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列一:秦武安君白起
梁朝史学家周兴嗣在《千字文》里写道:「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这句话说的是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擅长用兵。
白起被排在第一位。
秦军的经典战例,白起指挥的最多。秦军的典型战法,白起的贡献最大。
被他白起灭的韩、魏、楚、赵等国军队累计达到 100 万。
如果再算上击伤和俘虏,三晋和楚国大约因白起损失了数百万人口。
秦军给山东六国造成的伤亡,一半是由他完成的。
于是后世喜欢用「人屠」「杀神」来给白起贴标签。
左列二:汉淮阴侯韩信
年少时的韩信,自诩是个「士」,挎着把剑,爱瞎逛荡。
这个时期的韩信没有什么谋生之道,常常要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
但是后来,韩信从一个闲汉,变成了千古“兵仙”。
韩信在军事生涯上无一败,驱弱旅之军攻三秦,章邯束手自裁,收残兵阻项羽于京索。
到后来攻打代赵,降服燕国,击败齐国和龙且都是弱旅,韩信手上都没有什么精兵。
韩信好用奇兵,无论是暗渡陈仓,还是背水一战,渡河破魏,军事才能简直出神入化。
左列三:蜀汉丞相诸葛亮
诸葛亮比肩白起、韩信?很多读者都不服气。
因为贬低诸葛亮,吹捧司马懿、郭嘉成了新的潮流。
如果你夸赞诸葛亮,立刻就有很多无脑之人上来狂喷怒吼,说你什么都不懂。
如果真的懂一点点正史,你就不会遍地诸葛亮。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许不及白起、韩信,但也差不了太多。
曹魏以七倍地盘,五倍兵力,十倍的粮草,可曹真和司马懿却讨不了诸葛亮的便宜。
左列四:唐尚书卫国公李靖
李靖被隋朝第一名将杨素预言“卿终当坐此!”
李靖被隋朝名将韩擒虎称“可与语孙、吴者”。
李靖被李渊、李世民盛赞“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大唐名将如云,李绩、苏定方、侯君集、薛万均、薛万彻、李道宗、柴绍等。
而李靖算得上一骑绝尘。
李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定襄,颉利可汗仓皇逃跑。
靖率唐军追杀至阴山,杀敌一万余人,俘虏十几万人,前后仅三个月,突厥彻底灭亡。
左列五:司空英国公李勣
李勣,与卫国公李靖并称。
李靖的主要战绩,是灭了突厥、吐谷浑二国。
李勣的战绩,也是灭了薛延陀、高句丽二国。
在大唐,你不灭两三个国,都不好意思做名将,苏定方不也是如此?
李勣在宫廷内斗,始终不参与任何一方的争斗。
李勣精妙之处在于可以精准地把握人心,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恰当的举动。
右列一:汉太子少傅张良
古有张良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他的一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先人曾是韩国丞相,经历五代韩王。
韩国灭亡后,张良不惜散尽家财只为刺杀秦始皇,以报国破家亡之恨。
可是他失败了,只好避难于下邳,遇见了黄石老人,得到提点,后归附刘邦,为刘邦攻打天下出谋划策。
他是历史上少有的战略天才。
取宛城、抚民心、入关中、鸿门脱险、烧栈道、下邑划策、脚踢刘邦封韩信、阻封六国旧王室、悔约建议刘邦急攻项羽。
因为张良,刘邦少走多少弯路。
右列二:齐大司马田穰苴
田穰苴,又称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
田穰苴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
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病而死。
由于年代久远,其事迹流传不多,但其军事思想却影响巨大。
他完善了古代的军事理论,著有兵书《司马法》,但到了西汉后渐失传。
右列三:吴将军孙武
孙武,兵圣。柏举之战五战五捷,以吴3万之师攻破楚国都城。
战绩分为两种,一种是战场上的战绩,另一种是战场外的战绩。
战场上的又可以再分为斩敌人数与夺地面积。
战场外则可以分为改变当时格局形势与后世军事思想。
战场上的战绩,孙武不及白起、韩信。
但战场之外的战绩,孙武可谓华夏之首。
孙武留下不朽名篇《孙子兵法》,为后世两千多年的战争学术理论奠定了基础。
右列四:魏西河守吴起
吴起,兵家亚圣。
“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阴晋之战,吴起以5万魏武卒败秦50万(真实数字存疑)。
然而,吴起的战绩在史料有详细记载的很少。
同时吴起在魏创立武卒制,在楚变法令诸侯惧之。
因此,吴起更相当于一个综合型人才。
楚悼王死后,吴起亦遭谋害,吴起变法自此夭折。
但是吴起的贡献是改革魏国兵制,创立了魏武卒,奠定了魏国一代霸主之位。
右列五:燕昌国君乐毅
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
前284年,齐国遭到了强敌。
齐国被一个叫乐毅的人于呼吸之间打下70余城。
曾经的霸主齐国只剩下即墨、莒城两座孤城苦苦支撑。
这就是古代大名鼎鼎的“乐毅伐齐”。
这“武庙十哲”其实也有争议,比如王翦、李牧、卫青、廉颇等人,都有实力位列“武庙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