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书端州郡斋壁》
始
北宋年间包拯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他的公正态度至今流传。都知他明辨是非,善断黑白,殊不知其也是有神机妙算的能力,在他的故事中,就有一起案件,通过老农来状告自家牛被贼人割舌,将包拯的神机妙算表现地淋漓尽致。
包拯画像
包拯,宋朝时期的合肥人士,在嘉佑元年到嘉佑三年出任开封知府。虽然后世知道包拯一生为民断案无数,但是这位大清官留下的断案故事奇少。在能查阅的包拯断案的记载中,又不得不感叹他的英明神武,《宋史》中记录的“牛舌案”就是其中一件。
《宋史》记载的牛舌案极其简短,草草几笔就记录完了,但是展开分析后对包大人的神机妙算心悦诚服。这桩案件发生在包拯出任天章县县令的时期,正是秋收的季节,百姓们都忙着收割田里的庄稼。那天,一名农民敲响了衙门的击鼓,他称自己牛的舌头被人偷了。
纵使包拯是替百姓断是非的清官,但是就因为牛舌被偷了就找上包拯喊冤,未免太小题大做?然而在封建时期,一头牛的价值可能大过一个普通人的生命。古时重农耕,作为耕田的牛就显得极为重要,被看作是宝贵的财产,而私自处理牛将会惹来牢狱之灾,甚至是死罪。老农看到牛舌被偷走后就乱做一团,只得来找包拯帮自己伸冤。
失去了牛舌并不意味着牛将在饥渴中饿死,而是它大概会先死于失血过多,这名贼人并不是想偷走牛舌来果腹,他的真正目的是让这头牛死去。老农看到这待死的牛记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包拯却不慌不忙让老农将牛杀了拿到市场上去卖。反正是将死之牛,不现在宰了后面也得死。老农听到包拯这么说就更慌了,虽然包拯对他说只要牛死了,小偷自然就会乖乖来自首,但是老农也被吓得不行。歹人存心陷害他哪有还来自首的道理?
老农回家后也无计可施,不听包拯的也是死路一条,听了可能还有一线生机,他心一横,就把牛给宰了。第二天就跑到集市上去买起了牛肉,他是敢卖,其他人都不一定敢买。就在他卖牛肉的时候,衙门的击鼓又被敲响了,这次报官的人是状告老农杀牛卖肉。
包拯在接到报案以后就将老农传召了过来,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包拯却质问道报官的人与老农有何冤仇,竟会割据牛舌来陷害老农。报官的人听后大惊失色,在被逼问下终于一五一十地说出了陷害老农的实情,确实也是因为和老农不和于是想到了这类下策。那包拯又是如何得知贼人会“自投罗网”?
其实老农把牛杀了就是顺了小偷的意,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给老农设下了陷阱,包拯就顺势利用陷阱引出小偷。他割下了牛舌之后知道牛将死去,迫不及待的想要老农立即因此遭殃,如果老农没有听包拯的话私自将牛藏起来,在被抓住后肯定难逃一死,这时小偷定不会主动跳出来,而听了包拯的话宰了牛拿到市场上去卖,如此大的举动肯定会引起百姓的注意,这时候小偷去报案就顺理成章。
小偷先是被起了歹心,后是因为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没想到自己的心理被包拯轻易识破,直接在公堂之上就将他绳之於法。而包拯除了是善断是非,神机妙算的清官以外,还是为民做主的父母官。
公元1041年,包拯当上了大理寺丞、知端州。当时,端州出产的端砚受到文人雅士以及达官贵人的追捧,当地官员为了“端砚外交”,强行增加百姓几十倍的端砚量去贿赂权贵,一时间百姓苦不堪言。包拯一上任就一刀斩断了这种想象,替百姓们将这类贪官污吏清除了个干净。这些故事只是包拯一生清廉经历中的几例,他的精神难能可贵,就算在千年后,他的品格也广为传颂。
终
包拯在牛舌案中表现了什么是公正廉明,在打击贪官上又表现出了心系百姓,他的一生没有任何私人信件,为了不被外界影响,他断绝了与家人和朋友的来往,只为了做到绝对公正。我们从包拯身上能学到的就是他的精神,自己的内心也应该如他一样如一面明镜,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去破坏别人的权利,害人之心不能有,但是面对自己应有的权利被他人破坏要敢于为自己伸张,就像我们一直说的“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是它永远不会缺席”。
参考文献:
《书端州郡斋壁》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