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易风俗”与“守本位”二者兼备,朱元璋如何通过戏曲正礼法的?

“易风俗”与“守本位”二者兼备,朱元璋如何通过戏曲正礼法的?

“洪武初年,亲王之国,必以词曲一千七百本赐之。”

明代建立之初,太祖朱元璋从元代的覆灭中汲取经验。为了巩固明代政权,太祖采取通过戏曲进而实行反“胡俗”的政策,以正礼法。洪武初年,在分封的亲王前往封地之前,赐之千余曲,因此得名“洪武赐曲”。在实现统一后,太祖更是不遗余力的推行反“胡俗”的政策,从诏书,诰命,檄文中不难看出他的用意,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明初的戏曲。

为解决元代遗留问题,明代建立伊始,太祖“洪武赐曲”,正礼法成为当务之急

观明代的反“胡俗”政策,实际上是明太祖为了消解元代文化,而在各个层面所做出的努力。因为在元代统治时期,中原地区的风俗习惯一改往日。社会风俗的变化,伴随着近百年的“胡俗”的侵蚀,使得中原百姓的生活习惯也日渐“胡”化。

针对此类现象,太祖因此提出“倒元”的口号,而反“胡俗”也就自然成为了主要扶持的对象,正礼法成为当务之急。为了尽快地收获百姓的支持,太祖在分封亲王之时,赐曲千余首,以改变大众的认知,而这也就是先前提到的“洪武赐曲”。为何太祖用明曲作为反“胡俗”的首选呢?

这就要谈及当时的民众的休闲文化生活了。作为以“小农经济”立国的封建王朝来说,民众的主要生活模式依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戏曲因为其方便传唱的特点,以及极具戏剧色彩的脸谱能够为大众熟知,并接受。所以,太祖选用明曲作为反“胡俗”的主要手段,其实是有他自己的用意的。

“自近代以来,习俗圮坏殆将百年,而天生大有为之君,首出庶物,一新旧染之俗,与民更始。”——宋濂

洪武八年,时任翰林院讲学士的宋濂为太祖歌功颂德,编成《洪武圣政记》一书。在书中,宋濂认为太祖“改新旧之俗”的行为堪称“圣政”。对太祖专设明律以正儒家“礼法”,以及将反“胡俗”的观念与明曲相结合的这些举措,更是叹为观止。

宋濂的《圣政记》中,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及反“胡俗”的政策,其讲述的也都是太祖在移风易俗上做的贡献。但所列之事皆因为“胡俗”而发。那么太祖为何会产生反“胡俗”的观念呢?

首先,从太祖参与红巾起义的时候,就能够看出反“胡俗”漫长的历史积淀。当时的红巾起义,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在中原之地铺张开来,实际上与他所提倡地口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红巾起义以“兴富汉统”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而太祖也是从中,意识到实现“汉统”的主要统治手段就是正礼法,因此致使反“胡俗”的思想在洪武年间的盛行。

其次,元末出现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太祖依据“胡虏无百年之运”作为自己起义的口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太祖因此占领金陵之地,之后他又提出“天更元运”,极大程度的笼络了底层百姓的支持。要知道哪怕是当时,率先占领舆论力量对巩固自身统治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得民心者得天下,太祖凭借“天厌胡元”和“正大统”的口号,夺得了人心,因此成就了明代霸业。而在这时,“元”与“胡俗”也就相互捆绑在了一起。反“胡俗”也就成为了太祖时期,首当其冲要解决的事情。

“当是时,汉人弃丘陇从胡,为我中国仇雠……心思父母之邦,义忠族类,是以全境保民,助我成功。”——《祭平章李思齐文》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太祖对“胡”“汉”文化的态度上,并且太祖对自己取胜的原因进行了总结概括。这也是从文化的层面对反“胡俗”的诠释。而当时边境之地对汉文化有所偏见,因此太祖在征收燕南等地的粮税的时候,提出“重念中国本我华夏之君所”,来缓解胡汉的关系。

