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字文弱,今湖南常德人,中国明朝后期大臣、诗人。兵部右侍郎兼三边总督杨鹤之子,崇祯十年出任兵部尚书,曾深受崇祯皇帝信任,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镇压农民军,同时主张对清朝议和。但他的计划没能成功,后曾大败张献忠,但随后被张献忠致敌战术牵制,疲于奔命。崇祯十四年张献忠破襄阳,杀襄王朱翊铭,杨嗣昌已患重病,闻此消息后惊惧自杀而死。杨嗣昌死后,崇祯帝身边再无划策之臣,时局也一日不如一日,于崇祯十七年煤山自缢而死!这里就有人怀疑,杨嗣昌死亡后五年明朝才亡国,其作用真有那么大吗?我会用几个方面来论证一下这个观点,杨嗣昌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当时发挥着一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提出过一些什么策略?
杨嗣昌
杨嗣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认为杨嗣昌是一个优缺点都特别明显的人,优点是足智多谋,极具战略眼光,非常有能力,缺点呢:心胸狭隘,急于求成。但是,如果其能跟着一任明君,用好他的优点,他的缺陷就会慢慢缩小,但是崇祯帝是寻常之主,导致他的缺点无限被放大。说其心胸狭窄,排除异己大多数是两件事,看到孙传庭很有本事,怕他被重用,就在崇祯大帝面前构陷他,利用崇祯大帝心眼小的毛病,把这员名将送到监狱里,二是卢象升战死,但是其原因主要是与太监高起潜不和。崇祯帝非明君,他的缺点被无限放大,导致杨嗣昌不得不自己去面对这些言官,从而演变成新的间隙与矛盾!
图片来源大明劫
杨嗣昌在当时发挥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首先他是忠臣,也是少有的几个有判断能力的大臣,崇祯为什么要重用他,因为他弥补了崇祯那可怜的判断力。在崇祯十一年十二年的时局中,他知道应该跟清军议和,他敢于面对言官,但是崇祯帝缺少魄力,不敢直对言官。而且杨嗣昌没有群党,深受崇祯帝信任,所以在当时的明朝官员中,能做到实事的也只有他!
提出过一些什么策略?杨嗣昌为明朝的规划大致归为三点,一、攘外必先安内;二,足食然后足兵;三、保民方能荡寇。第一点,杨嗣昌认为明朝的主要威胁是已成燎原之火的农民军,而清军为次要威胁,所以杨嗣昌主张先与清朝和谈,稳住京师附近的局势,专心致志、一鼓作气的剿灭农民军。第二点,他建议增兵12万,其中步兵74000人,马兵36000人,并增加饷银280万两,采取均输、溢地、寄监学生事例、驿递四个途径,这些都是为了实现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计划来服务的。各省督抚在杨嗣昌的指挥下,围剿农民军有了很大进展,湖广农民起义军领袖刘国能、张献忠先后受熊文灿招抚,杨嗣昌鉴于其父招抚失败的教训,提出反对意见,并主张刘、张等杀贼自效才可信任,崇祯帝和熊文灿急于招安,杨嗣昌只好顺从皇帝意见,相信了农民军的投降。而此时的李自成正在洪承畴、孙传庭等的穷追不舍下势力锐减,到崇祯十一年率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逃亡商洛山中。明军终于在1638年荡平了起义军,明朝出现了回光返照。
能拯救明朝的我认为最有可能的就是杨嗣昌,但是,给他的时间太短,只给了他两年的时间,但是他的战略战术所提出的种种方案在后世看来也是相对最为可行且务实的了。而与满清和谈的计划流产,导致崇祯十一年冬清兵入塞,崇祯帝急忙把围剿农民军的洪承畴、孙传庭等调入京师勤王,杨嗣昌非常反对,力争:“贼未绝种,承畴、传庭宜留一人于彼镇压。崇祯帝为解燃眉之急,拒不接纳。随着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张献忠再举反旗,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网”的计划宣告破产,崇祯十二年到崇祯十七年,崇祯再无大的战略,农民军声势越来越大,崇祯帝在李自成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明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