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五胡乱华、南北对立,北方不断涌现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南方的汉人政权历史上第一次逐鹿中原,其产生的影响甚至一直影响到中国的近现代,甚至对后续中国的格局和国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而提到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一个朝代就不得不单独拎出来说道说道,这个朝代就是为历代史学家所不齿,当代史学家看了也要摇头,但其历史地位还真就非常重要,这就是南北朝南方重要组成部分的偏安王朝——东晋。
了解了当时特殊的内外环境,大家一定很好奇,为什么东晋这个弱不禁风的朝代,能够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在江左一隅偏安百年之久?
先说结果,东晋之所以能偏安百年,其实是内部的畸形平衡与外部频繁乱斗共同铸就的结果。
一、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共铸就了东晋王朝偏安的外部环境
要明白东晋王朝为什么能偏安一隅,首先就要知道东晋王朝的由来。历史上的东晋可不是白手起家,平白打出来的一个王朝,而是被迫承袭了西晋王朝的衣钵,在南方延续香火的一个王朝,后世的南宋之于北宋,就十分类似东晋之于西晋的关系。
可以说,东晋王朝就像是一个被打残了的胖子,只能躲在江左一带养伤,以求伺机而后动。
那么造成东晋王朝偏安的局面,就不得不提到两个著名的历史事件,一个是骇人听闻的“五胡乱华”,另一个,就是忍辱负重的“衣冠南渡”。这两个历史事件,共同造就了东晋王朝偏安江南的事实。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尚处于“八王之乱”的内乱阶段,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五族为首的塞外游牧民族趁西晋自顾不暇,国力衰弱之际,突破中原,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传统汉人王朝对峙的局面。
五胡乱华是导致西晋覆灭的重要原因,汉人经营千年的中原地区就此沦陷,成为了胡人秣马厉兵的地盘,当时的中原地区可谓是饿殍千里,十室九空,战况非常的惨烈。
而为了保留汉家文明的火种,延续晋王朝的统治,也为了避免战火,休养生息以求东山再起,由世族阶级发起,举国百姓参与的一场由北向南的世纪大迁徙拉开了序幕,这就是著名的“衣冠南渡”事件。
随着迁徙的进行,大量的人口完成了向江南地区一带的转移,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也就此开始了由北向南的变更。
因为江南地区有长江这道天堑的存在,不仅将外地尽数隔绝,也为自身休养生息,和平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北方的世族百姓衣冠南渡的同时,西晋的陪都长安城被少数民族政权攻破,西晋亡。
好在晋王朝的主体已经完成了南迁工作,西晋的灭亡虽然大伤元气,却仍没有置晋王朝于死地。
西晋覆灭,此时已经逃到南方的司马睿作为晋王朝正统的王室成员,在众人拥戴之下,他很自然的承袭了王室的衣钵,在建康(今南京)延续了晋王朝的统治,史称“东晋”。
但与西晋一统三国时兵强马壮的环境不同,东晋司马睿接手的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半壁江山已经沦陷“敌手”,自己只能在江南一带猥琐发育。
所以用一句话来解释司马睿此时的内心活动,就是“不是朕想当老六,猥琐在这个角落,实在是眼下的实力不允许我冲动啊,一个不小心,我这个皇帝都得玩儿完”!
于是,外有强敌环伺,而东晋也因为逃避战祸举国搬迁,大量人民背井离乡,此时的内部环境也尚不安定。在人心未稳的情况下,东晋可以说是被迫开启了自己的“蜗居”生涯。
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人有疑问了,东晋主动选择偏安一隅,但那个时候北方不是还被少数民族统治着吗,他们屠戮中原这么多年,又怎么会放着东晋这么有威胁的敌人在江南偏安而不管不顾呢?
