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浮沉,沧海一粟,中华上下五千年,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太监,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缺,但是身残志坚,许多太监凭借自己的机智和权术都曾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例如蔡伦、李莲英,今天钢蛋和大家聊的是明朝著名宦官魏忠贤的故事了。
魏忠贤曾在当太监后改名李进忠,但是后来又在出任太监头领时改回了原名,公元1620明熹宗朱由校继承皇位,魏忠贤开始了自己开挂的一生,天启帝朱由校非常宠信魏忠贤,曾提拔至司礼秉笔太监,随后魏忠贤彻底的飘了,他结党营私,独断专权,自称九千九百岁。随着天启帝的退位,崇祯皇帝一上台,一切权力归尘土,魏忠贤被罗列10大罪,他身后的阉党也彻底被扳倒。
按常理来说,这是好事,但是从史料记载来看,在魏忠贤死后,明朝开始出现了塌方式的退步,这是为何呢?
我们来看当时明朝的背景,在魏忠贤时期与后金在辽东的战事剑拔弩张,但是明朝并没有太大的劣势,魏忠贤知道辽东和京师唇亡齿寒,所以他极力支持兵部尚书孙承宗在辽东的作战方针,史料的书信可以看出俩人关系着实不错,而著名明朝将领袁崇焕对后金的几次胜利都是在魏忠贤掌权的时候获得的,当时的皇太极不可一世,也只能龟缩在盛京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这么说也不是洗白魏忠贤,魏忠贤死后明军情况急转直下还有部分原因是国库空虚,粮草实在供应不足,而魏忠贤在位时候曾要求江南地区各大工商业缴纳税收,解除了后顾之忧,这也是东林党对他恨之入骨的原因,毕竟江南地区是东林党的大本营。
魏忠贤死后,东林党人彻底掌握朝政,他们一上台就取消废除工商税,海税,还主张和后金进行议和,东林党人极大程度的保护了地主的利益,却对受到天灾的老百姓毫不在意,可以说辽东的失势是明朝陨落的根本。
众所周知,崇祯作为皇帝本人优柔寡断,而且猜忌很重,先后对于主战派孙承宗和袁崇焕进行打压,寄希望与东林党人的求和,而东林党人只顾自己利益,在崇祯筹钱作战的时候整个朝堂鸦雀无声,最终致使明朝彻底沦陷,而如果当时崇祯留着魏忠贤和东林党人相互抗衡,明时局真不一定,不是吗?(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