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嗣出身太原王氏,起家尚辇奉御。父亲战死殉国后,成为唐玄宗抚养的假子,赐名忠嗣,交好忠王李亨。 开元十八年(730年),出任河西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北伐契丹,参加""桑干河之战"",三战三捷,天宝初年,大败突厥叶护部落,诛杀乌苏米施可汗。参加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导致吐蕃两王子阵亡、吐谷浑依附大唐,历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册封清源县公。
如果王忠嗣活着,安禄山断然不敢造反,这是真的吗?要知道安禄山可是三路节度使,手握重兵,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要不是他策划了安史之乱,大唐盛世也不会一去不复返。那么王忠嗣何许人也,竟有如此能耐,竟然连安禄山也惧他三分呢?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位大唐最后的战神。
王忠嗣是唐玄宗养子,他的父亲也是一位英勇的武将,在和吐蕃的对抗中战死沙场,留下了当时未满10岁的王忠嗣,唐玄宗为了表彰其父亲的对皇室的忠诚不二,将王忠嗣收为养子。
王忠嗣随后的日子便在皇宫里安然度过。但他完全没有沾染纨绔子弟的习气,相反更加刻苦努力,勤奋好学,尤其在军事上表现出了少有的天赋,颇有建树。
开元十八年,年仅24岁的王忠嗣被纳入了当时镇守河西萧嵩的帐下,虽然有着一腔热血,但由于其血气方刚,年龄尚轻,所以并没有委以重任,时间飞转,一晃眼,三年时间悄然流逝,在这三年里王忠嗣也是韬光养晦,潜心兵法,孜孜不倦,虽无战功,但的确成长了不少。
三年后,年仅27岁的王忠嗣终于得到了为父报仇的机会,一雪前耻,唐玄宗委任其为边将,在边境地区驱逐吐蕃人。
正可谓是天赐良机,王忠嗣带领的几百将士在郁标川发现吐蕃赞普举行阅兵仪式,这样绝佳的机会岂容放过,但跟随的士兵们却胆怯起来,于是王忠嗣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冲杀敌阵,士兵们见势一拥而上,完成了千人斩,玄宗坐在皇宫中听到捷报后,立马册封王忠嗣为左威卫将军,王忠嗣初露锋芒。
时来运转,没过多久,王忠嗣又被委以重任,攻取吐蕃的新城,新城乃吐蕃重地,吐蕃国王听闻大唐来犯,勃然大怒,集结众多部队决心与大唐一较高下,决一雌雄。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人多势众的吐蕃军,王忠嗣不但没有退缩,而是勇往直前,身先士卒。在部署好伏兵后,王忠嗣作为先头部队冲散了敌军的阵型,埋伏好的唐军又从侧翼冲击吐蕃大军,一时间鬼哭狼嚎,哀嚎遍野,吐蕃军落败而逃。
王忠嗣也因为这场胜利一路高升,先后被封为左金吾将军,摄御史大夫、充河东节度,云麾将军,朔方节度使等重要职务。但他的传奇人生还未结束,天宝元年,王忠嗣再立奇功,率兵十万于桑干河击败契丹联军,同时,俘敌万人,缴获大量物资,战甲、粮草,周边的大小部落纷纷来降。
同年,王忠嗣又用反间计使得突厥内部发生内乱,抓住时机,一举击败突厥,平定了大唐王朝的北疆,至此,他的战功已无人可及。
天宝五年,唐玄宗任命王忠嗣担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节度使。一人身兼四路节度使,疆域万里,空前绝后,要知道后来起兵造反的安禄山也不过是三路节度使,可想而知,当时他手里握有的兵权是多么的庞大而又骄人。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唐玄宗开疆扩土,欲望越发加剧,逐渐开始飘了,为了炫耀兵威,再次下旨让王忠嗣配合大将董延光攻取吐蕃的石堡城。
王忠嗣在仔细分析战势之后,上奏唐玄宗,直言:吐蕃的石堡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如要强攻,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若要取之,必须以逸待劳,等待时机。但好大喜功的唐玄宗压根听不进去,外加董延光不断地煽风点火,只能硬着头皮强攻石堡城。
结果唐军大败而归。而这一败,那些朝中早已看不惯王忠嗣的奸臣们便顺势将所有的责任全部推卸给了王忠嗣。
若不是哥舒翰的一再求情,王忠嗣恐怕难保性命,之后他被贬为汉阳太守,不过可惜的是,没过多少时间,王忠嗣这位战神便郁郁而终,驾鹤西游。
对于王忠嗣的死因,目前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是自然而亡,另一种是说是被人害死,怕其东山再起,威胁到皇权,但这些其实都已不再重要。
结语:大家设想一下如果王忠嗣没有被陷害,如果唐玄宗还是对这位战神委以重任,如果安禄山面前有这位战神支撑的大唐盛世,安史之乱还会发生吗?但历史永远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