁王朝没多久,王建就在四川建立前蜀王朝,宣布和后梁分庭抗礼。而后梁当时忙着和河东军阀集团干仗,也没精力去和王建打仗。
第二种,臣服模式。十国中有很多王朝实力太弱,自保还可以,但还没有本钱和中原王朝挑起战争,因此选择向中原王朝称臣。典型的例子是钱镠大王的吴越国。当时朱全忠称帝的时候,钱镠大王的谋臣也建议钱镠大王称帝,和朱全忠分庭抗礼。而钱镠担心这样做会引来后梁朝廷的讨伐,所以坚持向后梁称臣。之后中原改朝换代,吴越国依旧保持称臣模式。直到宋太宗时代,吴越国被北宋吞并。
第三种,对抗模式。主要的例子是北汉。北汉是五代后汉灭亡后,后汉残余势力建立的王朝。北汉长期表示和后周、北宋不共戴天。也曾在大辽的支持下多次和后周、北宋发生战争。不过,北汉最终还是没逃脱被北宋灭亡的命运。
从十国的三种表现不难看出,十国普遍面临一个尴尬之处:那就是实力主体不济,因此或者只能和中原王朝表示对峙,或者只能臣服,唯一敢于和中原王朝叫板的北汉,还是因为背后有契丹人的支持。
2、十国中的潜力种子
不过,十国中具备和中原王朝对抗的潜力种子,还是可以筛选出来的,那就是南吴——南唐这一系。
在十国中,南吴和南唐是前后继承关系。南吴的开创者杨行密,本是晚唐的藩镇,被晚唐朝廷册封为吴王。在唐朝灭亡前夕,朱全忠、李克用和杨行密,算是晚唐最强大的三个藩镇。而朱全忠的后梁王朝之所以没能横扫群雄,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北有李克用集团,南有杨行密集团的原因——当然,后梁开国之前,杨行密就去世了,但南吴集团的后继者一直存在。
南吴第二代当家人杨渥在位期间,大权被权臣掌握,最终经过一番曲折辗转,南吴被南唐王朝取代。而南唐王朝统治时期,南唐算是南方各国的霸主:割据福建的闽国,和割据湖南的楚国,都被南唐吞并。南唐也以大唐皇帝的继承者自居。从这个角度来看,南唐在扩张过程中,确实具备和北方中原王朝叫板的本钱。
不过,这一切在南唐中主在位期间发生变化。南唐中主治国能力较差,而中原也建立了后周王朝。柴荣在位期间,曾对南唐发动讨伐,南唐中主力不能敌,只好割让长江北部的土地给后周。到了南唐后主时代,南唐后主继续怠慢对南唐的统治,而北方在这时候又出现了赵匡胤这样的雄主。赵匡胤在位期间,南唐灭亡。就这样,十国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南唐也灭亡了。
南唐的灭亡,也意味着十国中其余尚在的国家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