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南宋焦尸案:宋慈验尸,死者眼睛成重要线索,破案后还诞生一成语

南宋焦尸案:宋慈验尸,死者眼睛成重要线索,破案后还诞生一成语

南宋淳佑五年(公元1245年)的一天清晨,常州城内的官衙深处,知州宋慈正端坐在桌案上,仔细阅读手中之案卷。

忽然,一位衙役由衙门口匆匆奔将而来:“启禀知州大人,城东北有一民宅于昨日发生火灾,内有焦尸一具,还请大人前往勘验。”

宋慈听罢,连忙点起一干衙役和捕快,乘快马前往案发地点。

不久,宋慈一行人就已经抵达了“案发现场”,在一片断垣残壁的黑色废墟正中央,躺着一具焦黑的尸体。

众人见知州大人前来,立刻让开了一条道路,宋慈一手捏着官袍,一边三步并作两步走进了废墟内,翻过正中央的那具焦尸,仔细地查看起来。

可随着勘察的深入,宋慈的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那么,这起案件的死者是谁?又是谁将之杀害的呢?

焦尸疑案

就在宋慈观察死者死状之时,衙役们已经搭好了尸棚。随后在宋慈的命令下,捕快们小心翼翼地将尸体摆上了公案。

宋慈

紧接着,一名衙役搬来了一张太师椅,宋慈随后在椅上坐定,唤过来发现火情的衙役和附近的街坊邻居,问道:“死者是谁,可有定论?”

只见人群中走出了一名中年男子,向宋慈拜了一拜,然后开口说道:“回禀大人,小的是这家附近的街坊,大人案上的那具焦尸,应该就是这座房屋的主人王三。”

在确定了死者的身份后,宋慈继续问道:“这个王三,平日里都和谁来往?”

那人听到知州大人又发了话,答道:“这王三是个本分老实的人,年少家贫,直到三十多岁才成了家,老婆刘氏贤惠,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也算得上是衣食无忧。”

宋慈

宋慈听罢,不由长叹一声,这样一位无辜的普通人,如今竟然变成了一具焦黑的尸体,平复下情绪后,宋慈继续问道:“那王三妻子又在哪里?”

只见那人面露难色,神情不安,说话又变得吞吞吐吐。宋慈见状,只好抬高声音,厉声问道:“将你所知的一并讲来,莫要在这里打什么马虎眼,刘氏现在在什么地方?”

“不瞒您说大人,刘氏前些天和王三吵了一架,夫妻两人怄气,刘氏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哦?那刘氏娘家又在哪里?”

“大人,您恐怕,找不到刘氏了。”

听闻此言,宋慈脸上顿时闪过了一丝怀疑,于是继续说道:“此话又是何意?”

“刘氏前几天在回娘家的路上让附近的盗匪给劫杀了,又听说她身上没有带身份文牒,因此被附近的衙门认定成流民,不予立案。”

宋慈影视形象

周围人听到此言,不免面面相觑,他们平日里没少受过王三刘氏夫妇的帮助,如今夫妇二人都死于非命,不由感慨天道不公,令好人枉死。

“那王三知道自己的夫人已死吗?”宋慈继续问道。

“回大人,王三确实知道,刘氏的死讯传回后,王三就好似变了个人一般,整日昏昏沉沉地,农活也不做了,每天就是借酒浇愁,酒壶更是终日不离手。”

听到酒壶二字,宋慈顿时提起了精神,因为在王三尸体的旁边,恰好有一个壶状的物体,看来这具尸体的主人,应是王三无疑。

这样一来,案件似乎已经真相大白了,王三由于丧妻之痛久久不能释怀,终日饮酒度日,后不慎打翻火种,酿成了这一惨剧。

但这只是寻常人的逻辑,看似合情合理,实则上却漏洞百出!而多年来的刑侦经验让宋慈也意识到,这件焦尸案恐怕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想及此,他用木钳撬开了尸体的嘴巴,之后用手指捅了捅焦尸的鼻孔。

一番操作下来,宋慈发现焦尸的口鼻干净,没有吸入一点火场的黑烟!至此,宋慈认定此人在大火发生之前就已经死了,否则身在浓烟弥漫的大火中,一定会吸入一些黑烟。

那么既然大火燃起之前此人已死,那么又是谁将他杀掉的呢?