而事实就是,东晋的偏安从来都不是安稳的,在外部也有不少的敌人眼馋这块肥肉而蠢蠢欲动,只是碍于长江这道天堑才不得不作罢。但在虎视眈眈的狼群之中,还真有这么一只桀骜不驯的狼,曾经举全国之力对东晋发起了一场灭国之战,这就是咱们接下来要提到的前秦的领袖人物——苻坚。
二、 淝水之战彻底奠定了东晋相对安稳的外部环境
前秦是由氐族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是五胡乱华时期非常强大的一支少数民族势力。
在苻坚即国君之位后,前秦的实力达到了建国顶峰。在一系列的对内改革,对外征战之后,前秦统一了整个北方,正式与江南一带的东晋形成了南北对立割据的局面。
但此时两国的国力差距是悬殊的,前秦连年征战,将中原在内的整个北方都收入囊中,甚至锐意染指西域,正是雄心壮志正当年,其领袖苻坚也野心勃勃,大有一举统一整个中国的念头。
而此时的东晋,已经在江南一带偏安小不多时了,早已没了当年恢复河山的雄心壮志,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已经将偏安小朝廷的斗志磨灭得七七八八了,不然后世也不会有诸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流传出来。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前秦领袖苻坚率领八十万大军倾巢出动,想要给司马家一记迎头痛击就显得非常合理了,这一战,就是震惊中外的“淝水之战”。
回顾历史,我们毫不意外的知道是东晋赢下了淝水之战,这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根据战前的兵力统计来看,东晋只有不到八万的兵力,而前秦则是号称八十万大军(实际兵力约二十万)。结果东晋仅付出五千人伤亡的代价就换取前秦嫡系部队几乎全灭,其他兵力也纷纷叛亡,风头无两的前秦一时间土崩瓦解。
这一战,东晋不仅粉碎了苻坚提前统一中国的计划,还将前秦打回了原形,终结了北方前秦一家独大的局面,雄主苻坚不久之后也死于内部火并,整个北方就此重回四分五裂、群雄割据的时代。
纵观淝水之战,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自己在江南地区深耕发展创造了最好的外部条件。
可以说经此一役后,北方不管是谁掌握着大局,但如果其领导想染指南方的话,就都得再仔细掂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耐。
前秦的前车之鉴可还历历在目,更何况在此之后的诸如北魏等少数民族政权也无力重现昔日前秦的繁荣,南北之间就此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南北对峙的局面也就这样一直维持了下来。
简而言之,淝水之战就像是一场奠定东晋国运的战役,虽然这场战役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和各种各样的巧合,但东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逆袭了强敌前秦,让自己在江南站稳了脚跟。
不仅如此,至此以后,北方再也没有像样的强敌能够直接威胁到东晋的存亡,而东晋当然也没有举国北伐的能力,所以后续虽然偶有战事,但也都只是小打小闹而已,东晋就此确立了自己在江南一代的地位,此后近百年基本可以说是高枕无忧。
促使东晋王朝偏安一隅百年的外部环境,就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被创造了出来。
三、 门阀政治成为内部掣肘,偏安思维让东晋王朝不思进取
当然,东晋王朝之所以可以偏安一隅,在南方稳固百年,外部原因虽然重要,但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而东晋王朝自身的原因,不仅是导致偏安的主要原因,也是决定因素。
首先要说的就是门阀政治,这是贯穿整个东晋一朝的基本政治体系。门阀政治,也就是所谓的集体贵族政治的存在,使得当时的政策没有办法很好地开展。
简而言之,就是外面没有对东晋王朝做出任何举动,其内部也没有对外部的世界做出任何举动,所以在总体的一种秩序下,看来是比较平稳的,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下,造就了东晋偏安的现状。
门阀政治虽然是一种极端的政治形态,但是这样的极端政治形态是一种贵族的集体政治,而非绝对的君权至上。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王权和门阀贵族之间的权利相互制衡,相互影响,导致了当时东晋王朝的很多政策以及各个领域方面的发展都是受到限制的。因为可能在这样的集体政治当中一方同意了,但是另外一方没有同意,那么双方就需要做利益上以及政策上的一个妥协。
从内部来说,东晋门阀士族政治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也促使了门阀体系间的一种偏安思维的诞生。在这种偏安思维的主导下,门阀贵族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内外环境,开始拒绝北伐,拒绝战事,主张放弃北方故土而巩固眼下东晋的国土。
而这种思想,和当时的主战派思维刚好完全相悖,于是政治斗争的戏码在东晋王朝中没少上演,几乎都是保守派和北伐派之间的理念冲突。
这种理念冲突也直接导致了东晋王朝在后续多次的北伐尝试都因为内部的不团结而宣告失败。
据有效的统计,东晋时期有过北伐的就有四次。并且在这四次当中,有两次北伐是取得过突破性进展的。也就是说,如果那两次北伐足够顺利,或是不受任何干扰的话,是有可能一改东晋的现状,甚至是开创一种新的王朝盛世的。
但实际上,由于受到了偏安思维的长足影响,当时的门阀政治的实体都是拼命地去干扰北伐的进行。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司马睿挟制全身功夫无法施展,桓温的北伐也被慕容垂击败,一直没有什么成效。
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久而久之,北伐这种劳民伤财又不见成效的活动逐渐变得不再频繁,东晋王朝的进取之心也随着北伐的断断续续而被渐渐磨平。
总结:
保守派长期致力于保持一个平稳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这也成为了一种催化剂,使得当时的东晋内部偏安江左的局面得以最终形成。
自此之后,构成东晋长期偏安江左长达百年的内因外因都已经形成,可见任何一个偏安朝代的“苟活”之路都不是片面的,咱们在后世学习中更应该多方面看待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