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武则天年纪大了之后,确实为此事犹豫过,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儿子李显。
这件事虽然看起来是判断题,但是实际上是选择题,差别只在于立哪一个儿子唐太子。
这里面原因其实挺简单。
首先不得不承认,武则天确实非常有能力,也能够匹配她的野心,足以压服大唐群臣,不得不接受武则天称帝的现实。
但是,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也只出了一个武则天,虽然也有几个后宫干政的例子,但是都不敢称帝,否则分分钟教她们做人。
其实武则天也考虑过传位给侄子,毕竟都是姓“武”的,能继承“武周”道统。但是侄子武三思之类的,显然只有野心,却没有能力,就算是传给他们也守不住,只能是害了他们。
而且,还要必须考虑到,唐朝遗老的想法。武则天即位可是继承自大唐,满堂的文武大臣也都来自大唐,这些人的想法,是一定要考虑的。
最后,则是狄仁杰的话,划分出了子、侄之分,“姑侄之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祭祖于太庙;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祭姑于太庙者”。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实证明,武则天的顾虑非常有必要,没等武则天退位,当武则天老迈、糊涂之时,李唐旧臣已经忍不住了,发动政变,逼武则天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
而后来的李唐王朝根本不承认武则天的皇帝身份,只认为她是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