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是大明王朝前期一个颇具知名度的内阁首辅,先后历经五朝,担任首辅的时间长达二十一年,自永乐朝开始,到正统朝为止,其间所有的皇帝都对其十分尊敬,而他也利用自己过人的才识和度量去辅助皇帝施行仁政,与杨荣、杨溥等人并称为三杨。
此外,杨士奇还以总裁官的身份,先后担任《明太祖实录》《明仁宗实录》和《明宣宗实录》的编纂工作,大明王朝前期的稳定和繁荣有他的一份功劳在里面。
然而到了英宗皇帝朱祁镇继位以后,此时已经年老体衰的杨士奇虽然凭借着资历还在朝中拥有极高的地位,然而对于很多政事已经逐渐力不从心了。
朱祁镇又是幼年继位,如果没有良臣贴心辅佐的话,很容易受到身边小人的蛊惑。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稍微长大的朱祁镇确实因为宠幸宦官王振而干出了不少糊涂事,而宦官王振也借此狐假虎威地干预到外廷政事,诱导朱祁镇对大臣胡乱加罪。
随着三杨之一的杨荣去世,而另外两杨,杨士奇、杨溥则被日益孤立,再加上太皇太后张氏的去世,满朝文武已经没有人能够压制得了宦官王振了,他也越来越在朝中作威作福,排除异己,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对此,杨士奇这个五朝老人根本无力阻止。
就在这个时候杨士奇的儿子杨稷给他捅出了一个大楼里。杨士奇作为一个大臣是合格且优秀的,但作为一个父亲则明显没有做到位,对于儿子杨稷过于宠溺,导致他各种有恃无恐,仗势行恶。
杨士奇把太多都心思都放在朝政上,对于儿子杨稷的这种种行为,他都并不了解,等到他知情的时候,其身上已经背负了数十条人命,罪不容赦了。
很多御史都争先恐后地弹劾杨稷,有些人甚至准备把他的罪名给强加在杨士奇身上,借此将其扳倒下台。当时的英宗皇帝朱祁镇将这些事情交付给司法单位处理,并特意下发了一道诏书,去慰问杨士奇:“表示你的儿子已经违反了国家法律,朕不敢对此有所偏袒,请你以国法自行处理。”
对此,杨士奇只能含泪亲自将自己的儿子杨稷论斩。经过此事之后,杨士奇在朝中的威望大减,他自知已经无法继续在朝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便主动以老疾告辞,不久忧虑不起,并最终于正统九年三月十四日去世,享年八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