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最能吸收外来人才的封建王朝,也是权力斗争非常激烈的朝代,受到这两个因素的波及,唐朝的将领和敌人中就诞生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
比如李绩也就是徐茂公的后人居然成了吐蕃将领,经常领着吐蕃人对抗唐军。李绩可不是后世评书故事中的牛鼻子老道,早年可是黑道著名古惑仔。李绩的自述就是“我年十二三时为亡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惬则杀人。十七八为佳贼,临陈乃杀之。二十为大将,用兵以救人死”。李绩的家族真不富裕,父祖还都不是官场大亨,李绩早年“不立产业”。但凭借超级能打能抢的作风,李绩很快从“山东一农夫”变身为黑道财神,“家多僮仆,积粟数千钟,与其父盖皆好惠施,拯济贫乏,不问亲疏”。李绩17岁加入瓦岗寨,就有一大群粉丝死党追随。李绩虽然不是秦琼、尉迟恭那样的超级高手,身手也很好,并把这些功夫传给了后人。
李绩跟随李世民后,不但从战场单兵猛男成长为兵法大家,还自学成了老中医(有医书传世)。李绩灭薛延陀,覆灭高句丽,是唐高宗时期唐军最耀眼的巨星,因为军功为后世子孙赢得了超过王爷的封赏待遇(唐朝王爷实封800户,李绩的世袭封赏1100户),奈何他家的“祸害”徐继业非要参与权力的游戏,这才给徐家惹来了灭门之祸。徐茂公的一部分族人因此跑路到了吐蕃,徐家有家传的武艺和兵法,还有医学知识,很快成了吐蕃重用的人才。在801年的唐顺宗时期,唐朝君臣就发现吐蕃军中有了徐茂公的后裔,那就是吐蕃高级将领徐舍人。徐舍人在吐蕃混得不错,带着吐蕃军队击败了唐军,一下子就俘虏了几千名唐军俘虏。
按照吐蕃的政策,俘虏都要变成吐蕃的奴隶,一辈子辛苦劳作,这是吐蕃的国情决定的,吐蕃贵族打仗就是要给自己家族抢钱抢人抢地盘,吐蕃赞普都阻止不了,几千名战俘在吐蕃贵族眼中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徐舍人却释放了这些俘虏,他对唐军中随行的和尚延素表明了身份,还说自家在吐蕃混得不错,是吐蕃的将门世家,家族虽然不想回归唐朝,但也不想为难同胞,给这些战俘指了一条回乡的明道。(“师勿惧。余本汉人,司空英国公五代孙也。属武后断丧王室,高祖建义中泯,子孙流播绝域,今三代矣。虽代居职位,世掌兵要,思本之心无涯,顾血族无有自拔耳。此蕃、汉交境也,复九十里至安乐州,师无由归东矣”)。徐舍人的家族在唐朝受到了政治迫害,是真正的权力斗争失败者,但他对同胞的感情却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流逝。只是到了公元842年,吐蕃王朝也走向了崩溃,徐舍人的家族就再次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和徐茂公家族相反走向的是吐蕃战神论钦陵,论钦陵是唐军最头疼的敌人,先后击败了薛仁贵、刘仁轨、娄师德、王孝杰等唐朝名将,俘虏了唐朝大臣刘审礼,死在他手下的唐军士兵有数十万(至少六位数),裴仁检甚至不愿意和他直接交锋。在论钦陵的统帅下,噶尔家族成了吐蕃的主宰,不但能立赞普,还管理朝政,掌管吐蕃各个方向的几乎所有军团。
他们的家族分工是:老大赞悉若负责政务,是家族政治代言人,最高首领;老二论钦陵充当战场救火队员,掌控吐蕃最强大的预备队,其他兄弟遇到搞不定的对手他都出马,让唐朝头疼的是这哥们放哪里面对谁都能赢,折腾大唐名将三十年,几乎未遇一败;老三赞婆专门留在青海第一线,管理吐谷浑的人马(吐谷浑国主还保留着,可以参加吐蕃赞普的聚会),专门负责对唐作战,黑齿常之、娄师德等人都欺负过他,他实在打不过就叫二哥帮忙;老四悉多干、老五勃论负责吐蕃其他方向的用兵,比如西域和南诏方向、剑南道等地的用兵。赞悉若在六八五年被自己家族内的噶尔芒碾述扎布杀死后,论钦陵给大哥报仇,成了噶尔家的第一人,也成了吐蕃实权第一人,对吐蕃王室形成了巨大威胁。
所以唐朝刚把流言散播到吐蕃,吐蕃赞普就迫不及待地动手。699年吐蕃王室发动政变,利用王室号召力击败了自家战神。论钦陵因此自杀,他的三弟论赞婆和儿子论弓仁因此带着7000多帐吐谷浑属民跑到了唐朝。唐朝也不计前嫌,论赞婆被授予“辅国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的职位,还封为“归德郡王”;论弓仁被封为“左羽林大将军”、“安国公”。论弓仁的“左羽林大将军”可是秦琼干过的职位,论弓仁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对得起这个职位,他带着唐军大战数十场无一败绩。最后因功晋升为“左骁骑将军”、“归德州都督”和“朔方节度副大使”,成了唐军王牌部队朔方军的巨头。论弓仁在唐军中主要和突厥人作战,只对吐蕃进行政治攻心作战,也很对得起自己的同胞。在安史之乱中,论钦陵的后人更是坚决站在唐军袍泽一方,散尽家产帮助唐军平叛。
徐家的后人、噶尔家族的后人血统不同,但都是恩怨分明、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们移居他国,但从来都厚待自己的同胞,比那些为了移民污蔑同胞的人强上千倍,更比那些无视同胞生命、抢救老外丁丁的爱丁堡医生强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