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王阳明落榜后,写了一首诗讽刺在场官员,众人大叹:此子必为圣贤

王阳明落榜后,写了一首诗讽刺在场官员,众人大叹:此子必为圣贤

王阳明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圣贤,与清朝的“完人曾国藩”相比,判若云泥。

自西汉儒家学说奠定正统地位后,一直到魏晋时期,风光了几百年,在经历了五胡乱华后的猥琐发育后,自隋唐开始再次迎来了巅峰,到了文学盛世宋朝,人人都以读儒书参加科学考试而为平生最幸福的事情,就连北宋皇帝都感叹: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儒学思想奠定了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理学正是诞生在这样的时代,以朱熹、周敦颐这些儒家知识分子,开始提出“存天理去人欲”的核心思想。

当理学迈进明朝的时候,在明朝各位皇帝的努力下,理学成了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朱元璋建国之后不久,在刘伯温的建议下,全盘接受了元朝的科举制度,将理学之外的所有学说都列为异端,甚至连孟子的“吊民罚罪”思想都被阉割了。

理学一方面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在全国普及,读书人想改变自己的一生,就必须全盘接受,另一方面理学也成为皇帝治国的唯一思想。

1742年,这一年对大明皇帝朱见深来讲,绝对不是一个好年份,因为这一年运河干枯,四川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明军队接二连三的惨败。苏州发生洪灾,数万居民被冲入大海之中,成了鱼虾的美食。

但这一年对于浙江余姚的王家来讲,却是一个非常好的年头,浙江王氏是东晋琅琊王氏旁支的后裔,这个家族的人生下来就沾染了书香之气,而这一年,少主人王华的妻子郑氏已经怀胎足月了,孩子迟迟不见落地。

9月30日这天,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宁静,王华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这个孩子就王阳明。在王阳明出生的那一天,他的祖母梦见仙人从天而降,在鲜花音乐歌舞当中,将一个婴儿交到了他的手上。孩子降生那一刻起,王家就知道这个孩子将来必定与众不同。

伟人出生多伴有异象,但大多是后人为了增加其神秘而杜撰的。

王阳明小时候非常聪明,在4岁之前,爷爷王天叙诵读的书籍,他已经烂熟于胸,出口能诵。

1482年,王阳明的父亲是高中状元,被安排在北京任职,王阳明和爷爷随同前往北京,一行人路过镇江游览金山寺,提议以金山寺为名作诗。

当大家都在苦思冥想的时候,王阳明一挥而就。爷爷王天叙得意的将孙子的作品拿给在场的人看,看过的人无不啧啧称奇,但也有人打翻了醋坛子,酸溜溜的说,这样的诗,怎么会是一个孩子写出来的,肯定是有人帮他代笔。

王阳明不服气,让人给他出一命题,当即作诗。

有人指着金山寺的山房说,以这个为题写一首诗如何。

有人正拿笔墨纸砚给王阳明,王阳明摆摆手说:“不必。当即吟颂: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圆。

对诗歌稍有欣赏能力的人,便会发现这首诗虽然语言清新平凡,但却有一种非凡的艺术感。

众人惊叹,王阳明真是天才,日后必能有大成,而王阳明却说道:”写文章,不过小事,不足挂齿。

此时的王阳明已经11岁了,他已经通读诗书,学会了填诗作词。

当他说出写文章不过是小事时,大家都认为这孩子疯了,在大明王朝想获得高高厚禄,写文章是头等大事。如果写文章对于王阳明来讲是小事,那什么又是他心中的大事呢?

1483年,9岁的王阳明在私塾上问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初次展现了他的人生大目标。

王阳明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

这个问题令老师一时难以回答,思索良久之后,终于给出了一个认为较为满意的答案:“老师说读书才是一等大事,因为只有读书才能当大官。

读书、中举、入仕,这是当时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必经之路,当大官成了读书人的终极梦想。

而王阳明却不以为然,王阳明说我认为第一等大事,应该是读书圣贤。

这场关于人生价值的终极对话被记录在《王阳明全集》当中,此时,做圣贤在王阳明的心中已有了一个朦胧的影子,称之为圣贤,怎样才能成为圣贤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王阳明。

他不断地四处寻人,想知道何谓圣贤?

然而当时的人给出的答案无一能令他满意,带着满心的踌躇,王阳明懵懵懂懂的踏上了科举之路。

1492年,王阳明格竹子之事发生后不久,他参加了浙江的乡试,当时,他几乎没费什么力,裸考就脱颖而出了,本以为第二年的北京会试,也会如此简单,然而结果是,王阳明居然落榜了。

对于这场考试内容来讲,王阳明的落榜是注定的结局,在以朱程理学为重点的考试当中,王阳明洋洋洒洒千言,写下了一篇对朱程理学的批判,他的文章质疑着考试的标准,这样的文章必定是名落孙山。

众人对此都十分惋惜,特别是当时王阳明父亲的同僚们,纷纷到王府安慰王阳明,当时的首辅李东阳说:“为国家出力,也不在乎这一天两天了,我相信下一次高考,你肯定会是状元的,不如现在就写一篇《来科状元赋》如何?

