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千多年前,中国大地上出现两个互相对峙的国家——辽和宋,而两国争夺的核心焦点是幽云十六州。
960年宋朝立国,宋太祖赵匡胤便设立封装库,把每年的财政盈余都存到封装库里,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做两手准备:
如果辽国愿意谈判,就用封装库里的财富赎买幽云十六州,如果辽国不愿意谈判,就用封装库里的财富奖励士兵,武力收复失地。
这么大片农业土地,经济总量占辽国的一半以上,辽国当然不愿意放弃。
于是在979年,宋太宗赵光义挥兵北伐围攻幽州,但宋军的战斗力太差,整整15天都没能攻破城池。宋军浪费了宝贵的战机,辽军的援兵便在高梁河大败宋军,赵光义乘驴车狂奔。
986年,赵光义再派三路大军北伐幽云。
东路军是曹彬和米信率领,出河北雄州。中路军由田重进率领,出河北飞狐。西路军由潘美和杨继业率领,出山西雁门。
赵光义的计划是东、中路军围攻幽州牵制辽军,使辽军不能西顾,西路军趁机夺下云州、朔州等山西北部,然后直扑幽州和东、中路军会师,毕其功于一役。
宋军的计划非常完美,但三路大军缺乏统一指挥,中了辽军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术,导致东路军败于岐沟关、中路军败于飞狐、西路军折了大将杨继业。
从此以后,宋军再没有大规模北伐,朝中大臣也分化成主战派与主和派。
宋朝暂时放弃北伐,但辽国不相信。
辽国觉得,幽云十六州是宋朝的心病,不北伐夺回幽云十六州只是养精蓄锐,迟早会再度出兵掀起战火。
当时辽国是萧太后主政。
萧太后整顿吏治、休整军备、劝课农桑,辽国出现“国无幸民、纲纪修举、吏多奉职、人重犯法”的强盛环境,而且她还削弱辽国军事贵族的实力,大力提拔萧氏亲族,形成以萧太后为核心的军政集团。
经过23年的励精图治,萧太后基本实现“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辽国”的政治抱负。
辽国的国力强盛,宋朝的雄心不灭,于是在1004年,执政23年的萧太后经过一系列情报分析、军事试探之后,决定出兵20万伐宋。
这次出兵,萧太后不准备占领宋朝的土地,而是通过显赫的军事胜利,打掉宋朝收复失地的雄心,保护辽国的战略缓冲区,最终达成以战促和的目的。
宋朝属于被迫应战。
二、
辽国是东亚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史书上说“东抵大海、西极流沙、北至朔漠、南至长城”,这么大的国土面积,很容易让人望而生畏。
而宋朝的政令不出传统汉地,虽然不能说是小国,但离响当当的大国还有很大的差距。
国土面积的对比强烈,但问题也很明显。
辽国的大部分土地是草原和荒漠,没有任何经济产出,能支撑辽国征战的经济核心区,基本都在靠近宋朝的漠南、幽云十六州地区。
宋朝的国土面积小,却有河南、山东、江浙等经济富庶地区,战争的续航能力较强,只要硬抗住辽军的第一波攻势,援兵和物资很快就到位了。
正因为明白宋辽的优势和劣势,萧太后给辽军制定的战略就是,骑兵在河北地区进行远距离战术打击,获胜后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快速突进包围宋朝的东京汴梁,速战速决。
之所以要打闪电战,就是要防止宋军在大败之后,被河南、江南等地的精良器械重新武装起来,让辽军陷入持久战。
一旦陷入持久战,即便辽军能打敢战,那变数也太多了。
1004年,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亲自指挥大军南征,按照预定计划攻城略地,陆续攻破定州、深州、铭州,短短两三月的时间便直抵澶州城下,距离东京汴梁不过百里之遥。
辽军只要攻破澶州,就能兵临汴梁,到时候俘虏宋朝君臣北归也好,签订有利于辽国的城下之盟也罢,主动权都在辽国的手里。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战局突然变了。
辽国的兰陵郡王萧挞凛依仗个人勇武,带着数十骑兵到澶州城下巡视,结果被城头的宋军大将张环用弩箭射中头部,当场暴毙。
这样一来,前线辽军便失去统帅,军心低落。
而宋朝主和派“迁都金陵或成都”的建议,被宰相寇准驳回,并建议宋真宗御驾亲征,到澶州督战慰问。
宋真宗听进去了,真的到了澶州,宋军士气大振,“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此消彼长之下,澶州的战局逐渐逆转。
辽军的其他战线也不顺利。
辽军在朔州败于宋军、在岢岚因粮草不济而撤退、围攻瀛洲十多天不能成功、进攻冀州和贝州被宋军阻挡......
