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十全白叟”的乾隆皇帝自视甚高,是个眼高过顶的牛人。但他坦承,终身最敬服三个帝王:他的祖父康熙、唐太宗李世民,宋仁宗赵祯。史家对爱新觉罗-玄烨和李世民不吝溢美之辞,乾隆敬服也是道理之事,而他敬服的第三人宋仁宗,这个实在是出人意料。
宋仁宗赵祯是北宋第四任皇帝,真宗皇帝第六子。13岁继位,终身在位42年,其间亲政30多年。
宋仁宗怜惜弱者,宽以待人。在位的年代,文化氛围宽松,是我国文人所在的最佳期间。乾隆皇帝为维护稳固独裁控制,屡兴文字狱,动辄对文人举起屠刀,从这一点上对比,宋仁宗的大度宽恕确实值得他尊敬学习。
仁宗皇帝在位四十多年,史家评道: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 庙号为“仁”,是对他终身最佳的肯定。前史证实,仁宗的仁,不是装出来的。
仁宗一朝,名臣灿若星斗,其间包拯包青天无疑是光芒四射的一个。
世人只知包拯断案如神,清凉自守,却不知他真正得享台甫源自于他的直言敢谏。
包拯作谏官没有结舌保身,惧怕多言取祸,他上了很多的奏疏,展示了其犯颜直谏,愤世嫉俗的谏官风范。包拯以前贤魏征为典范,不避忌讳、不畏权贵、不避亲仇的直言敢谏,史称“有古诤臣之风”!
包拯任官二十多年间,弹人无数。其间广为人知的有二弹郭承佑、七弹王逵,弹劾“国丈”张尧佐。
说是“国丈”,正本张尧佐仅仅仁宗宠爱的张贵妃的大伯。只不过因为张贵妃爸爸早死,张尧佐就仗着圣眷优渥,自称“国丈”了。
宫中有宠以专房的张贵妃,张尧佐很快青云直上。几年时间,就由小知县升任权知开封府。志足意满的张尧佐俨然已经是国之柱石,不久,张尧佐更上一层楼迁为三司使,变成把握宋王朝财务的最高官员。有人以为,张尧佐不过是个庸人,没有为国理财的才华。包拯很快就上疏弹劾,在奏章中明确指出,张尧佐仅凭裙带关系,突然升至三司使之职,让“天”字号的草包去担任国家财务部部长,打趣开大了。
正本,张尧佐是进士身世,凭真知灼见跻身王朝官僚部队的。在张贵妃还没有宠爱时分,他就已经是吉州推官了。史称其“持身谨畏、颇通吏治”,与我们想象中的外戚飞扬跋扈天壤之别。即使没有张贵妃这个强援,也会得到选拔的。如今既有了外戚的身份,又成了火箭式干部,当然会让有些人心下不爽了。
仁宗正与张贵妃打的炽热,对包拯的弹劾不予理睬。包拯再接再厉,连上两章,恳请仁宗以国家为重收回成命,另任张尧佐它职。右司谏陈旭、吴奎等大臣也纷繁上表赞同。
仁宗见众怒难犯,不得已只好免了“国丈”的三司使之职。却别的颁发他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四职作为抵偿,一起赐张尧佐的两个儿子同进士身世。宣徽院是总领皇宫内部诸司及内侍的职务,宣徽院使也可以说是大内总管,是王朝内当家的。依照规则,宣徽使在上朝时分,班次紧随在两府执政以后,位置颇高;景灵宫使虽是养老的闲职,但却必须由两府执政年迈后改授,归于荣誉性高职;群牧制置使通常由枢密使、枢密副使兼任或许改任此职,位置略近于两府。如此一来,张尧佐因祸得福,名位反而更高了。
正本,张贵妃与仁宗一夜纠缠,将仁宗侍候的爽歪歪以后,仁宗皇帝满口答应录用张尧佐做宣徽使之职。哪知道,事与愿违——诏旨一出,群情汹涌。
包拯发起了台谏官员履行职责。退朝之时,留下百官,提出要与仁宗皇帝“廷诤”。所谓“廷诤”,是独裁政治体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专用名词。又称为“面折廷诤”,意思是指臣下执政堂之上当着一切臣子的面向皇帝提出批评,坚持要皇帝改正错误。
台谏官员一旦集体廷诤,就是标明御史、谏官对仁宗的最高指示拒绝执行。这是一种一致。
这么做,也是公开不给圣明皇帝体面。
众目睽睽之下,面对着台谏官员的七嘴八舌进犯,仁宗皇帝紧张之下,口不择言说错了话:“节度使不过是粗官,有啥好争的?”这时分御史中资历最浅的唐介越众而出,当众指出“节度使之职太祖、太宗皇帝都曾担任过,只怕不是啥粗官!”——一句话就将仁宗堵的哑口无言。
包拯更是黑了脸执政堂之上夸夸其谈,提到慷慨激昂处,一张黑脸寒冷挟霜,唾沫星子也飞溅到了仁宗皇帝的脸上。
仁宗的“仁”就在于他尽管有时也做些愈矩的事情,但却性情温和,归于那种既无本事,也无脾气的老好人。做为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仁宗理解维护言官有利于封建政治的长远利益,所以即使是这时分被包拯唾沫星子喷了一脸,也没有当场雷霆盛怒。
受了冤枉回到后宫,仁宗揩着脸上的“洗面奶”,心有余悸地埋怨张贵妃:“你只知道宣徽使、宣徽使,莫非不知道包拯是谏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