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时期,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善于纳谏,对官员也极为尊重,所以前往宫中议事的大臣们都会赐座,慢慢商谈。后来这个习惯就被李唐传承了下去,身居要职的官员进宫可以坐下议事。然而,这个传统在宋朝以后就看不到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此事被记录于《续资治通鉴长编》,要从宋太祖赵匡胤说起,众所周知,赵匡胤是军旅起家,原本在后周是一员大将。后来,即使黄袍加身,赵匡胤也改不了武夫脾气,性情非常直率。有人说赵匡胤是因为看着大臣们坐着心情不好,所以让人将椅子撤除,其实并非如此。
宋太祖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依然是武将脾气,经常因为大臣们说话令他不喜直接在朝上动手。而出手没有轻重的赵匡胤经常将大臣们打得浑身是伤,丞相等高官挨揍的频率就更高了。为此大臣们十分害怕,就想出了一个主意,说自己年事已高,当面和皇帝议事经常说不清楚,希望将政事书写在奏折中由皇帝批示较为稳妥。赵匡胤闻言也就同意了,久而久之上奏折成为了定律,椅子也就撤掉了。
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君主,在他治下基本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局面,是历史上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据说,他的武艺十分高超,青年时期嫉恶如仇,专好打抱不平。崇尚节俭的他改变了五代十国奢靡的社会风气,身为皇帝以身作则。而他面对做错事的大臣直接上前殴打,也让后人津津乐道。
你对此有何看法?快来评论区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