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清照,大家都会想起她那些婉约清新的诗词,其实她后半生的命运也是比较凄惨的,也导致她创作了很多比较悲伤凄厉的词,也有一些比较刚硬的爱国诗句,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个人的命运,总是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方金贵族南下中原,掳去徽宗、钦宗二帝,朝廷被迫南迁。就在这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的母亲在建康(今南京)病逝,赵明诚一人去建康料理母亲的丧事。由于时势危急,他在匆忙之间只收拾了十五车文物,带到了江南。李清照一人留在青州。
不久,青州发生了兵变,李清照在兵荒马乱中携带部分文物仓皇离开青州,南奔建康。同年底,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和丈夫苦心收藏留在家中的大批文物惨遭兵火,全部化为灰烬。他们夫妇带到南方去的文物,后来在战乱中也大部丧失。这对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李清照来说,无疑是一个沉的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29年),赵明诚被任命为湖州知事,在赴朝途中,不幸染病去世了,年仅四十九岁。李清照悲痛欲绝,她为丈夫写了一首充满极度哀伤和无限深情的祭文。
埋葬了丈夫之后,由于不堪忍受如此巨大的精神上的打击,她大病了一场,几乎死去。当时,局势日益紧张,南宋朝廷四处逃亡,不得安宁。李清照投奔亲戚,跟随他们往返奔波,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不料在这家破人亡、流落逃难之际,新的灾难又落到了李清照的头上。有人诬陷她家曾以贵重的文物玉壶赠送金人(意为通敌),李清照又惊又恐,准备将家中所有的文物都献给朝廷,以表心迹。后来,幸亏有人代她据实辩解方得平息。李清照的晚年是在痛苦悲凄中渡过的。
丈夫病殁,文物散失,谣言中伤,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精神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再加上国破家亡之恨,流离飘零之苦,这位杰出的文学家终于在无限愁苦和难堪的孤凄中,享年在七十岁上下。李清照生活在一个阶级矛盾日益加剧、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时代。作为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她把自己的忧乐同国家民族的兴衰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因此,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成为她的文学创作中突出的思想内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通过对汉代项羽宁死不愿忍气偷生的英雄行为的赞美,尖锐地讽刺和强烈地谴责了以赵构为首的南宋统治集团不肯北土抗金而偏安江南的无耻行径。强调一个人必须要有气节,活着要作豪杰,死了也要作鬼中的英雄,充分表现了她的爱国激情。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五月,南宋政权派韩肖胄、胡松年出使金国,李清照出于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特意写了两首诗为韩、胡送行。
诗中说“不乞隋珠与和璧,只乞乡关新消息”,表达了她对沦陷区受苦的人民和他们抗金斗争的极大关心。诗的最后两句:“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倾注了她对祖国山河、家乡父老的一片深情和她念念不忘收复故土之志。在她晚年所作的《打马赋》中,她向人们说明:国难当前,必须秣马厉兵,时刻准备把金人赶走,收复失地;她对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民寄予了深切同情;她称赞花木兰是“好女子”,慨叹自己年老力、壮志难酬。只是殷切地盼望:“但愿相将过淮水!”
总之,她在南渡以后的词作中,深切表达了对旧国的强烈怀念之情,她那充满爱国深情的诗篇,叩动着每个爱国者的心弦,催人泪下,激人奋发。南宋爱国诗人刘辰翁说,他读李清照的《永遇乐》词,不禁“为之泪下”,可见其感人之深。李清照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她的词作,她发展了婉约词,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词坛上树起了一面旗帜,清代著名学者王渔洋称李清照为词家大宗,他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指南宋诗人辛弃疾)称首。”“易安,幼安为济南二安难乎为继。”
李清照的文学成就不仅表现在词上,她的诗赋散文也写得很好。代表作是《金石录后序》。这篇文章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时代环境,生动地描绘了他们夫妇的生活经历,字里行间倾注着真情实感,而且结构严谨,语言生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有人评论说:“宋以后闺阁之,此为观止。”李清照一生的文学创作十分丰富。据《宋史·艺文志》记载有文集七卷、词六卷。可惜其中大部分已经失传。但存世的还是有很多优秀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