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从西周开始到清朝:想要治理好人民,就需要先治理好官员

从西周开始到清朝:想要治理好人民,就需要先治理好官员

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里面,每个朝代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的问题,就是权力的划分。从古至今,中国都是出于一种官员政治的治理之下的,这样就使得权力在官员之间更加的明显。

权力是会让人感觉到膨胀的,如果不加以约束的话,很多的官员可能就会被诱发处自己内心的贪婪,从而导致一系列负面的影响。

从西周开始,直到清朝,甚至到现在的新时代,政府都是非常重视官员的政治的,想要治理好人民,就需要先治理好官员。

1、 官员的地位和考核

1. 官员和民众的区别

无论是在曾经的封建王朝,还是现在的社会主义时代,官员都是被君主,或者是国家,赋予了掌握权力的人。

一般来说,民众都是处于被官员管辖和治理之下的,而官员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行使一些权力。官员和民众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在于"贤",权力的掌握也是官员区别于民众的最根本标准。

2. 官员的考核制度产生

一开始的时候,官员的考核是三年一次的,只有经过了三次考核之后,才能够得出结果。那些昏庸无能的官员被罢免掉,贤明有才的官员被提拔上,这样就使得政务变得井井有条。

政治的权力也不会被滥用。随着经济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后面的朝代在这个基础雏形之上,不断的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最后形成良好的考核机制。

3. 西周上计的制度

在战国之后,君主对于官员的考核变成了每一年的年末进行一次,考核的形式是"上计",针对的对象主要还是地方的一些官员。

具体而言,上计就是郡县长官自己,或者是派遣官吏,将那一年的赋税卸在木劵里面,然后呈送到君主的面前,由一国之君亲自进行考核。

这里所送的账薄,被统一的称为是计薄,或者是计籍。西汉的时候,是由县令将所管辖范围内的户口、耕田、钱谷等的出入,编辑成为计薄,然后层层交叠的递送上去。

郡守和国相经过了汇编之后,以副本的方式,上级给中央的丞相。在这之后,才递交到皇帝手上,亲自查阅。

到了西汉中期以后,朝廷开始逐渐的建立起来对于官员的普遍式的考核制度。同之前的制度相比,这个时候的制度就显得更加成熟。

上级的制度实际上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约束住官员的权力行使度,使他们能够在监督之下励精图治。

4. 清朝的京察大计

在清朝刚刚进入正途的时候,为了短时间之内就能够从根本之上确立清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就果断的采取了很多的不合时宜的临时性决策和措施。

首先,为了填补当时的各级官员职位都十分缺乏的情况,就将前朝的那些流贼这种素质比较低的人,都不进行深入的考察,直接录用了。

这样的情况之下,清朝还实施了一种"低俸制"的措施,使得官员们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去对黎明百姓征收暴敛,使得吏治越来越混乱和腐败了。

直到康熙朝来临,统治者才深刻的对国家的吏治的重要性进行了认识。在这个基础之上,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顿吏治的行动,就由此拉开了序幕。

针对官员的考核,也提出了新的方案和政策。这里最重要的两个,就是"京察"、"大计"。所谓的"京察",实际上就是对京师以内。

那些文职官员的考核,"大计"则是针对那些除开京师以外的,地方官员的考核。当然,值得一提的还是,尽管在这个时期的清朝,内部还是存在了这样的官员考核机制。

但是因为当时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局面的严峻和统治地位的摇摆不定,使得这个机制常常走在形式上面,不仅仅是时间没有保证,还经常性的"罢工"。

所以,康熙为了将这个制度发挥出其最大的效果,就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并且严格的要求。康熙把"京察"和"大计"的周期。

固定在了每六年一次,将周期缩短了很多,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想要更大空间的去改善清代的那种吏治现状。

2、 官府为什么重视治官

1. 整顿吏治

在整个中国的历史长河里,考核制度就是能够影响到吏治的发展的。而值得一说的就是,在我国的历史上,能够将"京察"和"大计"这个官员的考核制度严格的执行下去。

并且按照规章制度一步一步的来,只有康熙帝和雍正帝了。事实上,康熙帝在实施"大计"的时候,不仅仅会去揪出那些贪官污吏。

他还要着重的整顿"不谨"、"年老"、"浮躁"等官员,特别是,对于那种"才力不及"的官员,更加的要罢免了。

其实,这个做法并不是多此一举的,也不是很难理解的。

首先,贪污腐败的官员在当时的朝廷来说,其实就是一股难以铲除的风气了。而将这些贪污腐败的官员,从官场里面彻彻底底的清除掉,就是为了从根本上净化当时的贪污腐败的不正风气。

