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有亮点的就是澶渊之战,但大宋朝在占据上风后,又与辽国求和,签订了和平协议与赔款条约,以大量的金银作为维持和平的筹码。
后世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耻辱,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个政策也算是一种上策,它换来了北宋边境上百年的安定,使宋朝的经济空前发展,每年要给外国很多钱,其实与宋朝获得的利益相比较,只是九牛之一毛,算的是一件赚钱买卖。
北宋建立之后与辽国的战役就接连不断,1005年1月更是爆发了叫景德之役,在这场战役之前,双方已经进行了25年的搏杀,双方在筋疲力尽的同时,也都杀的双眼通红。
因此这场战役爆发后,宋辽的高级统治者都亲自下场,宋朝皇帝宋真宗,辽国统治者萧后与辽圣都身亲前线指挥作战,可以说这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国运之战。
澶州之战是最后一战,虽然双方都投入大量兵力想置对方于死地,但因为势均力敌,战争以签署和平条约结束。
当时,辽国征调了25万左右的兵力,宋朝也有20万参战。双方的实力对比下,辽人人多势众、作战能力比较强,但宋军却占据地理优势,城池坚固,还有天险黄河为依仗,以逸待劳,市辽军始终无法突破自己的防线。
辽国这边,大将萧挞凛在阵前被射杀,他的死给辽军带来极大的震撼,也使士气受到很大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最高统治者都失去了必胜的信心,而谈判成为挽回面子唯一的途径,最终双方达成了澶渊之盟。
在这个盟约中,双方君主以兄弟相称,其中宋真宗为兄,辽圣宗因为年龄尚小,以弟自居,宋朝和辽国以白沟河为国境线,以此为点双方全部撤兵,如果有人以后犯法越过这个边境,对方不能藏匿,同时双方不能在附近构筑新的城池。
这个条约使双方在字面上处于平等的位置,同时解除了军事威胁,另外宋朝仅仅是给辽国送钱,并不是低对方一等。
而所谓的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在当时宋朝的眼中,只是一点点支出。
在这个盟约签署的前5年,宋朝的财政就已经达到2600万两银子,这还不算米、麦子、茶叶等实物所得的税银,如果加在一起宋朝一年的财政总收入突破了4000万两。
有人说,澶渊之盟为后来北宋的落败埋下了伏笔。
因为在当时虽然辽国军力强盛,但宋军也并非全处于下风,以寇准和杨延昭为代表的主战派都坚决反对签署合约,希望能够彻底收服燕云十六州。
但却被宋真宗所拒绝,最终使北方的游牧民族顺势而下,以致后来有了靖康之耻。
但实际上,宋朝和游牧民族作战败多胜少是有根本性的原因。
后来,宋太宗赵广义为了收燕云十六州,率二十万大军对辽大力征讨,而且当时辽国由萧绰主政,很多贵族大臣对她十分不满。
宋太宗认为志在必得,结果是先胜后败,在岐沟关战役中伤亡无数,名将杨业也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从此宋朝开始转攻为守,而辽军不断的大肆进攻,给宋朝边境百姓带了深重的灾难。
但是在双方精锐参战的望都之战中,宋军再次失败,因此在澶渊战役相对占有优势的时候,宋真宗对宋军的军事实力有清晰的认识。
只是战役进展到后期,双方都发现没有吃掉对方的可能性,为了不大伤元气,双方开始和谈,都希望以体面的方式撤离战场。
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双方都开始撤兵,从此不再大动干戈,因为彼此都需要和平发展的时期,因此双方的统治者都非常守信,基本上没有大的军事冲突。
只有北宋在和西夏作战的时候,辽国想趁火打劫,向宋朝提出领土的要求。但这场危机也在宋朝送出部分金钱之后,又重归于平静。
到了宋神宗年间,辽国以宋朝在山西一带增加城池为借口,希望重新划分边界。
第二年,宋朝允许以分水岭为界,又将一些土地送给了辽国,但这次是宋朝违约在前,首先在边境上修筑城池。
在两国的边境上,出现了"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干戈"的和平景象。
这和明年需要花费的上千万的军费相比,给辽国送去的几十万的金钱根本什么都不算,不是增加了百姓的负担,而是减少了百姓的负担。
可以说澶渊之盟的签署,给宋朝带来了稳定的发展时期,使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扩大了在全球的影响力。
很多国外商人,不远万里来中国通商,将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物品销售到世界各个角落中。
但从另外一方面讲,澶渊之盟也有它消极的一面,长时间的和平局面,让宋朝的统治者醉心于自己的成就,不再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奋斗目标,武备更加松弛,军队的战斗力也急剧下降。
而且经济繁荣带来的巨大财政收入,使后来的皇帝沉溺在玩乐之中,贪污腐败,骄奢淫逸成为很多官僚们的日常生活,除了当时与西夏对峙的陕西军之外,其他部队没有任何战力,甚至连农民起义军都对付不了。
辽国也处于同样的状态中,最终在面对女真人建立的金国进攻时,被对方打得一败涂地。
虽然后期,在长期的和平岁月中,双方军队的战斗力都下降不少,但这主要还是统治者自身的问题造成的。
和平条约的签署,是为了让国家有休养生息,厉兵秣马的机会,不是让在位之人,肆意消耗这难得的大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