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拥兵80万的左良玉是被李自成败退千里的残兵吓跑的吗?真相不尽然

拥兵80万的左良玉是被李自成败退千里的残兵吓跑的吗?真相不尽然

天下奇观,无处不在,古今奇闻,无奇不有。任何一个时代各种奇人异事就从来没有缺席断片过,但是你可曾见过一个坐拥80万大军的“牛人”竟然被转战逃亡几千公里的残兵败将“吓跑”的天下奇谈?没错,这种事情还确实发生了,就发生在明末南明弘光年间,而这个牛人就是大明鼎鼎的军阀左良玉。

原来这个左良玉在明末还真是一号人物,早前在辽东一带任职,同后金作战。崇祯五年(1632年),被调取关内,从此开始了他同内地农民军作战的生涯。在同农民军的作战中,左良玉转战各地,屡立战功,每每都是胜多败少。特别是后来打得张献忠几乎亡命不可脱身,但在后来却被李自成屡次击败,朱仙镇一战,左良玉几乎精锐殆尽。后来通过再次击败张献忠和收编各种杂牌军才得以重振旗鼓,下九江、战武昌,拥兵80万,号称百万。但是在多年的作战中左良玉逐渐养成拥兵自重的习性,痞气十足,军队纪律败坏,到处烧杀抢夺,完全的一副军阀做派。

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被封为宁南伯,及至李自成围攻北京,左良玉故意拖延时间,不及时去救援。北京失陷后,明朝灭亡,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年号弘光。可是这位傲气十足的左良玉虽然被新朝封为宁南侯,但却因为没有参与拥立之功,对朝廷没有什么影响力,并不买弘光朝廷的账。与弘光朝廷的马士英、阮大铖集团矛盾颇深,与东部江北四镇也隐隐有着隔阂。终于矛盾爆发了,1645年三月下旬,左良玉带领80万大军顺江东下,浩浩荡荡,打着“奉太子密诏清君侧”的名义朝南京的弘光朝廷一路杀奔而来。

不过有人却说不对,一切完全不是左良玉自己说的那么冠冕堂皇,其实他不过是在武昌待不下去了,因为有人要鸠占鹊巢。而这个“胆大包天”的人还不是别人,就是几年前的老对手,如今的大顺皇帝李自成,而且还是一溃千里的李自成,因此出现了左良玉80万大军面对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大顺败军选择退避东下的吊诡现象。那么事实果真是因为害怕大顺军李自成而选择避让吗,不尽然。我们先从这个“突然”出现的大顺军说起。

其实在此之前1645年正月,李自成已经在陕西屡战屡败,清军一举占领潼关,并且另一路清军沿着榆林南下,两路合击西安。眼看陕西不保,李自成的大顺军仓皇撤退,沿着商洛翻越秦岭沿着河南西南端逃往湖北。在1645年三月的时候已经进入了襄阳地区,离左良玉的大本营武昌近在咫尺。这时的左良玉就面临着重大选择了,是与李自成“迎头相撞”,鱼死网破,还是避其锋芒,另寻他处。当然最后左良玉选择了后者,但有个问题出来了,这就是左良玉东进的主要原因吗,其实如果综合分析这还真不是左良玉挥师东进的最主要原因。

首先,左良玉确实比较担心李自成的大顺军。左良玉不但之前与李自成的作战中屡战屡败,军队全都是烧杀抢夺的散漫货色,自己尽管号称拥兵80万甚至是百万大军,可是自己的嫡系亲兵却少得可怜,真正的“主力”不是一些投奔的杂牌小势力,就是地痞流氓与大量流民,这样的“军队”自己甚至都不能有效掌控,还能指望他们能有什么作为,左良玉应该内心还是很清楚的。所谓80万大军不过是为其政治上谋取超然地位的工具罢了。

此时的李自成确实也好不到哪去,自从1644年4月山海关大战惨败后,一路溃逃,从北京到山西、陕西、湖北,近一年的时间里就没打过什么像样的胜仗。一路如惊弓之鸟的大顺军到湖北襄阳附近时,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所向披靡富有蓬勃朝气的大顺军。虽然如此,但毕竟此时的大顺军除了撤退的过程中带出来的十几万人马,还有白旺在湖北经营许久的七万精锐部队,总共加起来基本上也有二十万左右人的队伍,可以说这支部队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制清军不足制左良玉则有余。如果左良玉成为拦路虎,那么处境艰难的李自成在后有清军紧追不舍的情况下估计还是不惜与左良玉一战的。而左良玉虽然80万大军很唬人,但真正能拉得出去能在战场上拼杀的估计却是屈指可数的,况且还有对方置之死地的决心以及自己与这一老对手屡屡战败被压制的心理状态,左良玉的确不想惹上这个大麻烦。

但是真正令左良玉担心的却是另一个更大的麻烦,那就是清军。此时紧紧咬住李自成不放的就是后面的清军,1645年三月的时候,清军也已经进入了湖北境内的长江流域上游。试想左良玉如果连屡败屡战的大顺军都打不过,怎么能打的过连年征战精锐的八旗大军呢。况且就算左良玉能打的过李自成的主力,接下来怎么处理和清军的关系呢。对于清军来说左良玉在他们的眼中依然是障碍,对待左良玉,要么是改编,要么是消灭,没有别的选择,因为他们可不光是追击李自成的大顺军,更是要来夺地盘来,进而东进配合东路南下的部队灭亡弘光朝廷。

而左良玉也不傻,自己的能力如何和部队多少水分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堵截李自成,恶战八旗军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旦如此选择届时将几乎不可能全身而退。的确左良玉确实是在武昌没法待了,不是仅仅因为大顺军,更是因为气势汹汹的清军。因为李自成是来逃命的,而清军却是来要命的,但是自己却不能拼死玩命,因为一盘散沙的杂牌军门没人陪他玩命,此时除了东下“清君侧”还真没有别的好选择。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左良玉因为害怕李自成的到来而选择率兵东进同室操戈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真正让他担心并且逼走他的正是一路转战千里气势汹汹而来的清朝八旗大军,所谓“奉太子密诏”清君侧,讨伐马士英只是逃避清军的借口罢了。而且后来他的军队在板子矶遭到了来自黄得功军队的阻击而大败,以及他的部队在日后投降清军后南下并未体现多大作用的情况来看也从侧面说明了左良玉部队战斗力确实很渣很渣,不堪一击。

那么事情的结果又是怎么样呢,结果也很简单,左良玉身死,儿子左梦庚继承帅位,在途中被黄得功击败,进而投降清军。“清君侧”终成黄粱一梦,但是左良玉的行动对弘光朝廷却是百害而无一利,间接导致了弘光朝廷的灭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左良玉,战武昌,作战,朝廷,李自成,残兵,清军,湖北,大军,观点评论,左良玉,李自成,大顺军,弘光,清军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左良玉,战武昌,作战,朝廷,李自成,残兵,清军,湖北,大军,观点评论,左良玉,李自成,大顺军,弘光,清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左良玉,战武昌,作战,朝廷,李自成,残兵,清军,湖北,大军,观点评论,左良玉,李自成,大顺军,弘光,清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