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起兵谋反夺得天下,朱棣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朱棣能够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根本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朱棣的确很能打;另一个是当时的朝廷,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实在是太菜了。
这两个原因互为条件而又互为补充,具体表现却几乎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有“大明第一卧底”之称的李景隆。
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
而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而且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朱元璋平定天下时,李文忠就多次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又多次带兵追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彪炳,最终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二年,李文忠又被诏命主持大都督府兼主管国子监。可以说,李文忠在整个大明的开国功臣中,是难得的文武双全。
有着这样一位出色的父亲,李景隆自打出生就是自带光环,李文忠死后,他承袭了曹国公的爵位。但是李景隆并不是一位纨绔子弟,据记载,李景隆长的气质雍容、风度翩翩,而且自幼喜欢研读兵书,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喜爱。
作为将门之子,李景隆也算是参加了数次“打怪升级”,他曾多次到湖广、陕西等地练兵,而且参加过明军对北元的北伐。
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朱允炆更是将李景隆视为心腹,对其十分信任、他的削藩第一炮,就是他派李景隆完成的。当时建文帝认为,削藩难度最大的是燕王朱棣,而周王朱橚与燕王同母,先把周王拿下相当于剪掉了燕王的手足。于是建文帝派李景隆以备边之名前往开封,然后以周王意图谋反之名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流放云南。
在建文帝先后拿下周、齐、湘、代、岷五个藩王之后,燕王朱棣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慌和愤怒,在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靖难”。
此时的大明朝堂,跟随朱元璋平定天下的老将已经寥寥无几,曾经名将如云的大明武将天团,只剩下了硕果仅存的长兴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最终建文帝将六十五岁的耿炳文任命为征虏大将军,调集三十万大军北上讨逆。
但是少不更事的建文帝忽略了一件事情,耿炳文虽然是一位战功卓著的老将,但是他最擅长的是防守,他曾经坚实长兴十年之久,让张士诚数万大军不能前进一步。但论起野战能力,耿炳文和朱棣相去甚远。
所以两军乍一交锋,耿炳文部下大军就被燕军突袭,三万先锋部队全军覆没。随后耿炳文带兵退入真定城,朱棣深知守城是耿炳文的看家本领,只围了真定城三天就主动撤军了。
虽然耿炳文靠防守遏制住朱棣的攻势,但是建文帝的目的是剿灭朱棣,只靠防守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朱允炆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将耿炳文召回京师,改由李景隆出任大将军。
1399年八月,李景隆率五十万北伐大军出征,朱允炆亲自到江边饯行,向李景隆行使了帝王送将帅出征时等级最高的“捧毂推轮”之礼(由皇上扶着车毂推车前进),并赐于李景隆“便宜行事”之权。
李景隆率军北伐消息传到北平,朱棣把嘴都笑歪了,他说:“李景隆缺乏计谋又骄傲自负,虽然外表强硬,但是内心缺乏勇气,而且为人刻薄又好嫉妒,又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如今朝廷将倾国之兵交给他,纯属是给自己挖坑。汉高祖大度知人,知人擅任,也不过只能统领十万兵马。他李景隆何德何能,能够统率五十万兵马?像赵括那样的长平之败一定能够重现。”
而且朱棣还指出了李景隆此次用兵的五大弱点:
第一,军纪不整,上下异心;
第二,北方马上进入冬季,南方的士兵不适应寒冷气候,而且军资也很不充分;
第三,求胜心切,贸然轻进;
第四,贪而不治,才智、威信、仁义、勇气等等都不足以服众;
第五,所部都是一些乌合之众,而且信任喜欢阿谀奉承的奸佞小人。
所以朱棣断言:李景隆必败无疑。
事实证明,无论是识人,还是治军,朱棣眼光都是十分准确的。
李景隆北伐的策略,是直接攻打朱棣的大本营北平,但是朱棣根本没有把李景隆放在眼里,他只留了一万兵马交给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则先是率精锐兵马救援永平,随后又跑到大宁找自己的十七弟宁王朱权借兵去了。
李景隆率数十万兵马围攻北平,但朱高炽在徐王妃、姚广孝的帮助下,把北平城守得密不透风,李景隆率军连攻了一个月之久,居然没有把北平城攻下,最有希望的一次是瞿能父子马上就要攻破彰义门,但是李景隆为了贪功,命令瞿能父子停止进攻,等待大军同进,结果贻误战机、功亏一篑。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的气温下降,朱棣的判断应验了,李景隆率领的南方士兵在严寒下战斗力直线下降,而北平的守军却称机往城墙上大量浇水,整个北平城成了又滑又坚固的一座冰城,李景隆攻破北平城的希望越来越小。
而此时,朱棣顺利从宁王朱权借得精兵,然后率兵驰援北平,李景隆见攻破北平没什么希望,便想与朱棣正面交锋,于是摆开阵形,养精蓄锐,打算一举消灭远道而来的燕军。
不料朱棣根本不着急,本来五六天的路程,楞是走了二十多天,可怜明军在天寒地冻中苦等了半个多月,还得时刻关注燕军动向,本来计划好的以逸待劳变成了身心俱疲。
最终双方在郑村坝展开厮杀,战斗从午时一直战到黄昏,最终燕军连破七营,斩首数万,但是燕军毕竟人少,胜负仍然难料。
朱棣一咬牙:明日再战!
