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巩义境内皇亲国戚墓144座,名将、帝系宗亲陵墓接近千座,这种规模旷世罕见,为什么此地有如此多皇陵,宋墓呢?原因之一是,当时的皇帝和皇后、妃子不同穴,随之墓葬增加,其他的咱慢慢细说。
宋朝赵氏家族的起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五代十国后周皇帝柴荣的重臣,天妒英才,这位当时少有的开明皇帝,在大业未成之时,英年早逝,弥留之际交代让七岁的儿子继位,范质任宰相辅佐,信赖的人赵匡胤升职担任皇帝亲军的最高统领等要职。在960年的大年初一,朝廷收到边关鸡毛信,说契丹准备攻周,宰相范质听接信后,心想了两天:柴宗训小皇帝也不懂,后宫又没武媚娘样的人才,我官大,众大臣也不必商议,先免除责任再说,过一把发号施令皇帝的活。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即派赵匡胤去抵御外敌,大年初三,赵匡胤从开封出发,率领6万亲兵,走了二十余里,到了陈桥驿站(现在的河南新乡地界)的地方就安营扎寨,派侦察部队寻外敌踪迹,看到一望无际的平原没发现侵略者,转了整个太行山,也找了个寂寞,一无所得的他们,回去复命。
面上一切常态,内心牢骚满腹的赵匡胤,在酝酿着一个大计划,心想:在这主少国疑的政治氛围中,难不成就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出手吧!此时绝佳机会,不出手更待何时?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和酝酿,第二天早上,部下把皇帝穿的黄龙袍,在赵匡胤半推半就下被披到了身上。他就以皇帝的身份回到了开封,守城将士均是他的亲信,所以没动兵戈就进了城,原皇帝和现皇帝又搞了一个隆重的皇帝交接仪式,柴氏家族退出历史舞台,赵家登台演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一片和谐称赞中结束。(现陈桥地还有一棵树,叫“系马槐”当地老百姓说拴马是将军,解马是皇帝)
陈桥驿拴马槐
赵氏家族的安息地河南巩义
在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后,去洛阳拜祖,看到当地的地理条件比开封城要优越,固守难攻,有了迁都的想法,得到了群臣的一致反对,根基未稳,那就不惹众怒了,又说我生在东京,葬在西京(洛阳)可否?那有个地,头枕黄河,足蹬嵩岳,地处北邙的巩义,真是一个好地方啊。群臣也不便再劝。他就立即把他老爹的墓地从开封迁到了巩义,传说当时迁墓之时,场面异常的壮观,从开封到巩义工作人员并排,一捧一捧的把原墓穴里的土转递到了巩义(赵宏殷是赵匡胤的爹爹,也是前朝一大将军,因病逝于开封)。
自老子葬到了巩义后,多次来这里祭爹爹,有次他就突发奇想,说我手拉弓箭,箭掉落之地,就是我的安息之所,也就是现在的永昌陵这个地方。宋朝除被金兵俘虏的两位帝王宋徽宗和宋钦宗葬在大漠之外,其他皇帝均在这里安息。这里产生了世上仅有“七帝八陵”(七个帝王+赵匡胤的爹),当朝高官以葬到巩义为荣,以至于宋朝古墓近千座(如名臣将相高怀德、赵普、曹彬、蔡齐、寇准、包拯、狄青、杨六郎等)。
杯酒释兵权稳定三百余年
在961年的一天晚上,赵匡胤宴请当初黄袍加身,做出杰出贡献的兄弟们吃饭,正酣之时,他故作难受,众弟兄说,皇兄您怎么了?他说:若不是弟兄们帮助,我也坐不到这个位置,我每时每刻都念及大家的功劳。我现每晚都失眠,还不如以前快乐呢!众人又问,此乃为何呢?他又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我又何曾快乐呢?”众人皆惊,第二天不约而同的生病,或其他原因卸掉兵权。
通过这次宴会,赵匡胤让这些手握重兵的武将们交出兵权后,实现了释兵权、消隐患、稳定了帝位,权利集中制度,但是他这种重文轻武的做法,削减了军政财力,也给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提起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自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功不可没”,咱回头介绍宰相赵普。
#巩义#
#河南#
#新乡#
#开封#
#陈桥兵变成功有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