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洪武年间虽然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蓝玉案等杀了不少的武将,但明初时期的大将依然有很多。与此同时,建文皇帝朱允炆占据着大明朝99%的土地,朱棣仅仅只有北平一地。
可笑的是,朱允炆最后还是输给了自己的叔叔,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用人不行。回看建文年间,明朝依然有四位大将有着不输朱棣的才华,若是朱允炆能够重用一人也不会败得那么惨。
公元1399年,张玉、朱能带领八百勇士潜伏在燕王府,不久后朱允炆让人带兵包围燕王府。朱棣先是假意投降,随后趁机击杀了朱允炆的手下并控制北平城,靖难之役拉开了帷幕。
得知这一消息的朱允炆立刻决定北上伐燕,当时明朝出名的大将基本被朱元璋屠戮一空,能用之人也不多,朱允炆从一堆将才中挑出了耿炳文。
耿炳文是一个什么样的将才呢?没有徐达、常玉春的足智多谋,但却有着超出普通将领的善战,防御战是一把好手,组织大规模兵团的进攻是弱点。
或许在耿炳文的谋划中,他准备利用明军的综合优势与朱棣对峙,一步步拖垮实力弱小的燕军。然而,朱允炆却听信谗言急功近利,让耿炳文速战速决以至于被朱棣钻了空子。
燕军利用对地形熟悉的优势多次突袭耿炳文,明军不得不退守真定城,也就是在这里朱棣三日不克无奈还师。从真定一战不难看出,朱棣希望与明军速战速决,因为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
耿炳文退守真定城不战而屈人之兵没有任何问题,奈何朱允炆却不再相信耿炳文的能力,临阵换将让李景隆率领50万明军北上讨伐朱棣。
李景隆就是一个二世祖、纨绔子弟,50万大军在他的手里战斗力完全没有被发挥出来,最后全部折在了郑村坝一役,明军溃退的同时燕军却在不断收编部队实力大增。
耿炳文的战略是利用朝廷强大的补给能力,然后用时间压缩朱棣的生存空间耗死燕军,若是继续用他当主帅一定能耗死朱棣,毕竟以一国之力战一州之地“拖字诀”很好用。
可惜朱允炆不具备战略眼光,他身边的文臣更不具备军事眼光,以至于错失了前期最好、最大的优势,所以说耿炳文是靖难之役的“背锅侠”,也是最憋屈的一个武将。
先来看看瞿能,他是洪武年间成名的大将之一,隶属于蓝玉的麾下,后被朱元璋派遣到西番平叛,也因此躲过了蓝玉案保全性命,此人称得上是一个能征善战之人。
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瞿能身上有着蓝玉的作战风格,李景隆取代耿炳文后他就负责攻打北平城,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势甚锐,城垂破”。
意思就是说瞿能差点就能攻破北平城,朱高炽、徐皇后者也即将被活捉,朱棣最后的大本营面临失守,若真是如此靖难之役此时就会结束。
就在这个关键时期李景隆却让他退了下来,兵法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丧失了这一次攻破城池的机会,明军在北平再也没能更进一步。
后期的白沟河一战运气倒向了朱棣一方,大风沙席卷瞿能的大军,燕军趁机杀出瞿能身死道消,一代战将就这样窝囊地死在了自己无能的主帅手里。
与瞿能相似的一人还有盛庸,他是朱元璋看好的一个将领,后在耿炳文手下任职。郑家坝一战后明军50万大军溃败,盛庸在危急关头站了出来,拒守山东之地三月不破。
山东是北平到南京的咽喉要道,朱棣为了拿下此地多次率军攻打,盛庸在此期间不仅击退了朱棣,还多次趁机偷袭使得燕军损失惨重,朱棣不得不退守。
此后的几个月中,盛庸利用明军火器的优势,打的燕军骑兵部队节节败退,甚至一度让朱棣陷入危机之中,若非张玉等人拼死相救朱棣就死了。
除了杀死张玉外,在山东的战场上盛庸还杀了大将谭渊(没有直接杀死,重伤后身亡),可以说盛庸之能虽然比不上汤和、徐达,但与朱棣却不相上下。
可惜战场上他碰上了一个无能的主将,结果只能是燕军后发制人,盛庸带着明军为数不多的军队不断后撤,以至于朱棣打入了南京城、登基称帝。
幸运的是,朱棣很看重盛庸的才华,称帝后写信纳降盛庸:“以前咱们两人是敌对方,现在天下已经太平了,你应当为百姓众生着想……”
