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下馆子?
今人下馆子喝酒,只要你有钱,随便点就是了,大不了照着菜单上一遍。古代酒楼的服务方式与今天很不一样,接下来我们以宋朝为例,教教大家如何去酒楼下馆子。毕竟万一穿越回去,吃饭喝酒这种事咱可不能露怯。
酒楼行业兴起于隋唐,繁盛于宋朝。在《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汴京街景中,酒肆鳞次栉比。宋朝的酒楼分为两种:「正店」和「脚店」。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酿酒权。宋朝官方掌握国营酿酒坊,同时也允许民间酿酒,但需要获得官方授权,并且只能从官方购买酿酒用的酒曲。
拥有酿酒权的酒楼便是正店,其余的大部分酒楼没有酿酒权,它们要么从国营酿酒坊进货,要么从正店进货,统称为脚店。通俗地讲,正店相当于今天的「旗舰店」,脚店则是「加盟店」。
走在汴京的大街上,你一眼便可认出哪些是酒楼。除了皇宫,装修最豪华的便是酒楼,尤其是那些正店,很高很显眼。其中最著名的酒楼名叫樊楼,楼高三层,下面还有两层石砌台基,总高度有五层楼。这个高度在古代非常了得,周围街景一览无余,但是樊楼内的西侧房间是不能开窗眺望的,因为西面就是皇宫了。吃饭之余,还想顺便看看皇帝家的「直播」?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酒楼不仅高,门面装饰也非常「豪横」。门前用长木杆搭起与楼齐高的「彩楼欢门」,每一层搭出山形花架,装点上花鸟饰物,再在檐下垂挂丝绸流苏,精巧又华丽。酒楼门口或屋顶上,还挂着高耸的「望子」,又称「青帘」或「酒旗」,多用青白布制成,上面写有酒楼的宣传广告,很远便可望见。
此外,高档酒楼大门两侧还会装一排木质栅栏,用来拦挡行人和车马,这种特制的栅栏被称为「柜马叉子」,宋代以前只有官府门前能用,可见宋代酒楼的牌面之高。
走到酒楼门口,千万别慌,装作常客的样子,稳当地走进去。门口会有两个帅气的小厮招呼你,相当于今天的门童迎宾。他俩「头戴方顶样头巾,身穿紫衫,脚下丝鞋净袜」,俯首躬腰将你引导到座位。如果你想体会市井的热闹,坐在大厅就好了。大厅里有很多张大小不一的桌子,名曰「座头」。如果你想和朋友边吃边聊点私事,那就上楼上的「阁儿」,也就是包厢。
入座后,先来服务的是「过卖」,即点菜的伙计。过卖很有眼力,而且记忆力非常好。帮你点完菜后,他会将所点菜品一次性传唱给「铛头」,即厨师长。二人配合十分默契,所有菜品只需传唱一遍即可。接下来,专管点酒的酒保会过来为你服务。和今天不一样,宋代高档酒楼里菜和酒是分开点的,过卖和酒保各司其职,保证服务的专业性。
酒菜点完,稍息一会儿,「行菜者」就会为你上菜。这些行菜者端菜可是绝活,左手捧三个碗,右臂展开能托二十个碗,并且保证不会上错。高档酒楼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极高,假如菜名报错或菜上错桌了,行菜者会被扣薪资甚至开除。菜上来后,就要轮到「量酒博士」出场了。虽称博士,但他们并非学者,只是负责打酒、量酒、筛酒的服务生。博士是大家对他们从事专业的尊称。
上酒菜的过程中,过卖也不会闲着,他们会观察桌上的菜品变化,不断为你换菜。当你举杯饮酒时,会为你换上「细菜」,也就是开胃小菜。换完细菜后,高档名菜就会压轴上场,让你整场饭局的吃喝很有层次感。
宋朝酒楼里还有很多闲散的编制外服务生,比如「闲汉」,长年在酒楼等待为顾客提供有偿跑腿服务的机会。如果你想加点外面的菜品,闲汉就会帮你去买,相当于今天的送餐小哥。从中可以看出,宋朝酒楼的经营之道很是大气,并不会「谢绝自带酒水」。
酒到酣处,有人助兴吗?当然有。宋朝酒楼为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给顾客,允许歌妓在酒楼卖艺,时人称为「赶趁」。常见的卖艺项目是弹唱,另外还有吹箫、弹阮、锣板、散耍等。客人们在品尝美酒佳肴之时,「随意命妓歌唱,虽饮宴至达旦,亦无厌怠也」。古今人心是相通的,孔子讲「食色性也」,今人说「世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人性中最渴求的两件美好事物,宋朝的酒楼都能够满足你。
古人为什么分桌吃饭?
