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南明小朝廷坐拥百万大军,却惨败给当时被视为“外族侵略者”、更不得民心的清廷,究竟是为什么?
“自作孽,不可活”一句话大概就可以说明。而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南明朝廷以及其他抗清势力有哪些策略失当,我们可以从顾诚的著作《南明史》中找到答案。
《南明史》梳理复盘了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到1664年(清康熙三年),这20年时间中国的政治局势和历史变革。
从闯王李自成攻克北京,到清兵入主中原,再到四个南明政权的建立和更迭,最终各地抗清运动基本覆灭为止。
清朝统治者和抗清各势力采取的战术和策略,分析这些策略对战争胜负、历史发展起到的作用。主要以抗清势力为主视角,展现各势力的内部斗争。最终,南明是自己打倒了自己。
由于当时形势错综复杂,所以《南明史》没有采取常见的编年体或通鉴体等方式,而是用“就事论事”的方式,分章节讨论重要历史事件。
顾诚以治学严谨闻名,论据丰富,论述详实,观点独特。颠覆了大众对当时局势的某些普遍认知。并且,一些知名历史人物的形象也发生了反转,如李自成史可法郑成功等。
权威著作,严谨又好读
顾诚是研究明清易代史的专家,一生只有两部专著《明末农民战争史》《南明史》。《明末农民战争史》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明史》获国家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其中《南明史》不断再版,深受读者喜爱。
《南明史》主要交代南明(明末清初交替时期)的历史。从宏观到细节、从南明朝廷建立前的局势,到建立后的内部倾轧,各股抗清势力的起伏以及多方拉锯,都盘得很清楚。
资料详实,书中引用方志达237部,引用书目达579种。
《南明史》是顾诚十多年间翻遍南明史料和地方志创作出来的。他常常每天泡在图书馆和博物馆搜集资料,中午就吃个馒头果腹。
《南明史》前言中还特别指出,史料出自摘录,虽已进行反复核对校正,但不排除出错的可能。强调引用时一定要注明出自《南明史》,而不是原史。“这不仅是著作权问题,更重要的是对读者负责和学术上的良心体现。”(《南明史》凡例)由此可见顾诚先生态度严谨,到何种地步。
虽然《南明史》叙事宏大繁复,引用史料多,专业度很高。但得益于流畅的语言和简单直接的叙述方式,读起来并不枯燥难懂。反而代入感很强,很容易把人带入到那段历史世界中。即便是对南明史没什么了解的小白,都很好读而且可能会产生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南明视角说史,理性复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南明这段历史容易被人忽略,而且大部分明末清初历史作品采取的是清朝视角,而顾诚《南明史》采取的是抗清视角。
基本分三个部分:南明四代小朝廷、闯王李自成及其遗部、其他反清复明的军事和民间力量,尤其着重展示民间力量的贡献。
《南明史》复盘了当时各方力量对比。分析如果汉族抗清力量可以团结一致,有能力与清朝统治者掰掰手腕,甚至能轻松获胜。
但南明统治阶级和将领们错误估计形势,打着小算盘,争权夺利,犯下一系列愚蠢错误。反清的几方势力相互掣肘,谁也不服谁,自我消耗过大,最终导致败亡。
《南明史》虽以南明为主视角,也有部分章节评论了清朝统治者的“民族歧视”等政策影响。
比如,强制削发策略,是清入关以来最大败笔。削发政策之前,统一形势一片大好。削发政策之后,怨声载道,已经投降将领和军队也反悔了。也是从这个节点之后,全国各地开始诞生大量反清组织和力量。从而得出结论,民族风俗不能靠强制手段短时间内改变,不然只能自食恶果。
读历史,观兴衰,映照现实,是“以史为鉴”的含义。《南明史》中数次提到“以史为鉴”,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顾诚先生对历史的所有论述和复盘,都带着检讨的思维模式,理性探讨战术战略层面的发挥,以及各项事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但理性复盘不代表绝对客观。相反,我认为《南明史》有很大的主观色彩。有别于不带感情色彩的僵硬叙述,是带有史家观点的叙述。但主观不意味着不真实,反而因此带来了更多的感染力。某些方面,《南明史》有司马迁《史记》遗风,除了叙事宏大、繁而不乱,还同样在客观中带有主观色彩。
