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842字,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历史上,文成公主进藏之后,吐蕃通过文成公主进藏,从中原获得了先进的技术,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在唐与吐蕃的和平时期,唐国放弃了与吐蕃的战争,而是将大量的力量投入到了与高丽的战争之中。
此时吐蕃眼看唐王朝无力再顾西北,于是出兵攻占唐与吐蕃交界的吐谷浑,
唐军平定高丽,
欲夺回吐谷浑。
吐蕃大捷,
令其对唐之战信心大增,频繁侵扰唐边陲,致使边疆民不聊生,
唐代与吐蕃之间由“冲突-和平-冲突”的演变,与唐在吐蕃政策上的变化相呼应。
一、唐朝对吐蕃的初步变迁:大非川与西域驻军
1、川之战
唐王朝于670年(高宗咸亨元年)爆发了大非川之战,
为的就是要收回唐蕃的重要战略要地——吐谷浑,这是唐王朝在与高丽之战中被吐谷浑所夺。
这次战役的爆发,决定了青海与唐、吐蕃的交界处,而吐谷浑地处吐蕃与唐朝交界,一旦拿下,
将会占据绝对的战略优势,成为必争之地。
它的战略意义是,拿下吐谷浑,就相当于拥有了河西走廊,这是从西北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如果没有唐皇的势力,关中平原就会落入吐蕃的眼皮子底下,关中平原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如果关中失守,
唐王朝能够掌控的区域就会变得极为稀少,所以大唐与高丽之间的战争,消耗了太多的力量,所以唐军在这一战中,
并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反而会落在下风。
唐高宗决定征讨吐蕃,
但尚未发出谴责吐蕃的法令,吐蕃便在龟兹、于阗、焉耆、疏勒等地发动叛乱。
唐国在短时间内无力应付,
只能舍弃这四处,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就是失去了西域的霸主地位。
唐高宗下令薛仁贵、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人在青海一带与吐蕃交战,因为双方将领意见不一,加上军粮管理不善,
使得大唐没有足够的物资来应付这种实力悬殊的高寒之地。
最后,唐军在大非川不敌吐蕃四十万大军,被打得溃不成军,经此一役,
甘肃西部、青海一带都被吐蕃所掌控,关中平原也被吐蕃发现。
唐蕃的关系由和平友好的发展到了战争的紧张状态,
导致唐王朝在边疆地区的军事战略发生了变化。
2、西北驻军
咸亨元年,唐蕃之战,唐军不是吐蕃大军的对手,激起了吐蕃军队对唐军的士气,让他们有了击败唐军的底气,对唐军的边境线进行了频繁的骚扰。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频繁出现,
唐高宗册封姜恪为凉州道的大将军,这一次的军事行动,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维护边疆和国内的安宁,
为了防备吐蕃人的入侵,这就说明了他驻扎在这里的目的。
上元三年,朝廷指派李显、李轮等人去征讨吐蕃,
却始终没有出兵,可见这次出兵并非其有意,而是为了保卫边疆与国家的安全,防止吐蕃入侵。
从这个法令不难看出,吐蕃的骚扰政策已经改变,唐高宗每次入侵边疆,都会派兵讨伐,唐高宗时代,为了保卫边疆,不断扩张和扩张自己的地盘。
公元667年,唐人在甘肃省东部设立河源、积石、莫门三支军队,
这三支军队的设立,是为了加强边陲的军事实力,维持边疆的稳定与安宁。
另外一个原因,
就是为了吸取大非川之战的惨痛教训,然后再发动一场针对吐蕃的战争。
唐高宗对长期侵犯我国边疆的少数民族采取的对策,从正面攻击转为以军事为主的战略防守,表面上是以军事行动为主,
实际上却担负着军事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军事政策的改变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因为大非川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粮草,导致唐军在和唐蕃的战斗中溃不成军,所以驻守在这里的士兵们,
就是想要提升自己的后勤能力,这样才不会在将来的战斗中被吐蕃人击败。
其次,唐蕃的战斗大多集中在青海,地势较高,而大唐的军队大多集中在平原,
