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大明王朝1566》上写影评的时候,评论区经常有人问一个大大的问题,清流不是好人,清流和严党没什么两样,清流接手之后,也做了和严党一样的事情。
清流是不是好人,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由于没有好坏的定义,所以很难得到肯定的答案。比如我有一个简单的理解,只要那个人不主动去伤害别人,那个人就不应该被称为坏人。
电视剧中严党毁堤淹田、陷害海瑞、抓捕高瀚文,无一不为人所恶,落入坏人之列。整个清流的戏里,他都没有针对特定的人,做出过什么下流的动作。从这点来看,清流是不是好人也不好说,至少在剧中她算不上坏人。
有人说,开会之初,雁荡、清流和礼教教官决定把稻谷变成桑树,而清流帮助了罪犯。殊不知,正因为周云逸无法在清流的授意下责怪燕党,清流才不得不服从燕党以维持自己的权力。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就是和严党是同朝的官员,对严党的罪行置之不理。这样的人是坏人。还有人说,一个人到了内阁级别,怎么可能是好人。
我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主观感受是个人的事情。清流正要放弃淳安时,丽妃出来说:这天下是太子和太子的,不是严嵩的。为了将来,我们也要救一人为一人。其实也体现在,清流至少为老百姓着想。一个人,不管是内阁首脑,还是淳安县的判官,只要心系百姓,就应该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官员。
又如胡宗宪作为严嵩最信任的大臣。如果非要说他是个好官,我想谁也说服不了。他必须对严嵩做点什么,才有机会爬到这里来。但既然到了浙江巡抚的位子,又要为自己的百姓着想,为自己以后的名声着想,所以他的这个决定是对的。
而且真的,哪里有那么多好人和坏人?你怎么能简单地将人分为好人和坏人呢?至于剧中的脸谱,是白是红,就可以看出他是忠臣还是奸臣。可如果在生活中,人真的可以那么轻易的分清好坏吗?
明朝时期,清流之所以要“反悭”,很明显是严党把事闹得太丑。高恭第一次见面就说严世蕃娶了九个老婆,嘉靖一出来就说:“好男人有九个老婆”。
严党清流司监,郑泌昌,何茂才,田县丞,海瑞王永济谭纶,众人旋风。燕灭燕成功后,嘉靖让严嵩为六弼举牌,徐阶没有阻拦。这是不是说明徐洁不好?
如果在这个内阁层面,我们还纠结于一个人是好是坏,我想这会偏离这部电视剧的主旨。我们不需要过多地吹嘘我们的道德。考虑到以后的利益,保证不伤害到别人,已经是难得的品质了。
世界不是黑白的。
海瑞的妻子难产,女儿落水身亡。他真的对这个家负责吗?
海妈妈对待女儿的态度真的能称得上是好人吗?
而李时珍知道嘉靖不相信他,但还是要去看病,给皇上开药。
电视剧的最后,水稻没有改成桑树,而是在江苏收获了棉花。很多人抓住这件事说,徐杰和严嵩没有两样。认真看过电视剧的应该知道嘉靖为什么不杀严嵩吧?这是因为有些事情是严嵩无法控制的。利益集团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导演不演这个角色,是为了表明徐杰一家也是贪污罪犯。
我们在看剧的时候,尤其是《大明王朝1566》级别的剧,如果看的最终结果只是分清谁好谁坏,那还不如从那个角度去看。
如果你看到的世界是黑白的,你的生活就会轻松很多。但在这种观点下,你会失去更深入的思考。这种想法就是明朝的事情,为什么每个人都当上了内阁总理,他们的家人都这么惨。为什么雁荡、清流、四里间没有一个人真正为苍生求情?为什么朝堂上没有人可以反驳海瑞的话,既不反驳也不同意,这是职场的性质。
正是这种本性,导致了淳安、建德之难一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