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晚风暮雨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于贞观殿,临终前留下一道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即武则天)决定。
4天之后,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但是,李显空有皇帝之名,却无皇帝之实,朝政大权全部掌握在母亲武则天之手。
当时,武则天虽已年近花甲,但在私生活方面依然非常不检点,豢养了多位的男宠。
安定公主为了讨好武则天,忍痛割爱,将自己最中意的男宠薛怀义献给武则天。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是陕西人,早年以贩卖药材为生,相貌英俊,身材健硕,后来结识安定公主,因为薛怀义不可描述的功能十分强大,被安定公主纳为男宠。
武则天得到薛怀义后,发现安定公主所言不虚,非常满意,就受了安定公主做义女,并且赐姓武。
为了保持和薛怀义的不正当关系,又不引起风言风语,武则天让薛怀义剃发为僧,主持白马寺,方便其出入宫廷内苑。
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两人的关系就被传得尽人皆知,所以,武则天干脆不再偷偷摸摸,光明正大与薛怀义来往。
在武则天的宠爱和关照下,薛怀义被封为正三品的左威卫大将军、梁国公。
志得意满的薛怀义,“出入乘御马,宦者十馀人侍从,士民遇之者皆奔避”,就连朝廷大臣遇到他都要礼让三分。
飞扬跋扈久了,薛怀义甚至白天骑马在洛阳闹市横冲直撞,路上行人躲避不及的,就会被薛怀义的手下打得头破血流,官府也不敢管。
薛怀义非常痛恨道士,每次遇见道士,不是痛打一顿,就是抓回白马寺强行剃发做和尚。
正直的右台御史冯思勖,知道薛怀义的恶行后,上书弹劾,可在武则天的庇佑下,薛怀义毫发未损。
怀恨在心薛怀义,有一天,竟然带领一伙人,堵住散朝回家的冯思勖,将他打成重伤,然后扬长而去。
武则天知道这件事之后,只是一笑了之,没有一句责骂的话,从此之后,薛怀义更加猖狂,文武百官见了他,都要躲着走。
直到有一天,薛怀义终于遇到一个狠人,在他面前吃了大亏,一张英俊的脸几乎被打成了猪头!
这个人就是左相苏良嗣。
苏良嗣是雍州武功人,以门荫入仕,刚烈耿直,任周王长史时,对周王李哲的不法行为,严词劝诫,深受李哲敬畏,唐高宗知道此事后,对他大加赞赏。
唐高宗派宦官到长江沿岸采办奇异竹木,打算移植到御苑中。这些宦官征用船只运竹,到处恣行暴虐,结果被时任荆州长史的苏良嗣全部扣押。
苏良嗣上疏道:“致远方异物,烦扰道路,恐非圣人爱人之意。又,小人窃弄威福,亏损皇明。”唐高宗深以为然,不仅没有怪罪他,而且让他把竹子全部投入江中。
薛怀义横行霸道时,苏良嗣任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这一天,苏良嗣上朝,与薛怀义不期而遇。薛怀义见到宰相,同样傲慢无礼、不屑一顾,还打算抢在宰相前面走。
苏良嗣勃然大怒,叫随从按住薛怀义,猛扇一顿耳光,直打得他鼻口出血,连连求饶方才住手。
薛怀义跑到武则天面前哭诉,请她为自己出气,没想到武则天只是淡淡地说道:“北门是你出入的地方,南衙是宰相处理朝政的地方,你没事别再跑到南衙去招惹他们。”
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
苏良嗣当众痛打薛怀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等于打武则天的耳光。
按照惯例,强势的武则天绝不会容忍这种挑衅的行为,一定会想办法加倍报复。
可奇怪的是,这一次,武则天的处理方式居然一反常态,不仅没有追究苏良嗣责任,反而劝诫男宠不要再惹事。
是因为苏良嗣是宰相,地位尊贵,所以武则天才忍下一口气吗?
恐怕不是,要知道武则天时期先后担任过宰相的有69人,其中有19人被杀,22人被流放,宰相在武则天眼里和之前被打的御史冯思勖并无差别。
那么,武则天这次为何没有为男宠出气呢?
其实,不是武则天不想,而是不敢!
这件事发生在垂拱元年,垂拱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年号,对应的公元年份是685年,此时,距离武则天废掉睿宗称帝还有5年,正是武则天笼络人心的关键时期。
如果此时发生偏袒男宠、罢免或者杀死宰相的事情来,对她将来称帝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聪明绝顶的武则天选择了隐忍,既维护了自己的声誉,又留下大度的美誉,还减少了一个敌人,一举三得,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