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737年,一个叫安禄山的人被他的上司扭送到长安,罪名是违反军令。当时的宰相张九龄看此人不大对劲,日后恐有反心,就劝唐玄宗李隆基把安禄山给杀了。但当时的李隆基宅心仁厚,还怪张九龄多疑,然后就把安禄山释放了。
这是安禄山第二次来长安,就险些把命丢了。这次长安之旅,让他学会了巴结权贵,趋炎附势。回到自己老家的安禄山,行事更加谨慎,有战事时也更加卖力,为大唐出生入死。所以,安禄山从此一路高升,成为了唐朝最早的节度使之一。
接着节度使这一职位的便利,安禄山开始构建自己的势力网络,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可能起初的安禄山并没有反心,但随着他势力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数次进长安目睹都城的繁华景象,这才生出自己坐拥天下的念头。
安禄山
他网罗将士,建立军队的行为,就没有人向朝廷反应吗?当然有,但并没有用。一是因为这是节度使保卫边疆的需要,二是因为安禄山太会讨好李隆基和杨贵妃了,他自愿做杨贵妃的义子,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老实、忠厚的形象。
所以李隆基越来越放松了对安禄山的警惕,以至于后来有人上奏安禄山要谋反,李隆基就把这人绑了送给安禄山。所以,这为安禄山的进一步养兵自重提供了优良条件。等李隆基意识到安禄山有问题时,一切都为时已晚。
公元755年,安禄山筹备完毕,起兵造反。虽然安禄山的谋反打脸了李隆基之前对安禄山的信任,但李隆基还沉浸在对开元盛世的自满中,他认为平定安禄山的谋反易如反掌,所以下令众将士速战速决,给安禄山予以迎头痛击。
安禄山
但事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当时的所有知名将领包括郭子仪等人都上书,切不可和安禄山硬碰硬。因为安禄山已经准备了数十年,贸然与之决战肯定会吃瘪。比较好的对策就是据守潼关,避其锋芒,把安禄山拒之关外,把他拖垮。
但李隆基不听,非逼潼关的守将出城迎战,结果可想而知,唐军大败,潼关失守,安禄山将直取长安。李隆基又一次被打了脸,这时,他不再坚持要速战速决,而是逃跑了。一夜之间,带上贵妃、杨国忠和一些士兵逃出长安,直奔西去。
有一次把安禄山扼杀在摇篮中的机会,李隆基大发善心,放虎归山。安禄山反意明显,众臣劝谏,他还是坚持己见,觉得安禄山造反的想法是异想天开,给他无限的信任。等到战事已起,他又盲目自信,贸然出战。
李隆基
老天给了李隆基一次次的机会,都被他忽视了。做皇帝,一次次的大失误把大唐推向深渊,说他昏庸,一点不为过。真不知道为何年轻时期励精图治、锐意改革的唐玄宗和老年昏庸无常、不听劝谏的唐玄宗差距如此之大,脑子进水了?
撇开令人闹心的昏庸皇帝,我们把镜头聚焦于这次战事中浮现的无数热血战士。正是有他们的坚决抵抗、身先士卒,唐朝才扛到了最后,才有了安史之乱的最终胜利,大唐才不至于就此终结,而是继续向前发展。虽然已是苟延残喘,但总归还在。
安史之乱中,最令人动容的一次战役,恐怕就是张巡“主演”的睢阳之战了。是他,凭借出色的军事天赋和为唐效忠的信念,为睢阳后方的万千百姓建立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让他们免受战火的纷扰。
张巡
睢阳是江淮的屏障和门户,又是东南地区物资集散的关键枢纽,极其具有战略意义。一旦睢阳失守,叛军就会长驱直入,在江南地区烧杀抢掠,百姓就此遭殃。叛军也知道这点,起兵不久就派出大将尹子奇直取睢阳,企图打下这个战略要地。
睢阳的太守,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但他知道自己军事能力不行,肯定守不住睢阳。于是,他叫来了距睢阳不远的一个县令,叫张巡。这个张巡,打仗很有一套,能文能武,在之前抗击叛军中没有败绩。因此,张巡带着他的三千兵进入了睢阳城。
张巡前脚刚进入睢阳,尹子奇就带着叛军来到了睢阳城下。睢阳城中,加上张巡带来的兵力,总共差不多有一万人。在与尹子奇的第一次交锋中,叛军在睢阳城留下两万尸体,即使这样,张巡镇守的睢阳却仍岿然不动。
张巡
由于尹子奇还要攻打别的地方,所以他暂时退兵了。但不久,尹子奇再次卷土重来,叛军重新聚集于睢阳城下。这次,张巡打算直接擒王,把尹子奇直接射杀。于是,他往城下射了一块绢帛,叛军以为是投降书,就把它捡起来递给了尹子奇。
这一举动,让张巡锁定了尹子奇的位置,睢阳军中的一位神射手张弓搭箭,往尹子奇头上射去。箭羽射中了尹子奇的左眼,但没有致命,不过尹子奇还是退兵了,叛军的第二次进攻再次被张巡打退。
尹子奇第三次攻打睢阳时,他已经疯狂了。因为他也是一代名将,不仅城没打下,还差点亡命于此,所以他的军队发了疯的向睢阳城扑去。叛军的兵力可以源源不断的供应,但城中的张巡却不行。打到最后,睢阳城中的士兵还剩600人。
张巡
原本睢阳城有军一万,民三万,经历三次战争后,军民加起来还剩一千人,可见睢阳之战是多么的惨烈。不仅如此,城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粮食可吃了,能吃的东西都吃了,就连战马、麻雀、老鼠都被烹食了。
最终,睢阳城还是被攻下了,因为守城的将士们实在没有力气拿起武器了。张巡兵败被俘,随后惨遭杀害,光荣殉国。虽然城没守住,但张巡等人尽最大努力把叛军拖在城外,阻止叛军南下,为大唐争得战机。万幸,睢阳失守三天后,又被大唐夺了回来。
要不是张巡,叛军早就把江淮地区洗劫一空了。张巡不仅牵制了叛军南下的脚步,还保全了江淮地区千千万万百姓的性命,是为守一城而捍天下,功盖千古。
李隆基
历史叶子有言:李隆基的昏庸、安禄山的异心,生生地把一个国泰民安的大唐破坏的满目疮痍,实为历史的罪人。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张巡,则是历史的荣耀,被后世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