李自成史可法等“人设”反转,没头脑是罪魁
《南明史》中,分析了闯王李自成及其领导的大顺朝失败的原因。本质上是输在没头脑和战略上的轻敌,而不是传统印象中因骄奢淫欲失民心。
李自成作为农民起义者,占领北京前后,始终站在农民阶级的立场,疯狂打土财主。“大顺政权在北京的鼎盛时期没有制定赋税政策,仍然停留在追赃助饷的阶段”。但因为过度,不断压榨乡绅士大夫的财产和生命,甚至连投降的士绅都不放过。使得乡绅士大夫阶层被迫倒向清朝,李自成也就失去了当时该借以生存的重要根基。
李自成的失败,不是丧失“初心”,而是困于“初心”,看不清形势,作了愚蠢的选择,后来醒悟就为时已晚。除了压榨本该笼络的群体,李自成犯的另一个愚蠢错误,是对辽东虎视眈眈的清兵没有足够的重视。
他把兵力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心思都用来提防南明政权和其他割据势力,而辽东山海关防线,仅用非心腹将领带兵8000镇守。这也导致清兵打过来,李自成调兵不及,仓促应战。加上被吴三桂捅了一刀,最终兵败如山倒。北京的皇帝宝座没坐暖就忙于逃亡了。
除李自成外,南明名臣史可法的“人设”形象也有反转。
过去我们对史可法的印象,是力挽狂澜的忠臣,或是四处救火的孤胆英雄。同情他为党争迫害,有志难伸。
但在《南明史》中,顾诚用大量论据和完整的论证过程,颠覆了史可法的形象。
顾诚指出,史可法才是最该为南明朝廷的内斗之乱背锅的那个人。他关键时刻的错误决定,把自己逼上了绝路,也给了小人们可乘之机,使南明弘光朝廷最终走向灭亡。
明亡、弘光朝成立之初,各利益集团暗流涌动,对扶持谁登基各怀鬼胎。史可法当时势力最大,本拥有一次决定权。但他没有选择相对符合正统的福王朱由崧,也没有选择东林党支持的潞王朱常芳,而是为了“和稀泥”,选择立桂王。更不明智的是,与虎谋皮,跟凤阳总管马士英商量拥立之事。还写书信细数福王“七宗罪”,正是这些书信后来成为史可法的小辫子,使他进退两难。
当时,形势对福王有利,马士英调转枪头联合四镇军阀,拥立福王,史可法回天乏力。
福王上台后史可法处境尴尬,刚说完领导坏话,怕被穿小鞋。于是主动申请出京,自我发配,朝廷军政大权被有拥立之功的马士英等人把持。
从开国功臣变成君王心腹之患,史可法要为自己的错误选择负责。而且,顾诚认为,史可法与马士英区别仅在于“个人操守”,但“基本政策”一致。他们与南明其他上层人士,都是“鼠目寸光的政治侏儒”,抱着“借虏平寇” 的幻想,把起义军当成大敌,自己则偏安一隅,指望清廷跟他们划江而治。
当断不断+天真,决定了史可法不可能成为带领南明复兴的英雄。所谓的“名臣”被逼无奈,不过是后世加给他的梦幻滤镜而已。
此外,郑成功等知名历史人物,也曾犯下一些关键性战略错误。《南明史》梳理历史的同时,从新鲜视角切入,关注到这些历史人物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更全面立体地呈现出他们的真实历史形象。原版序论中曾回应对这些历史名人是否过于严苛,“如果这些著名人物都像历来的史籍描写得那么完美,南明根本不会灭亡,这些人也将作为明朝的中兴将相名垂青史。”
历史的成败不能依赖道德和人品,而是取决于智慧和策略。过程里人们的抉择,无论聪明还是愚蠢,都为日后的结果埋下种子。而那些人性和智慧,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结语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南明史》虽然仅讲了短短20年历史,但那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交织成一个丰富的世界。权力倾轧、各方交手,形势瞬息万变,情节跌宕起伏,真实的历史远比小说和电视剧更精彩。
南明那些个人和政权曾有机会成为历史的胜者,但眼睁睁看着机会从手中溜走。打败他们的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己。成败有迹可循,结果自己决定。这是《南明史》带给我们的收获,也是我们读历史的意义之一。
#以书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