所以,在这里驻扎兵力,一方面可以缓解边疆的压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军队在高原上作战。
唐军在唐蕃之战中大败,士气大降,短时间内不能再战,
所以在这里驻扎军队,提升军心,
应对未来的战争。
最后,大唐帝国常年征战,百姓的赋税负担沉重,
人民生活困苦,驻扎军队,可以延缓民众的赋税,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一种休养生息,让自己的生产得到补充,为将来的征战做准备,增强大唐在草原上的实力。
从西北驻军的情况来看,大唐在抵御异族入侵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些改变。
二、战略进攻向战略防御:对边界入侵的策略调整
在吐蕃大军频繁入侵我国西北边疆时,
唐王朝采取了以防御为主的战略,却以征讨吐蕃为口号。
在青海与唐朝的交战中,唐军大败,
高宗想要征讨吐蕃。
《册府元龟》一书中,唐高宗曾在一次关于君臣反叛的争论中,解释了他为什么要改攻为守:“吾生在深宫之中,从未穿戴过盔甲,
亲自戎行,故人故去。若不是俊杰,又安能克灭凶渠?海东二蕃,虽有旅阻,但高丽不敢渡江,百济未敢越波涛。过去的人,每年都要出兵,浪费中国的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我还是很遗憾的。今日吐蕃入我边疆,形势所迫,必有良策。”
唐代建国初期,为了扩张自己的地盘,在边疆的少数民族骚扰时,
他就命令军队去征讨,并主动出击。
大非川之战后,辽东高丽、百济等少数民族频繁地扰乱唐国边疆,面临着频繁的外患,又因长途跋涉而苦战,各国的统治者和官员们都认识到,若不尽快解决后勤和后勤问题,
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度,都不可能在这样的长途跋涉中取胜。
与其屡战屡败,动摇军心,
还不如固守现有的地盘,
维护边疆和国土的完整性,让军中的将军们在面对中原战场的环境和后勤保障能力大增之后,才会发起攻击。
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的朝堂上,
官员们纷纷上书,
进行着激烈的争论。
刘景先、郭正一、皇甫文亮等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高宗也采纳了这个战略,唐军在多年的战争中,已经没有了领军人才,而在吐谷浑之后,
又有了河西走廊。
这里是从西北通往关中平原的重要通道,由于吐蕃的不断入侵,关中一带的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加上唐国无力承担出兵出征的费用,
同时为了维护疆域的稳定,采取了一种以战略防守为主的策略。
唐长孺先生认为,这种防御策略的转变,是因为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对战争的支持,唐蕃青海之战后,唐朝大旱,
本就不富裕的财政,很难再有新一轮的战争。
虽然可以招募战士,帮助他们抵御战火,
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青壮年的离开,
会造成农业上的劳力短缺,而且勇者不仅不能减轻两河流域的灾荒,还会增加政府的负担,增加灾民的赋税。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兴战争是不理智的,是不明智的,会威胁到平原的统治,张文瓘的这份奏折中,
也有几个原因,第一,
从国力上来看,唐国根本无法应付两场战争。
如果长途跋涉到辽东与新罗开战,不仅会增加财政上的负担,
还会给民众带来沉重的赋税压力,让民众的生活变得贫瘠,新罗对吐蕃的威胁更大,所以唐廷决定将重心放在吐蕃,在边境驻军。
三、总结
唐太宗年间,文成公主入藏,大唐与吐蕃的关系进入了一段平静的时期,太宗、弃宗弄赞死后,吐蕃宰相卢东赞主持了吐蕃朝政,表面上和弃宗赞保持了和睦的关系,但实际上,他一直在谋划着对大唐的扩张。
禄东赞死后,
吐蕃王朝被他的家人控制,他决定向唐朝宣战,高宗在位,唐蕃和唐人的战争频繁,
唐高宗在青海战役后,采取了以攻代守的策略。
这是经过多方面的考量,
考虑到民生的贫乏,财政拮据,士气低落,
没有可用的将领,所以采取了一种固守的策略,既减轻了民众的负担,又减轻了朝廷的负担,又恢复了生产,又保住了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