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宗登基后,群臣建议册封太子,可嫡长子李宪和老二李成义却开心不起来,日日寝食难安!
按理说,太子之位,依据嫡长子继承制度,李宪是太子的首选,而且这位兄台早在武则天临朝称制时期就做过一回太子。
现在父亲李旦再次登基为帝,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李宪都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他为什么还焦虑起来了呢?
这是因为时局不一样了,无论是老大李宪还是老二李成义,只有放弃权力,才能保命。
什么样时局呢?
用最简单的话形容,那就是“神仙打架”。
所谓神仙,指的是两个顶级的政界高手。
那两个人,他们是万万惹不起的,也是斗不过的!
一个是三弟李隆基,另一个是姑姑太平公主,这两人在当时属于神仙打架,李宪和李成义最多只敢旁观。
当时朝廷里实际已经初步分化成了两股强大力量,一股是太平公主一党,另一股是李隆基一党,没有其他第三股力量能抗衡。
实际上也就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初步开始斗法。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格局呢?
这就得从唐隆政变说起了,当初武则天退位后,中宗李显登基,可他的老婆韦后野心实在比较大。
她想成为武则天第二,连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也想成为女帝,甚至要求李显立她为皇太女。
李显很明显是不会答应的,母女二人为了夺取权力,干脆毒死李显,韦后临朝称制。
同时调集五万府兵驻扎京师,再将南北衙禁军交由韦家子弟统领,篡权之心已经暴露无遗。
作为一代女政治家的太平公主,名声在外,所以韦后一直提防着太平公主,可她忽略了一个不起眼的人物——李隆基!
他一直在京城里,暗中注视着这一切!但更重要的是做一件事——结交朋友。
李隆基此前已被免去潞州别驾一职,他找了借口滞留在京城,专门结交禁军中的人,无论级别高低,是将军还是士兵,都保持交往。
当李隆基听到韦后任命韦家人统领禁军的时候,他内心应该是十分开心的。
因为这帮纨绔子弟是控制不了禁军的。
果不其然,他通过禁军中的将领口中得知,韦后的娘家人做了禁军统领后,为了立威,经常无故打骂将士,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
李隆基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和姑姑太平公主密谋通过政变推翻韦后,以挽救李唐社稷。
太平公主那边,有上官婉儿做内应,儿子薛崇简还掌管了京城武器库,可以为军队提供武器。
双方一拍即合,当即展开合作,太平公主派儿子薛崇简与李隆基搭上线。
在李隆基的带领下,那些被韦后娘家人打骂的禁军万骑士兵成为了政变的骨干军事力量。
政变的过程就不多赘述了。
总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合领导了政变,铲除了韦后一党。
成功将父亲李旦扶上帝位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作为挽救李唐社稷的功臣,威望极高。
李隆基功高盖世,当初随他参与政变的官员,禁军将士都是其羽翼。
太平公主凭借参与过推翻武则天的神龙政变,又参与推翻韦后的唐隆政变,依靠多年积累的资源,也有众多的党羽。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政变虽然成功了,但真正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而李宪,很有自知之明。
他让出太子之位,有这几点原因:
其一,他不想变成第二个李建成。
今天的李隆基,功高盖世,要威望有威望,要实力有实力,跟当年的李世民差不多。
而他自己,如果做了太子,面临的情况比当年的李建成更惨。
李建成好歹有实力,还有李渊支持,可他自己什么都没有。
他将面对的,是两个顶级高手!
一个是连韦后、上官婉儿都忌惮,而且势力比李隆基还强的太平公主。
另一个是唐隆政变崛起的实力派黑马李隆基。
自己只有被碾压的份,说不定比李建成还惨!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权力,方可自保。
其二,李宪和李隆基兄弟关系比较好。
早在武则天时期,李旦的几个儿子在皇宫周边都有自己的王府,算是邻居。
这几兄弟经常在下班后一起玩儿,击毽斗鸡,或者到近郊追逐鸟兽,或者在别墅作乐,天天不断。
兄弟之间关系十分融洽,也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
李宪不愿因为权力而导致兄弟之间兵戎相见。
加上他自己性格与父亲相似,都比较佛系,不喜欢权力。
因此,他把权力让给三弟李隆基,比较容易取舍。
其三,李宪看得懂当时的政局。
他们的姑姑太平公主在政变之后,权力、威望达到巅峰。
如果太平公主的权力极大,那么太子或者将来的皇帝,权力势必被架空。
这是威胁!
做了太子,就意味着要跟太平公主斗法。
胜利的一方将得到帝国至高权力,失败的一方将波及全家老小的性命。
而李宪,他没有这样的才华,也没有实力跟太平公主博弈。
唯一有胜出希望的,就是三弟李隆基!
说白了,这个太子之位就是个烫手的山芋,他接不住也不敢接。
二弟李成义看到大哥李宪都不敢接,也不敢动。
在李宪提出将太子之位让给李隆基时,他生怕别人按照嫡长子顺序让老二接手。
也跟着大哥李宪帮腔,公开推荐三弟李隆基接手。
果然,李隆基接手太子之位后,太平公主势力达到巅峰。
甚至李隆基称帝后,都比不过她,最后还是因为太平公主要政变的计划被泄露。
李隆基先发制人,才得以诛灭太平公主。
真要是换了李宪或者李成义哥俩儿,早就被太平公主玩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