不料第二天,当朱棣重整旗鼓打算再战的时候,却发现对面的明军大营早已空无一人,原来李景隆已经在昨夜拔营逃走了,而且为了保证逃跑速度,李景隆是轻装撤退的,留下了大量的辎重物资。
更奇葩的是,李景隆竟然没有通知围攻北平的明军将士一起跑路,以至于那一路明军还一直蒙在鼓里。朱棣哪里肯放过这样的机会,立即率大军前去围剿,明军将士腹背受敌,最终大败溃逃。
就这样,拥有五十万大军的李景隆被打得丢盔卸甲,一口气跑到德州才停下休整。
战报传到南京,推荐李景隆的黄子澄因怕承担责任,向建文帝隐瞒了兵败的消息,并谎称李景隆在北平大获全胜,但因天寒地冻难以用兵,只得退往德州休整,待来年春天再战。建文帝十分高兴,封李景隆为太子太师。并授以李景隆“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
建文二年四月,在建文帝的不断催促下,李景隆再次集结人马,从德州出发,准备再与朱棣一决高下。四月初一,李景隆率军从德州北进,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率军从真定出发,两军集结兵力六十万会师白沟河。
此时的明军对燕军不但在人数上有绝对优势,而且阵中还有平安、郭英、吴杰、瞿能父子等名将,尤其是平安曾跟随朱棣出塞,对朱棣的用兵十分熟悉。平安按以往朱棣的习惯,在燕军行军路线上设伏,而郭英则在燕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上提前埋了大批的地雷。
四月二十四日,朱棣率领十万大军打算强渡白沟河,他先是命百余人在河边放炮,制造渡河假像,自己却带领主力部队向上游挺进,准备渡河。
朱棣的这番部署早就在平安和郭英的预料之中,朱棣渡河后,正中平安所设的埋伏。平安一声令下,伏兵杀出,刚刚渡河的燕军顿时大乱。朱棣急令大军沿河撤退,正好走入了郭英提前布置的地雷区,损伤严重,朱棣只得亲自殿后才使大军返回军营。
第二天,两军再次交战,平安、瞿能率军攻击朱棣后军得手,燕军情况危急,朱棣自己带军猛冲李景隆中军,企图挽回败局,战事打的异常惨烈,朱棣连换了三匹战马,射光了三筒箭,手中的宝剑也被砍断了,但是依然没有得手。
无奈之下,朱棣纵马来到河堤上,举起马鞭,假装招呼援兵,李景隆见状果然生疑,担心朱棣在河堤之下设有伏兵,于是下令减缓攻势,让朱棣赢得难得的喘息之机。
战机稍纵即逝,就在明军迟疑不决时,朱棣的次子朱高煦率骑兵前来援救。但明将瞿能神勇异常,他率领铁骑奋勇杀出,并大喊:“燕王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趁此时擒之,更待何时!”