小时候在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时,总感觉古人吃饭很「傲娇」,都是一人一桌分开吃,而且还要端端正正地跪坐于桌前进食,真替古人感觉累。古人为什么分桌吃饭呢?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共坐在一张桌上吃饭的呢?
分桌吃饭是一种分餐制,源于原始社会的饮食方式。那时候食物较少,获得食物后要平均分配,大家一人一份,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存活下去。进入农耕社会后,尽管食物充沛了,但由于文化惯性,古人依旧延续了分餐传统。分餐制在周朝被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礼制。贵族吃饭时,要正襟危坐于筵席之上,面前放置一个低矮的小餐桌,名曰「案」。案上放有食物,每个人的食物都是相同的,就像原始社会大家平均分配一样。如果某人发现自己案上的食物比别人少,便会认为受到了怠慢甚至侮辱。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仆从不小心挡住了灯光,一个宾客就多心了,以为这是在掩盖自己的饭食比别人少,站起来就要走。孟尝君见状,就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走到宾客面前给他看,证明大家的饭食都是一样的。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随即自刎以谢罪。可以看出,古人不但讲究食物规格,而且都很「要脸」。后来的秦汉和魏晋南北朝,基本也保持着这种分餐制传统。
古人之所以采用分餐制,除了受上古传统的影响,还跟当时人的坐姿有关。南北朝之前,中国没有椅子和凳子,大家都是跪坐在筵席或榻上的。
古人很讲究坐姿,必须是正襟跪坐,双腿并拢、上身挺直,绝对不可以双腿岔开、屁股着地坐着。古人称随意的坐姿为「箕踞」,是不雅和无礼的表现。孟子就差点因为坐姿的问题而和老婆离婚。
《韩诗外传》记载:一次孟子回家,开门发现老婆「箕踞」地坐在屋里,孟子很生气,提出要离婚。孟子母亲得知后,批评孟子进门前应该先打招呼,喊一声「老婆我回来了」之类的话,孟子不声不响地进屋,是自己无礼在先,而不是妻子无礼。幸好有长辈及时地规劝,最终才避免离婚的悲剧。从此事可知,古人对坐姿非常在乎。
古人为什么如此在乎坐姿呢?根据近代学者的考证,先秦时没有遮蔽下体的「合裆裤」,大家穿的都是开档的裤裙,「箕踞」很容易走光,只有正襟跪坐才能让裙摆遮住下体。而正襟跪坐时,身体行动不便,吃饭时只能夹到眼前的饭菜,所以一人一桌。
南北朝时期,受胡人的影响,国人的坐姿发生了变化。胡人生活在草原,蚊虫遍地,如果跪坐地上满屁股都会是包。那胡人坐在哪儿呢?坐在马扎上,称为胡床、胡椅,传入中原后演化为椅子。
另外,胡人日常骑马必须穿合裆裤。这种合裆裤在中原流行开来后,人们就不必正襟跪坐防走光了。随着椅子和合裆裤的流行,国人保持了上千年的坐姿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正襟跪坐,演变为垂足而坐——屁股坐在椅子上,双腿下垂着地。这种坐姿符合人体工学原理,非常舒服,很快就流行开来。
然而在当时,坐姿的变化还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在南朝的刘宋时期,就曾爆发过一场士大夫维护跪坐,反对僧人「踞坐而食」的争执。保守派反对这种不合礼制的「踞坐」,将该问题上升到捍卫传统文化的政治高度。但是,在人类追求舒适生活的渴望面前,再强硬的传统文化也会遭到无情的抛弃。
坐姿的变化推动了餐制的变化,大家垂足而坐,行动就方便了,没必要一人一桌了。唐朝时,中国人从分餐制过渡到合餐制。在唐代韦氏家族墓壁画《宴饮图》中,人们已经围坐一桌吃饭了,坐姿各异。壁画中的椅子是长形的,有点像长条凳,但明显要矮许多,还保留了秦汉时期榻的特点。大家盘腿坐在长形凳上,也有单腿下垂的,看起来舒适惬意。
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有一人一桌的,也有几人一桌的。坐姿也各不相同,有的垂足落地坐在椅子上,有的在床榻上盘腿而坐。这个时期不同的坐姿和餐制混合,说明当时仍处于从分餐制向合餐制过渡的阶段。
到了宋朝,桌椅高度和今天已相差无几。中国人彻底告别了跪坐时代和分餐制,完全进入了合餐制。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吃饭情景已经和今人别无二致。直到今天,围着一个大桌吃饭依旧是中国人的饮食传统。从分餐制到合餐制,伴随的是古代家具、坐姿、观念的变化,也是胡汉文化的融合,最终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和」、「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