真相大白

确定案件的谋杀性质后,宋慈立刻马不停蹄地展开了调查,一般情况下,凶杀无非三种可能,仇、财、情。

说到仇,据邻里反映:王三为人老实,平日里又乐善好施,是常州城内远近闻名的老好人,这样的人人缘极好更没有与人发生过争执,应该是没有仇家的。

为了确定自己的猜想,宋慈命令手下的衙役们调查了王三的社会关系,但查来查去,确实没有找到和王三结怨的人。

洗冤录

在看完衙役们的汇报后,宋慈合上了案卷卷宗,在官府大堂内来回踱步。

这时,宋慈身边的通判见知州大人为案所困,开口说道:“大人,既然仇杀不可能,那会不会是有人谋财害命?”

“不可能。”宋慈斩钉截铁地答道,“早上我们都在现场,你也看到了,王三家虽然被大火所焚毁,但是我们也能看出来,王家实在是没有什么财物,根本不可能吸引起他人的觊觎。”

既然不是仇杀,也不是谋财害命,那么让王三死于非命的多半就是这一情字了。

想到这里,宋慈连忙派出手底下的捕快奔赴王三的娘家,希望能从刘家获取一点线索,但查来查去,仍旧一无所获。

宋慈 影视形象

刘家也是老实本分的人家,刘氏在未出嫁之前,从未有过什么感情上的纠葛。

这最后的线索也断了,宋慈心中很是苦恼,莫非这案子将成为自己为官生涯中第一桩无头案吗?

突然,宋慈脑海中闪过了一丝灵光:死者面目全非,身上特征已是不明显,众人都是凭经验判断死者乃是王三。

那么如果王三未死,死者另有其人,之前所作出了推理就将会被全部推翻。

想到这里,宋慈连忙叫上衙门里的仵作,赶到了停放尸体的尸棚之中。

这一次,宋慈重新检查了一遍尸体,这一次,他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原来,焦尸在被发现之时,乃正面朝下,眼睛并未受到太多损伤,宋慈仔细看去,发现尸体的眼珠已经泛黄,而这正是年老之人因为眼球色素沉淀而造成的症状之一。

随后,宋慈再度撬开了死者的嘴巴,仔细检查了焦尸的牙床和牙齿,根据腐烂情况,宋慈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具焦尸绝不是正值壮年的王三,而是一位年逾花甲的男性老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死在王三家中的会是一位花甲老人?而这位于火场中丧命的老人又究竟是谁呢?

南宋衙门

要知道,在封建王朝时代,没有地方政府颁发的身份文牒,是很难离开自己的户口所在地的。换句话说,这具尸体极有可能就是常州本地人,甚至于王三关系匪浅。

于是,宋慈命令捕快和衙役们在当地展开地毯式的调查,想借此看看城中是否有符合条件的失踪人员。

但是无论宋慈怎么调查,常州城和附近的村落中并没有符合特征的失踪人员。就在宋慈一筹莫展之际,他无意间瞥到了飘落在地面之上的一片树叶、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费尽心力在城中找寻死者,却忘了最重要的一个所在,那就是凶案的第一现场——王家。

于是乎他叫来当地地保,开口问道:“王三家除了夫妻二人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人。”

“回禀大人,王三的父亲也住在这里。”

“哦?那你跟我讲讲,王三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是,大人,且听小人为你道来……”

原来,这王三的父亲王老汉早年丧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鳏夫,独自一人拉扯大了三子一女,但小女儿在还未及笄之时,便因不详原因投井自杀。

宋慈断案 影视形象

“那王三父亲现在人又在哪里?”