宋军一败涂地之后的大反攻,导致萧太后拟定的“速战速决会攻汴梁”战略,已经基本破产,可能萧太后也没想明白,原本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短短三个月后,竟至于变成这种景象?
千万别说萧太后是目光长远的理性人。
事实上,这世上除了李世民那种开挂王,极少有领袖能原原本本的执行战略计划,大多数情况,还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随机应变罢了。
所以到了1004年腊月,辽军的军事能力消耗殆尽,彻底打不动了,具体原因有三个:
辽军的战线太长,补给太困难。
宋军的援兵和物资到了,可以打持久战。
如果萧太后和辽圣宗在前线遇到危险,辽国可能出现权臣夺权甚至改朝换代。
而宋军在历次北伐失败的背景下,对战争的阈值已经很低,根本不敢想象收复幽云十六州,只要能阻拦辽军保住汴梁,便认为是了不起的大胜。
北伐?
英明神武如太祖和太宗,北伐都失败了,你我这等愚钝之人凭什么北伐?别做梦了。
于是萧太后就派人和宋真宗谈判议和,准备把已经得到的军事胜利,在谈判桌上兑换成政治经济利益,而宋真宗知道不可能彻底打败辽国,也准备把阶段性军事胜利兑换成国防安全利益。
可以说,辽军南下受阻、宋军无力北进,是这次和谈的唯一必要条件。
宋辽两国的使者在澶州城经过一系列谈判,最终达成协议:
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为弟,宋真宗是兄。
两国以白沟河为界,永不起刀兵。
宋朝每年给辽“助军旅之费”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
两国边境设置商场,进行互市贸易。
这份协议,史称“澶渊之盟。”
三、
后世说起“澶渊之盟”,总认为是宋朝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辽国放弃了军事优势,没有达到战略目的。
要是这么想的话,那就格局小了。
事实上,“澶渊之盟”签订以后,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赢麻了。
先来看辽国。
辽国出兵南征的目的是什么?以战促和,保护辽国的战略缓冲区啊。
“澶渊之盟”划定的两国边界,已经在法理上规定,幽云十六州是辽国的领土,彻底打断宋朝对幽云十六州的念想,以后宋朝便没有理由发起北伐了。
所以辽国在军事上略微失利,但南征的战略目的其实达到了,不仅战略目的达到了,还有宋朝每年赠送军费的意外之喜。
这不是赢麻了?
再来说宋朝。
宋朝对幽云十六州基本不抱幻想了,现在的战略目标是守住东京汴梁,保证宋朝能继续统治中原地区。辽国退兵,并且声明以后不再进犯,战略目标也达到了。
至于每年送给辽国的军费,其实算不了什么。
宋人王旦就算过一笔账:“国家纳契丹和好以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就是说,如果和辽国常年保持战争状态,发动一场10万人的中等规模战役,就得花费300万贯,更不用说整个黄河以北的战士工资、打造军械兵器、出征粮草、阵亡抚恤等等,毫无疑问是天文数字,国家财政需要无底洞似的投入。
现在稍微花点小钱,就能省下巨额开销,国防和财政都赢麻了。
而且宋辽两国的经济也赢麻了。
自从签订“澶渊之盟”以后,辽国开始休养生息,大力开拓燕云十六州的农业经济,很快就做到“编户数十万、耕垦千余里”的成就。宋朝的河北、山西地区“至此不闻战事、丁口熙攘繁盛”,离奔小康不远了。
这是赢麻一次。
宋辽两国开设的边境贸易,让辽国可以买到宋朝的稻米、丝绸、茶叶、瓷器、漆器、香料等民用品,宋朝可以买到辽国的马匹、牛羊、骆驼、皮革、毛毡等军用品。
此外边境上的私人贸易也非常盛行,用私盐换牛羊的比比皆是,以至于东京汴梁每年消费的牛羊,大多是从辽国走私而来,辽国官员贵族吃的盐,大多是从宋朝走私而来。
这是赢麻两次。
总体来说,1004年的战争,宋辽两国在战场上都输了,但在战场之外都赢麻了。