李东阳这种起哄调侃之意,王阳明完全没有觉察出来,在文章诗词上王阳明向来毫不谦虚。听到李东阳如此一说,他提起笔来文思如泉涌,很快就写完了一篇赋。

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叹服,同时也打翻了不少人的酸醋坛子,都是私下说:此人目中无人,太自负了,将来若真得了势,眼中又怎会有你我。

然而三年之后,王阳明再次落榜了,这些人又聚集到王府中安慰王阳明,父亲王华也说:”这次不中,还有下一次。

而王阳明却讽刺道:“吾不以不及第为耻,吾以不及第动吾心为耻。

其实王阳明不中是必然的结果,自浙江乡试后,王阳明之心便不在科举备考之上,他整日都在研读道家、佛家之书,寻找成为圣贤之道。

随后,又开始专研辞章之学,他希望通过辞章为万民立心,立千古之言。经常与北京的文学家们切磋,日夜苦读,为此,甚至到了吐血的地步,仍不愿休息。

除此之外,那段时间他还喜欢和人谈用兵之首,每当有宴会时,他总喜欢用果核在桌子上排兵布阵,说起来头头是道,他的一些阵连久经沙场的老将都没见过。

王阳明之心,本不在科举之上,所以当他落榜时,并没有任何伤心之处,为官入仕本就不是他的初心,当他说出:"吾不以不及第为耻,吾以不及第动吾心为耻"。

在场的人无不惊叹,这话与孔夫子的:"人不知而,不亦君子乎"如出一辙,此子绝非一般人物,将来必定为圣贤。

恐怕只有王阳明这样的人,才能说出这样境界的话,能真正做到对落榜而不动心的,能有几人。

但王阳明却无法做到对圣贤理想不动心,

1498年,26岁的王阳明又回到了朱熹的这座理学大山之前,这时,距离他上一次格竹子已经过去了6年。

他整日翻着理学之书,直到无意中看见朱熹写给宋光宗的一封信,信上说:“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这句话如同雷一样,劈中了王阳明,他就像在沙漠中见到了喷泉一样,他认为自己找到了朱熹的理学钥匙。

他多年在各领域中跳来跳去,没有认真专研一个领域,所以他什么成果都没有。他再次投身到理学之中,研究格物致知的道理 ,然而令他沮丧的是,他始终无法从格物中致知,他也无法分清到底是朱熹的格物致知有错,还是他智慧不够。

带着满心的疑惑,王阳明终于决定踏入仕途,后来因为党争,王阳明被发配到贵州龙场,此时王阳明已经开始向内求索了。

在这里,王阳得知出:”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一个”磨“字,道出了他对人生的看法,人只有经历事,才能磨练出强大的心志,才能更接近圣贤。

此时的王阳明已经34岁了,他经历了人生困苦后,终于得出了”心即一“这个道理,而后又提出”知行合一“的处世准则。

王阳明从幼年立志,到中年悟道,一个“磨”字,成就了近乎完人的王阳明。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生活中,要做到不抱怨、不愤怒,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苦与挫折,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个“磨”字,只有耐住现实的磨练,才能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王阳明的心学智慧影响了很多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称“五百年来以来,儒家的源头活水来自王阳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传习录》都是他的集大成者,可以说读懂了王阳明的心学,也就读懂了人生真谛,度阴山说:中国上下五千年,总结起来就是知行合一。

很少有一本书能改变无数人的看法,而王阳明就做到了这一点,曾国藩说每当夜深人静时,他便将王阳明的书细细品读,纪晓岚更是看过不下于10遍,南怀瑾、郭沫若、余秋雨等人也称赞王阳明是最了不起。

一本好书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作为普通人来讲,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亦或是步入社会的青年、创业路上的草根、功成名就的老板,都值得去认真阅读。

都说“富贵由天”,但读过这本书后,就会明白,决定未来的,是自己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修什么样的心,就会让自己的人生完全不一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王阳明,皇帝,问题,众人,圣贤,思想,大明,孩子,写文章,理学,观点评论,王阳明,朱熹,金山寺,圣贤,理学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王阳明,皇帝,问题,众人,圣贤,思想,大明,孩子,写文章,理学,观点评论,王阳明,朱熹,金山寺,圣贤,理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王阳明,皇帝,问题,众人,圣贤,思想,大明,孩子,写文章,理学,观点评论,王阳明,朱熹,金山寺,圣贤,理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