宋晟是朱元璋时代的人,早期奉洪武皇帝之命平叛过广西,后又被派遣北上与朱棣一同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战斗经验与军事素养远远高于耿炳文、朱棣等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厉害的人却被朱允炆忽视了,原因就是因为猜疑之心。宋晟虽然崛起于朱元璋时代,中期却曾与朱棣一起共事过,这一件事情让朱允炆鸡蛋不已。
建文皇帝称帝后不久便以“威信久著凉州”为缘由将他调到了甘肃,靖难之役打得如火如荼之际朱允炆也没有丝毫重用的意思,就是害怕他与朱棣私下有勾连。
从某个角度来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是被迫的,此前丝毫没有成为皇帝的征兆,试想一下这样一个没有未来的王爷谁愿意为他效力呢?所以说宋晟与朱棣是纯粹的同事关系。
大明的半壁江山与宋晟都有关系,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靖难之役爆发后若是朱允炆能重用此人,以他在北平不输给朱棣的威慑力定然能够取胜。
奈何仅仅是因为猜疑之心,朱允炆便将其全程抛弃在甘肃一带,错失了最好的一位将帅之才。靖难之役后,宋晟被朱棣重新启用,成为了大明朝保家卫国的名将之一。
朱元璋虽然杀了不少大将,但洪武年间的后起之秀非常多,朱允炆可用之人也不少,为何他都不愿意用这些人呢?看看他的人生轨迹或许就能明白一二了。
我们都知道朱标是朱元璋的嫡子、长子,亲眼见证父亲建立了大明王朝,建国之时就被封为皇太子。
可以说朱标虽然不是皇帝,但在朱元璋的心里就是“二皇帝”,丝毫不担心儿子扩充势力。
公元1392年朱标从长安巡查归来患上了疾病,最后药石无用与世长辞,思来想去朱元璋决定立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以至于引发了后期的种种事情。
古代皇帝继承职务为嫡长子继承制,朱标去世他的太子之位应该是由其“嫡子”来继承,即使嫡长子朱雄英英年早逝,“嫡次子” 朱允熥也要比朱允炆有资格。
朱标的第一个皇后是常玉春的女儿,常玉春又与蓝玉又亲戚关系,为了保障朱允炆能够顺利继承皇位,蓝玉案在洪武晚年爆发了很多大将因此而死。
说了这么多都是在向大家传达一个思想,朱元璋晚年虽然想要给孙子打造一个像朱标一样的文武班底,但因为时间太短并没有达成,这就导致了朱允炆的班底并不深厚。
没有父亲那样的威望,太子班底也不怎么成熟,实力又是一个帝王自信的来源,这就导致朱允炆的疑心很重,完全信赖之人仅仅只有两位文臣,一个是大臣黄子澄另一个就是大臣齐泰。
黄子澄是他的老师,齐泰也是朱允炆亲自提拔的,他认为三人才是一条船上的人。诸多的叔叔都是强大的藩王,藩王造反在历史上层出不穷,三人一合计就开始了削藩政策。
削藩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就在于黄子澄、齐泰是文臣,没有丝毫的军事眼光以至于削藩的进程太快,王爷直接贬为庶民甚至发配边远,导致朱允炆众叛亲离,朱棣等人深感危机不打不拿起武器进行反击。
他霸道削藩直接就是逼王爷造反,自古都成王败寇罢,不会权衡军事利弊、又不会带兵打仗,自然而然输得一塌糊涂。
建文皇帝或许是书读多了,以为重文官才是国之正道,这也刚好能够迎合建文帝书中所读的知识。
一群死读书、认死理又百般无用的书生,谈何发展壮大保家卫国,书读多了认死理了心眼就小了,就容易刚愎自用不能做到“任人唯贤”。
建文皇帝时期,大明朝基本已经处于和平状态,这样背景下的文官当权只会纸上谈兵、道理一堆又一堆,没经过、没见过生死怎么会有真本事呢!
还是开篇的那一句话,靖难之役若是朱允炆能够绝对相信耿炳文后期必能制胜,可惜临阵换帅还换了李景隆这一个纨绔子弟怎么可能不失败。
自古以来,藩王以一州之地成功推翻皇帝很少见,似乎只有朱棣这一例,而他能够造反成功是多方面巧合在一起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朱允炆过于重用亲信、文臣的建议。
用人疑心重、择帅不看本领看亲疏,战争只会纸上谈兵,这种人失败是注定的,朱允炆的朝堂与崇祯皇帝的朝堂很相似。
明朝其实很庆幸能有永乐帝,要是建文帝侥幸赢了弄不好就把大好河山给霍霍没了,毕竟当时北方还有强大的游牧民族。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