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改变人口分布格局的大迁移,它们分别发生在西晋的“永嘉之乱”时期、唐朝的“安史之乱”时期以及北宋的“靖康之乱”时期。它们的发生都与当时的胡族南下直接相关。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种人口迁移叫政令式迁移,这种迁移只受统治者意志影响。
这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发生在大的战乱之后,统治者从人多的地方向人少的地方迁移人口,以恢复生产。
二是统治者出于政治考虑而迁移人口,比如为防止叛乱、监控降民等。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就曾经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进行跨地区人口迁移。
朱元璋对人口政令式迁移的规模有多大?
明朝是在元末群雄混战中取胜后建立的。元末的战争持续近20年,社会遭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但这种破坏在各个地区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地区遭受到战争蹂躏,人口大幅度减少。比如河南地区、山东西部,还有南京地区。
朱元璋首先为了恢复经济,除了百姓自行耕种之外,还大力推行屯田。当时,军队主要在边疆地区屯田,而内陆地区则实施民屯。
为了解决部分地区地广人稀的问题,朱元璋就把人口从相对稠密地区向上述人口稀疏、土地肥沃的地区迁移。
明初人口迁移(局部)
哪些地区人口稠密呢?
当时,山西省、山东省东部,都属于地狭人稠的地区。还有原来张士诚、方国珍割据政权所占据的江浙地区。
在洪武年间,朱元璋以政令方式迁移百姓的人数,有记录的即多达168万余人!而根据学者的估计,实际数字可能要达到300万人左右,非常惊人。
当时人口移入的大致情况如下:
移入山东西部、河南、北平三地结合部约100余万人;
移入南京约24万人;
移入临濠(后改为凤阳府)和泗洲约24万人。
人口移出的情况大致如下:
山西及山东东部,移出约51万余人;
与蒙古接壤的塞北地区,移出约47万人;
江南苏、松、嘉、湖诸府,移出约为18万人。
朱元璋政令式迁移人口,具体执行是怎样的?
朱元璋对人口的迁移,完全需要百姓按照指定的地点,在朝廷监督之下自行抵达。这对被迁移人口来说,是很艰难的行程。比如,如果从江南迁移到河南北平结合部,直线距离为1500里。后来还有从广东移民的,如果不考虑实际距离,那么对移民来说,迁徙的路途是非常难熬的。
明祖陵
朱元璋也考虑到了这些。为了减少迁移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朱元璋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采取就近迁移的政策。因此,最终迁出到迁入的对应关系如下:
塞北的迁往华北,江南的迁往临濠(凤阳);到了洪武年间中期,广东的迁往淮南,其他各地的迁往南京;到了洪武后期,山西南部的迁往华北,山东东部的迁往山东西部。
朱元璋迁移人口的动机,除了经济原因,还有什么?
除了经济原因,朱元璋迁移人口的动机,还有削弱敌对势力、瓦解并监控潜在敌对势力的动机。
比如塞北的人口,处在边境地区,很容易被蒙古骑兵掳掠走。在古代人口就是力量,因此,不能让这么多人口处在可能“资敌”的境地,迁入内地最好。
再比如,江南地区原来是方国珍、张士诚长期盘踞的地区,该地区也是朱元璋最后消灭的割据势力。朱元璋认为江南的人潜在反叛之心比较强,因此就把他们连根拔起,迁移到异地安置,这样他们就没有反叛的能力了。这么做,既消除了潜在敌对势力,又减轻了江南地区人多地少的压力,还可以屯田发展生产,一举多得。
朱元璋还有一个动机,就是填补他老家凤阳府的人口,兴建中都。朱元璋曾经想定都凤阳,后来被众臣劝止。但他不忘经营凤阳,因此从外面迁移人口到凤阳,充实中都。
明中都遗址
朱元璋政令移民的规模,在历史上开国君王阵营里处于什么地位?
本文大致统计了秦初、汉初和唐初的政令移民情况,发现明初朱元璋的政令式移民果然堪称大手笔,远迈秦汉唐。
秦朝初期: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就逐步把六国的贵族向秦地迁徙。比如,韩王安被迁于郢,赵王迁被迁于房陵,齐王建被迁于共,其它列国宗室贵族也大都被迁于咸阳之外的各个地区。
《史记》还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迁徙天下富豪人家12万户到咸阳居住。这个数字经过考证不合理。如果是12万户,则大约50-60万人,那时的咸阳不可能再容纳这么多人。因此学者们倾向于认为是12万口。这是可能的。
后来,前219年秦始皇登上了琅邪山,刻石立碑,记述秦之功德;事后始皇帝十分高兴,就迁三万户百姓到琅邪台下居住,免除他们十二年的赋税徭役。
到了前212年,秦始皇建骊山陵墓和直道,为此迁徙三万家到骊邑、五万家到云阳,都免除十年的赋税和徭役。
这样合起来估算的话,秦始皇总共迁徙了约60-80万人。不如朱元璋。
秦始皇陵碑
汉朝初期:
西汉初年,因为关中地区久经战乱,人口较少,而豪强旧族多集聚在关东,对地方政治形成威胁。于是娄敬建议:“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实也。”刘邦就采纳了这个建议。于高祖九年(前198年),把齐楚的大族,如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迁到关中。除此之外,还有燕、赵、韩、魏宗室后人以及豪杰名家,共十余万口都迁往关中。
这些关东移民被安置在了长陵(刘邦的陵寝)。
合算一下,刘邦迁移民众不过10万余人,远远不如朱元璋。
唐朝初期:
唐朝初期的人口迁移,最主要的方式是政府提供政策,之后听民自便;政府强制迁徙的很少。
唐初的人口迁移,主要是三种方式。一是“移狭就宽”,即鼓励百姓从人多地少的“狭乡”,迁往地广人稀的“宽乡”。二是官府募民戍边和募民屯田。三是官府把罪犯配流谪边,包括谋反、大逆、犯脏的官僚贵族,以及普通被判流放边疆的罪囚,这些人会被强制流放和放逐到边州。
但是,史书上对这三种方式都没有明确记载迁移人数,推断应该是很少。尤其是政令式强制迁移人口,只有配流谪的犯人,总数极少。
因此,唐朝初期的政令式移民规模,也远远不如明初朱元璋时期。
结束语
明初的政令移民方式,到了朱棣的永乐时期,规模依然不小。
由于朱棣靖难之役后,河北、山东等地是战场,人口流徙去世,土地重新荒废,加上迁都北京的需要,明成祖朱棣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政令式人口迁移。此阶段迁出最多的是南京,因为南京丧失都城地位,人口太多。还有朱棣征安南之后,大约把2万人迁入内地。如果按迁入人口算的话,北京地区最多,约迁入了30万人。整个永乐时期,移民总数在35万人以上。
明初为了发展经济、巩固统治,政令式人口迁移的时间之长、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当然,最终也达到了统治者的目的,明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力强盛,朱元璋政令式人口迁移是原因之一。
(完)
以上是凌烟阁论史今天的原创首发文章,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你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