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中有一句话:“天子之怒,伏尸百万”,以此表现天子的威严。而在宋朝有一个皇帝,他在位时间为宋朝最长,性格极为宽厚,留下许多令人称道的事迹。
他就是赵宋第四任皇帝赵祯。赵祯少年即位,早年间刘娥太后权势滔天,把控了朝政,直到二十四岁的赵祯才得以亲政。在亲政后,赵祯迅速颁布了一系列仁政,百姓在他的统治下不但安居乐业,而且有了文化活动的时间,社会生产有了极大的发展,而他身为皇帝崇尚节俭,而且无论对待侍从还是臣子都十分宽容。
北宋名臣包拯就是当时的著名言官,经常当面对着赵祯痛斥,而赵祯却从未动怒,反而每每接受包拯等众多言官的纳谏。在赵祯一朝,主张少用肉刑,即使是“谋反”罪也要区分对待。我们都知道,皇帝作为古代的最高统治者,大多数对于“谋反”这种字眼和语言是极为忌讳的,清朝文字狱因言之祸不胜枚举,动辄株连九族。
但是,赵祯却表现出古代皇帝罕有的气度,如果当事人只是一时的“口嗨牢骚”,就不予惩罚。曾经蜀地有一个秀才写了一首反诗,当赵祯得知他是因为当不了官心生烦闷,就直接赐了一个官给他当,如此胸怀真的是古代皇帝稀有的。
对待服侍自己的侍从,赵祯也十分宽容,有一次正在用膳时他吃出了砂石,赶忙叮嘱周围的宫女不要声张此事,以免御厨等下人受到惩罚。如此宽厚仁义的君主,在他当皇帝的四十二年中,百姓的生活都较为富足,宋朝经济极为繁荣,百姓们对这个仁君也极为爱戴。
在赵祯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驾崩后消息传到宋境各地,全国的百姓都自发地进行了停市哀悼,对这个皇帝深情缅怀,京城内外连续几天哭声不断。而赵祯的庙号也恰如其分地是仁宗,纵观宋仁宗赵祯一生,确实仁慈宽厚,这样一个庙号确实再合适不过。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到评论区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