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人群,危及到当时的统治机制的正常运作。其次,将那些"才力不及"的官员和"年老"、"浮躁"的官员都直接的进行了点名,也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警告。

就是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他们最后也走上贪污腐败的道路,也使得当时吏治环境的浑浊程度减轻了不少。最后,在"大计"中,最引人注目的,除了那些被定性为"贪酷"的官员之外,就是"卓异"了。"卓异"。

实际上就是说那些优秀的官员,这部分人自然而然是非常受到朝廷的重视的。所以,这部分人往往可以得到很迅速的升迁。

综上所述,官府之所以重视治理官员的基本原因,还是在于整顿吏治,这也使得官员们之间会形成一种现象,就是清官们坦然处置。

而长期压榨平民百姓的官吏,就会被处处提防,甚至是直接除名。

2. 风向标榜

一般来说,一个地方的人风气是会受到相应的管辖官员的影响的。如果是在一个贪污腐败的官员的治理之下,那么长期受到压迫的百姓们也会怨气不少。

这样就会使得当地的各方面积极性受到打压,产生一些不太好的影响。而倘若是一个勤勤恳恳的官员治理之下,百姓们安居乐业,就会更加的积极向上。

无论是推动经济的发展,还是民风的淳朴,都是非常的可观的。官员就是一个地方的风向标,他的一举一动都会格外的受到关注。

这样的情况之下,官员的那些行为,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相关的那些人员,最后影响到百姓们。

所以,官府对于官员的治理和约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官员作为一个地区的领头人物,是需要时时刻刻都警醒自己的。而官府就需要对官员的权力和作风进行良好的管控,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健康的政治环境。

3. 社会影响

作为拥有权力的一方而言,官员一旦开始贪污腐败了,那么他们对于社会的危害,就远远大过了那些平民百姓,甚至于,还会比那些触犯过法律的人更加的严重。

因为他们的手中紧紧握着权力,就可以利用权力的实践力量,再加上本身的职位使然,将自己的罪行无形之间就扩大了。

不但如此,很多的官员因为职务的便利,或者是地位的超然,就使得他们的犯罪非常方便,往往普通人很难做到的事情,他们很容易就可以成功达成。

这也是很多的官员,难以把控自己的地方。权力的诱惑和金钱、地位的诱惑,是非常直接的。很多时候,一个普通百姓犯罪其实是很少会危及到社会的。

但是一旦犯罪的人是官员,那么这个问题就十分严重了。一个官员的管辖范围是不止手底下的那些官差的,他们还需要去管理当地的百姓,在经济、政治、军事等等。各方面都会有所涉及,所以他们一旦触犯了法律,形成了贪污腐败、打压平民、毫不收敛的风气,就会带坏整个社会的发展。

从对社会的影响这个方面来说,官员的犯罪,相比起普通人的犯罪,牵涉的层面和事物都是更加广泛的。

所以,想要治理好民众,必然就需要先治理好官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社会的发展,也是朝廷健康良好的发展方向。

3、 小结

无论朝代是如何的更迭,官员都是一个国家的脊梁骨,他们有序的进行着各方面的工作,才形成了国家的基础。

作为掌权者来说,官员一旦是触及了那些底线,那么带来的后果就会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想要治理好民众,就必然需要重视起对于官员的治理。

参考文献

《盛世危言》

《周书·卢辩传》

《史记·范难列传》

文/羽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大计,权力,清朝,吏治,治理,进行了,制度,考核,人民,时候,观点评论,大计,权力,康熙,康熙帝,官员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大计,权力,清朝,吏治,治理,进行了,制度,考核,人民,时候,观点评论,大计,权力,康熙,康熙帝,官员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大计,权力,清朝,吏治,治理,进行了,制度,考核,人民,时候,观点评论,大计,权力,康熙,康熙帝,官员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