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承焕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人物,说他好的人认为他是民族英雄大明朝的脊梁,说他坏的人认为他是汉奸,卖国贼。那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我认为袁承焕肯定是一个忠臣,他对于大明朝的忠心日月可鉴
有的朋友会列举出袁崇焕的罪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资敌卖国,与清廷议和。个人认为这一条是不成立的,袁崇焕当时可是身居督师的位置,他对于在辽东和清军作战的明军的实力最为了解,要想反攻辽东,首先要稳固自己的防线。
在这个基础上,积聚力量,徐图恢复。这一切自然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用当年勾践的话说就是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如果辽东无时不刻不处于清军的骚扰袭击之下,百姓流离失所,无法安居乐业,那用什么去恢复辽东?有钱吗有人吗?
要知道大明朝最终的灭亡,归根到底就是在于没钱。所以他和满清狗鞑子之间,进行交易和议和,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疆域,徐图发展。袁崇焕是在纵观全局的立场上,做出这个决定的,这件事情在那些腐儒的眼中自然是通敌卖国。反正这些言官清流们,他们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反正以后打仗也轮不到他们去,天塌下来,自然有高个子顶着。
其实袁崇焕之所以存在争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党派属性并不明确
在没有成名之前,他曾经上奏给皇帝,要求皇帝为魏忠贤修建生祠。这被很多人认为这是他党附魏忠贤的铁证。可是,这位总督也曾经因为在两次大捷之后得罪了魏忠贤而被罢官,从这点上看上去,他又不像是阉党的成员,至少魏忠贤这个人还是很护短的。
从这两件事上可以看出,其实袁崇焕是个无党派人士,他上书给魏忠贤见生祠,我想多半也是随大流的无奈之举。当时,全中国的官场不都是这样吗?不过,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他不属于东林党人,所以自然就没有得到东林党的保护。
在当时这些东林党人掌握了全国的舆论方向,他们认为袁崇焕不是自己人,而且还缺一个背锅的,那么尽情地抹黑袁崇焕对于他们而言就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袁崇焕就成了袁崇坏,在他们的舆论攻势之下,整个国家的人都认为袁崇焕是个大奸贼,这才有了袁崇焕的悲剧。
总结
其实没过多久,南明政权就给袁崇焕平反,袁崇焕的名誉才得到了恢复。后来,随着乾隆皇帝特别推崇这位前朝对手,社会上对于袁崇焕的评价才趋于正面,袁崇焕的地位才逐渐提高,这对于这位忠诚而言,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