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赵构享年81岁,却在56岁时主动禅位,只因被金人吓破了胆

赵构享年81岁,却在56岁时主动禅位,只因被金人吓破了胆

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活了81岁,却在56岁时选择禅让,多少人为了这把龙椅争得你死我亡,而赵构却主动禅让。

赵构是一位命运多舛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一方面,他想担负起作为皇家子弟保家卫国的责任,另一方面,他又害怕去承担混乱时期当皇帝的风险。

赵构的上位之路

靖康二年元月,金人攻入北宋首都东京,北宋军队拼死反抗,终敌不过金人的弯刀烈马。

赵构挺身而出,他要去金营谈判,作为皇子,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义务。他义无反顾的踏进了金军大营,他代表北宋提出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地作为议和条件

割地赔款这些最令后人诟病的卖国行为他都做了,只求能平息这场战火,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种奉行了千年的外交规矩,金人居然不遵守。

赵构被扣留了,金军元帅元颜宗望以“赵构不是真的皇子”为由,要求宋廷派一位真正的皇子来。

是啊,此时的赵构已经不能算皇子了,他只是皇弟,宋朝名义上的皇帝已经是自己的哥哥宋钦宗了,尽管大家都知道宋徽宗让位的真正原因。

他想承担起国家大任,可惜,金人的这个理由,他又找不到反驳的借口,在金军大营的十余日里,赵构想了很多,他感到害怕,他怕自己和谈不成,反而死在金军大营,他害怕自己成第二个苏武,他内心开始滋生起恐惧,他甚至后悔自己站了出来。

但很快,宋廷就派了五皇子赵枢来金营,赵构得以脱身回到宋朝。

然而割让太原等三地并没有满足金人的欲望,1126年12月,金人再次包围了开封府。当时的赵构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这时赵构做了一个影响整个宋朝国运的“重要决定”

《宋史·本纪》载:“宋廷令其率河北兵马救援京师,但他移屯北京大名府,继又转移到东平府,以避敌锋。

赵构公然违抗命令,他没有带兵去增援京师,而是跑到山东东平府躲避起来,赵构怕了,这一年,北宋的首都两度被围,宋军节节败退,面对金戈铁马的女真人,赵构怂了,他宁愿抗旨,也不怕去金营做俘虏。

事实证明赵构的选择是对的,公元1127年5月,宋徽宗、宋钦宗以及皇家宗室在内的3000多人都被掳到了金营,而赵构却成了“漏网之鱼”,北宋灭亡。

赵构作为皇室直系血脉,他在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南宋,成了南宋的开国皇帝。

赵构登基后的逃亡之路

赵构在南方建立了新的政权,史称南宋,国土少了原来的三分之一,但仍就拥有相对富裕的南方,对于金人来讲,你退你的,你让你的,打还是要打的,这种土豪,必须一撸到底。

1128年正月,金军再次南下,兵临山东,赵构不顾主战派宰相李纲等人的劝阻,毅然放弃了南京应天府,逃到了扬州。听说金兵直袭扬州,赵构又狼狈逃到了杭州,为了避免宰相李纲说三道四,赵构直接罢免了宰相李纲。

此时,完颜宗弼直接发出了“搜山检海抓赵构”的口号,非要擒住赵构才罢休,此时的赵构也展现了他惊人的逃跑天赋,一路经浙江绍兴、宁波、舟山、温州,最后上了船,在海上飘荡了四个月。

终于找到了金人不善水战的弱项,韩世忠率8000人围堵完颜宗弼10万大军,在黄天荡之战,大挫了金军士气,赵构的逃亡之路终于告一段落了,他也在杭州暂时安定了下来。

赵构被金人吓破了胆,一直想与金人议和,但金国一直不买账,赵构只得重用岳飞、韩世忠等武将,开始北伐,同时又重用秦桧等主和派,牵制岳飞。

在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带领下,宋军节节胜利,收复大量失地,为南宋赢得一丝喘息之机。

而此时,低情商的岳飞却不断喊出“迎二圣”口号,这让赵构坐立难安,赵构打仗的目的本就是为了议和增加筹码,绝不是什么收复河山、迎回二圣,而岳飞等人的行为,明显有拥兵自重的意思。

几经磨难的赵构,危机意识上来了,他先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同时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飞、岳云父子。

南宋与金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向金国俯首称臣,每年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的代价,保天下太平。

赵构的神操作,让南宋享受了20年的太平日子,而1161年,金人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大举南侵。

此时的赵构起了禅位之意,毕竟“靖康之难”的教训太深刻了,赵构已经被金人吓破了胆,闻金色变。

或许是上天眷顾,金军在南方财富和美女的腐蚀下,对完颜亮的再度南侵政策有很大的抵触情绪。而在完颜亮南侵的途中,后院起火,完颜雍趁机发动政变登基称帝,而完颜亮也在手下哗变中丢了性命。

金人南侵危机解除了,赵构说什么不愿再做皇帝了,公元1162年,赵构以“倦勤”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自己当起了太上皇。

赵构目睹了徽、钦二宗被俘的惨状,自己深有恐惧,而赵宋军队一直不给力,被吓破胆的赵构努力想维持与金和平相处,然而金人却并不想与南宋和平相处。

赵构恐金至极,所以不顾一切禅位于赵昚,无非是告诉金人:“这可不关我的事哦,冤有头债有主,皇帝可不是我”,离开权力至高点后,赵构无责一身轻,如果有什么事,自己随时可以跑路,也不用承担史笔公论。

从心理学上来讲,这是一种创伤应激后遗症,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当赵构目睹靖康之变的惨状后,逃避这个概念便深植于他的心中了。

参考资料:《宋史》

【END】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享年,岳飞,主动,南侵,金营,开国皇帝,韩世忠,金人,金军,赵构,观点评论,岳飞,金营,金人,李纲,赵构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享年,岳飞,主动,南侵,金营,开国皇帝,韩世忠,金人,金军,赵构,观点评论,岳飞,金营,金人,李纲,赵构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享年,岳飞,主动,南侵,金营,开国皇帝,韩世忠,金人,金军,赵构,观点评论,岳飞,金营,金人,李纲,赵构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