所以宋人对“澶渊之盟”非常满意,后来宰相富弼评价说:“自此何湟百姓,凡四十年不识干戈,此汉唐之盛所未有也。”
王安石也写诗:“欢盟从此至今日,丞相莱公功第一。”
宋朝宰相都敢和汉唐碰瓷了,可见宋人不觉得“澶渊之盟”是屈辱,只觉得祖宗家法远迈汉唐。
四、
但宋辽两国战场之外的赢麻,不是没有代价的。
因为辽国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但毕竟在战场上失利了,被宋军堵在澶州不能南下,那么在周边国家看来,这意味着辽国的武德衰落,常备军已经不足以镇压周边国家了。
至少辽国东南的高丽,就是这么认为的。
原本高丽和辽国建立了宗藩关系,每年经济朝贡和政治觐见非常恭谨,但澶渊之盟以后,高丽对辽国的态度,逐渐不恭谨了。
高丽觉得,你都打不过宋朝,又能奈我何?这可是我独立自主的绝佳机会啊。
辽国自恃大国,不愿意轻易放弃对高丽的控制,于是辽国进行了四次军事征服,结果都是“大掠而还”,从来没有说一举歼灭高丽军队,把高丽重新收入囊中。
最后还是因为高丽国力贫弱,经不起持久战,才在外交上恢复了宗藩朝贡的关系,但辽国要求的“高丽王亲自入京朝贡”、“归还辽圣宗赏赐的六座城池”这两项要求,一项都没有满足,辽国也丝毫没有办法。
这样的朝贡关系,也就是个名义而已。
换句话说,澶渊之盟后的辽国,失去了对东北亚的地缘控制。
宋朝的代价就是政权合法性受到冲击。
因为赢麻了是政权的实际利益,但在大义名份上,澶渊之盟后的宋朝不仅放弃自古以来的东亚共主地位,给辽国送军费也让宋真宗心虚,担心臣民说自己德不配位。
为了挽救政权合法性和自己的地位,宋真宗联手宰相王钦若,常年累月的搞封建迷信活动,要么是天降神书,要么是各地出现祥瑞,宋真宗甚至在无功无德的情况下,跑去泰山封禅。
和现在的国家元首接受诺贝尔和平奖一样。
这一切都是想通过舆论造势,让臣民相信宋朝政权有合法性,宋真宗没有丧权辱国。
但公道自在人心,自从宋真宗去泰山封禅,此后一千年的皇帝都没进行过泰山封禅仪式。
说到底,耻与宋真宗为伍。
而且因为澶渊之盟是宰相的功劳,维护宋辽两国的和平局面,就是维护宰相和文官的政治路线,进而维护宰相和文官的既得利益。
所以澶渊之盟以后,宋朝的宰相和文官彻底夺取政治话语权,不遗余力的打压军队和边将,鼓励“重文轻武”的风气,导致宋朝的武装力量更加孱弱。
比如状元出身的陈咨尧能射箭,宋真宗想让他改做武官节度使,陈咨尧非常高兴,结果回家就被母亲痛骂一顿,说你父子以文章立朝为臣,你做武将岂不辱没家门?
再比如仁宗朝的时候,大将军狄青官至枢密使,但是欧阳修大骂武将掌兵“于国家大局不利”,韩琦也经常对狄青人身羞辱,说他是老兵武夫。
武将的地位被打压到极点,代价就是宋朝不仅失去开疆拓土的能力,也丢掉了保家卫国的节操。
百年后金兵南下,宋朝还是幻想着以和为贵,但孱弱的军队没能抵抗金军的攻势,宋金两国也就没有谈判的基础条件。
结果就是靖康耻,宋朝剩下半壁江山。
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得不到,这是一条铁律。
五、
自古以来的国家博弈,有输就有赢,有赢就有输。
就像宋辽的澶渊之盟,短期来看两国都赢麻了,长远来看两国都输麻了,这才符合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规律。
谁都不可能一直赢麻。
但是回到1004年,辽国“速战速决会攻汴梁”的军事战略没有实现,宋朝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军事战略不可能实现,除了签订“澶渊之盟”以外,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恐怕是没有的。
这是辽军久战不利、宋军大反攻之后的最优解。
毕竟输麻是以后的事,赢麻才是当下能拥抱的,如果当下不能赢麻,输麻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