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唐朝,端午节的祭祀驱邪之意逐渐淡化,欢庆的成分增多。在长安,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还要互赠各种礼物,比如衣服、香囊、饰品……让更多的美好祝福在日常生活的意趣中充分表达。
互赠礼物,换夏衣
人们总是要互相赠送彩丝编织物或其它物品。唐太宗李世民在端午节时赠给大臣长孙无忌和杨师道绢扇时说道:“庶动清风,以扬美德。”唐朝的端午节期间,亲戚朋友以及同僚、同学之间,互送礼物,已经蔚然成风。
此外,唐朝的端午节还有给皇帝制作进贡
铜镜
的习俗,这是唐朝的制镜工匠的一个独特习俗。每年端午节的正午时分,唐朝的制镜工匠就在扬州的长江中心的船上铸造铜镜,专门进贡给皇帝,称为“天子镜”。
对此,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百炼镜》一诗中写道:
“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史手自封。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
端午节,是换夏衣的好日子。《旧唐书·李元绒传》载,李元绒曾于五月五日受赐紫服金鱼而感到宠幸无比。除赐宝扇玉带之外,还赏赐百索粽子、罗衣。所赐的衣服用轻薄的细葛为料,还要根据臣子的身材缝制,让他们穿著合身。
杜甫《端午日赐衣》诗中写道: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他对受赐标有自己名字的夏衣这份“恩荣”感到出乎意外。诗中也描绘了夏衣的轻软高级,细葛含著微风,香罗白如积雪,穿在身上感到十分清凉。
唐朝的端午节还有送肚兜的习俗。肚兜又称“裹肚”、“护肚”,因此这种风俗又称为“送裹肚”。肚兜是用红布剪成椭圆形的,上面有绣花图案,肚兜的大小刚好护住孩子的腹部,肚兜上有带子,可以系在孩子的脖子上,左右用带子捆在腰间。因为端午节后,天气逐渐炎热起来了,孩子晚上睡觉戴上肚兜可以避免受凉感冒。人们还特意在肚兜上绣蟾蜍或五毒的图案,用以避邪,驱除毒害。
粽子在唐朝原是一种节令食品,又称角黍。唐朝时,人们制作粽子,主要还是自己食用,不再像之前一样投江祭贤。因此端午节食粽者甚多。在唐代,粽子的形状已经很多,有角粽、菱粽、筒粽、秤砣粽、锥粽等。后来,粽子逐渐由节令食品向饮食市场扩散,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载:“唐岁时节物……五月五日则有百索粽子。”百索粽子就是用五色彩丝扎缚的粽子,虽然唐代始有“百索粽子”之名,但它早在南朝时期就已经非常普遍了。除传统的“百索粽子”外,唐代端午节还出现了不少新品种的粽子,最著名的是
九子粽
,因其用彩线将九个粽子扎在一起而得名。
宫中的端午时光
端午节也是赋诗赏景的好时光。唐玄宗就曾经写了一首端午诗,描写千年之前,君臣在大唐皇宫内共聚一堂,欢度端午的景象。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麴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唐玄宗在端午节时,欣慰于百姓安居乐业之余,与大臣们杯酒同欢,为天下百姓祝愿,并勉励众臣忠心报国的诗作。诗的开头二句,点出时间端午时序,大唐社会民情安乐平和的情景。诗的三到六句则勾勒端午节日,君臣同欢,眼前的盐梅、麴櫱酒乃古人流传下来的习俗,字里行间,有思古之幽情。
诗的七、八句写到眼前的植物槿、芦,借景抒情,写当前的荣景与贤良群集的美好,后面四句表达身为一国之君,为天下百姓祈愿,并希望君臣同心,后代子孙必将承袭祖辈忠贞的德行,流芳后世。全诗以低调简静的方式,描绘宫中清欢的端午情景,也谦和地表现出玄宗对于自己施政有成,国泰民安的喜悦之情。
唐朝社会经济、文化全面繁荣,引领着当时的时尚。端午节热闹非凡,异彩纷呈,对后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今天端午节里,唐朝的遗风依然清晰可辨、踪迹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