明军将士军心大振,奋勇杀敌,河堤之下数位燕军将领和百余骑兵皆被斩杀,朱棣眼见无法阻挡,大惊失色,只得策马绕堤而逃,情况十分危急。
不料此时忽然天色大变,一阵狂风吹来,明军主帅李景隆的帅旗应声而断。明军众将士见帅旗已倒,顿时军心大乱。朱棣趁机与朱高煦绕到明军后方乘风纵火,然后兵借火势,明军顿时被杀得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白沟河一战,朱棣先败后胜,斩杀明军数万人,俘虏了明军十余万人。
李景隆大败之后又逃回德州,朱棣称势追击,在五月兵临德州。此时的李景隆已经被朱棣吓得肝胆俱裂,在燕军到达前就弃城逃到济南。德州是李景隆北伐的大本营,城内存有大量的辎重和补给,李景隆逃跑之后,这些物资全部为燕军所得。
五月十六,朱棣率大军攻到济南城下,李景隆虽然手中仍然有十多万兵马,但他已经如同惊弓之鸟,全军上下更是没有一点斗志,再次被朱棣大败。
此次北伐,李景隆把六十万大军丢得一干二净,从此之后,朝廷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征讨,朱棣从此变守为攻。黄子澄等大臣上书请求立斩李景隆,但是朱允炆没有听。
建文四年,朱棣听从了姚广孝的建议,不和明军在中原地区纠缠,而且率军一路南下直捣南京,在相继攻下扬州、高邮、通州、泰州之后,于六月初兵临龙潭,距南京只有几十里。
建文帝朱允炆此时惊慌失措、六神无主,他向大臣方孝儒寻问对策。
方孝儒说:此时京城内仍有兵马十余万,可以固守待援。所以要派大臣外出募兵勤王。为了稳往朱棣,可以将划江而制做条件,派人和朱棣谈判。
方孝儒这个建议虽然不怎么高明,但还是可行的。南京城是朱元璋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时期由江商富商沈万三修建的,城墙是用坚硬的墙砖和糯米浆、石灰浆混合修砌而成,非常高大坚固。朱棣大军虽然野战能力强悍,但是攻城能力不高,曾经多次攻打济南城而不克,能否攻下更加坚固的南京城的确是个问题。
朱允炆最终采纳了方孝儒的建议,一边派人外出募兵,一边派人议和拖延时间。但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次朱允炆再次对李景隆委以重任,让他去和朱棣议和。
按照方孝儒的计划,议和的主要目的就是拖时间。但是论起搞计谋耍手段,他们哪里是朱棣这个老狐狸的对手,朱棣一眼就看穿了朝廷的计划。他直接对前来议和的李景隆说:割地给我是没有道理的,我只想杀了皇帝身边的奸臣。
李景隆原本以为朱棣会在割地这件事上讨价还价,没想到朱棣说出如此“大义凛然”的话语,他明知朱棣这是在睁眼说瞎话,但是却无言以对,只得无功而返。而这番谈判拖延的时间,也无非就是李景隆来回往返的时间罢了。
此时此刻,李景隆内心已经崩溃了,面对朱棣,他全方位地被碾压,打也打不过,说也说不过,所以他最终选择了一条捷径,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李景隆与朱元璋的十九弟周王朱橞看见城下的燕王旗号,直接打开了南京金川门,朱棣带着燕军大摇大摆的进入南京,最终登基称帝,史称明成祖。
朱棣登基之后分封功臣,将姚广孝为“靖难第一功臣”,但是其实朱棣内心很清楚,自己能以一藩之地夺得天下,李景隆的“功劳”是最大的。于是将李景隆授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列位于群臣之首。
但是依靠“卧底”上位的李景隆终究难以服众,原来燕王之臣觉得自己浴血奋战之功竟然不敌一个屡败屡战的庸才,而朝廷的归顺之臣内心更对李景隆的所作所为不齿。于是在朱棣登基不久,就有朝臣不断的弹劾他。
周王朱橚状告他“至邸受赂”,刑部尚书郑赐弹劾他“包藏祸心,蓄养亡命,谋为不轨”,但这些朱棣都没有理会。后来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等人再次弹劾李景隆,称他与弟弟李增枝阴谋叛逆。其实以朱棣对李景隆的了解,他知道李景隆根本没有勇气和能力谋逆,但是谋反这个词触动了朱棣敏感的神经线,于是削去李景隆的功臣勋号,不许他上朝面君,仅以曹国公爵位赋闲在家。
但是不久之后,礼部尚书李至刚上疏奏道:“李景隆在家中接受家人跪拜,如行君臣之礼,大逆不道。而他弟弟李增枝蓄养了数百奴仆,意怀叵测。”朱棣一怒之下,褫夺李景隆的爵位,将他与李增枝以及妻、子数十人一同软禁于家中,并抄没其家产。李景隆曾绝食表示抗争,但是他终归没有必死的决心和勇气,至永乐末年方才去世。
纵观整个靖难之役,缺乏用人之道几乎是建文帝朱允炆失利的主要原因,他听信齐泰、黄子澄之言贸然削藩是起因,而错信李景隆几乎就是自掘坟墓。
所以说,单从识人用人来讲,朱允炆和朱棣相去甚远,所以纵使他宅心仁厚,也很难讲他是一个合格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