“前几天,住在邻县的王家长子来到这里,说三弟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不如先将父亲接到自己在邻县的大宅,自己好尽一尽孝心。”

这一切实在是太过巧合,王老汉离开常州没几天,王三家里凭空多了一具烧焦的尸体,这背后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想到这里,宋慈连忙命人赶到邻县,找到王家长子的宅邸,当衙役询问王老汉是否在宅院里,能否让他出来见一面。

听到这个要求,王家长子的脸上顿时浮现了一片阴云,他表示父亲不幸染上了疫病,郎中嘱托他们不能让王老汉出面见人,不然会有疫病传播的风险。

衙役见状,只好先行返回常州,向知州宋慈汇报此事。

宋慈听完衙役的汇报后心神一凛,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即便王老汉真的染上了什么不可见人的疫病,那么王家完全可以让衙役站在厢房外看一眼。

王家长子的反常举动,让宋慈意识到背后必然有不为人知的玄机,看来这具焦尸的主人,多半是王老汉本人,而王家的儿子们,则和他们父亲的死有着莫大的关系。

于是,宋慈命令衙役们对王家宅子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搜查,果然,王家长子的宅院里并没有王老汉的踪影,相反,他们却在宅院一侧的厢房中,找到先前被认定“死亡”的王三。

随后,王大和王三经过审讯,这才交代了事情的真相!王三宅院中的那具焦尸,正是王家的老主人,同时也是王三与王大的父亲——王老汉。而凶手正是王三本人。

案件虽然被侦破了,但凶手的动机仍让人存疑,毕竟宋朝理学之风尤甚,对孝的理解远超前朝,堪比数百年前的魏晋。

而弑父则被法度认定为十恶之一,简直是罪大恶极!要知道王老汉平日和蔼少言,到底是什么原因,竟然迫使王三犯下如此重罪,而其兄王大又甘愿包庇于他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宋慈继续调查下去。原来,和外人所看到的不同,王老汉是一头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在王家主母离世之后,王老汉就变了一个人。

为了满足自己的兽欲,他竟然将魔掌伸向了自己的女儿,行逆伦的非人之事,逼得还未及笄的王家小妹跳井自杀。

理学大能——朱熹

此后,王老汉变本加厉,又将目标锁定在自家儿媳身上,以公爹身份欺压儿媳,乃至对儿媳“上下其手。”

王三之妻刘氏虽然贤惠温柔,但并不是逆来顺受之辈,发现公爹对自己有非礼行为,便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夫婿王三。

王三深知父亲秉性,但愚孝桎梏了他的思想,他劝妻子刘氏忍气吞声,不要发作。而王三的软弱自然让刘氏十分气愤,一怒之下竟选择离家出走投奔娘家,最终不幸在半道被盗匪劫杀。

得知妻子死于非命,王三捶足顿胸,哭天抢地。他知道是自己的软弱和不分黑白的愚孝害了妻子,如若不然,妻子怎么会遭此劫难呢?

想及此,王三内心的愤怒一时间填满了他的大脑,心中也产生了杀父的念头!

宋慈画像

于是在一天夜里,他将王老汉灌醉之后用绳子勒死,之后一把火点燃了曾经承载着一切希望的房屋,在烈火的燃烧下,亲眼看着自己父亲的尸体和自己的家被烧成废墟!

复仇结束后,王三逃到了邻县,向大哥讲述了自己弑父的行径,王大震惊之余,也明白弟弟的苦衷,无奈之下只把他暂时安置在自家宅邸的厢房之内。

前次衙役前来寻找王老汉被王大搪塞过去时,王三就意识到大哥家中也不安全。可还没来得及再次逃跑,自己的伎俩就被宋慈看破了!

结语:

就这样,一场乱人伦之悲剧终于落下了尾声,若不是宋慈敏锐的观察力,恐怕这终将会成为一桩被人当做谈资的无头之案。

而宋慈送死者的眼睛中找到突破点一事,也逐渐被仵作们当做了一种断案手段!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珠逐渐变黄,也成就了一个成语“人老珠黄”!

参考文献

《洗冤集录》——宋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尸体,王三,眼睛,附近的,宋慈,死者,问道,大人,线索,刘氏,观点评论,王三,衙役,王老汉,宋慈,刘氏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尸体,王三,眼睛,附近的,宋慈,死者,问道,大人,线索,刘氏,观点评论,王三,衙役,王老汉,宋慈,刘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尸体,王三,眼睛,附近的,宋慈,死者,问道,大人,线索,刘氏,观点评论,王三,衙役,王老汉,宋慈,刘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