纵观太祖之所为,其对“胡俗”的声讨是从历史和文化两个层面进行的,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也就形成了反“胡俗”的特点,同时“洪武赐曲”也对后来明初的戏曲创作提供经验。

明初戏曲以“三纲五常”作为其创作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两大特点:易风俗、守本位

虽然明代基业已成,但是“元代吏政”依旧存在,对明代的朝堂统治极具威胁。

“胡元入主中国,非我族类,风俗且异,语意不通,遍任九域之中,尽皆掌判。”——明太祖

太祖对朝堂的认识是从民族文化层面出发的,针对“元代吏政”容易造成贪污腐败的现象。太祖意识到想要彻底地根治之一现象,就必须从教育出发,使得小到个人,大到朝廷都形成以“正汉统”的观念。受之影响,在整个社会反“胡俗”的状态下,戏曲作为主要的教化手段,成为其首选。

在太祖的推崇下,明初戏曲成为了宣扬反“胡俗”的主要方式。一向将“正汉统”作为自己统治目标的太祖,在明代戏曲创作中也提出了移风易俗的明确要求,并且从明代戏曲的创作中,不难发现的是“三纲五常”成为了其创作的主要内容。太祖认为“三纲五常”作为圣人的治世之道,是经久不衰的。

首先,从明代剧本的选择中就可以发现“三纲五常”的特点。太祖下命礼部,要将古代忠孝礼义的故事编辑成册,并向宗室和各个地方推行。太祖也肯定了先贤“垂训立教”的要义。其后永乐十七年,明成祖甚至直接将《为善阴骘》、《孝顺事实》等赠予群臣。

同时将“以德为先”的作为选官用人的标准,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反“胡俗”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明代的戏曲创作也展现出:易风俗、守本位的创作特征。因为太祖对元代戏曲中女子失贞的痛斥,明代戏曲创作者从这一方面出发,对“胡俗”加以批判。

“凌逼万状,未尝失节,终老于为民之妻,可嘉也矣。”

这部明代戏曲,所展现的是一位妇人在县官和恶少的频频骚扰之下,仍旧坚守贞节的故事。通过戏剧的方式,展现出明代女子为保贞节而宁死不屈的精神。这与元代戏曲中表现的大相径庭。同时明代戏曲的创作者也是利用了戏剧化的效果,使得百姓尤其是女性群体,对儒家传统道德的理解和渗透。

如果说以上是明代戏曲易风俗的特点,那么守本位则是明代戏曲针对男子所要求的。

“予以劝善之词,人皆得以发扬其蕴奥,被之声律,以和乐于人之心焉。”——《同棺记》

《同棺记》同样也记载了女性的贞烈事迹,同时也涉及了有关男子的要求。因为在明代的青楼女子是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纳的,所以就难免会遭受世人的唾弃。但是明代戏曲中,就提倡君子不可居于烟花柳巷之地。面对社会的诱惑要随时保持清醒的思绪,用儒家的“洁身自好”来守住自己的本位。

由此可见,从明代戏曲的创作特点我们不难看出,明代社会对女性贞烈的要求以及对男子忠孝的提倡,都反映出了儒家“三纲五常”的核心内容。

明初戏曲中反“胡俗”现象较为普遍,其实质是朱元璋“正礼法”的集中体现,稳定了明代政权

因此明初的戏曲主要是从文化的“教化”功能出发,制作出符合礼法的要求的“教化剧”。伴随着明太祖反“胡俗”的政策,明代戏曲从元代的杂剧中汲取经验。经过戏曲创作者的精心修改后,成为了宣传儒家“三纲五常”的行为准则的主要方式。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从“洪武赐曲”到明初戏曲中的“三纲五常”的提倡,表面上的确是明初反“胡俗”的直接体现。但其实质是为了正礼法,从而在百姓的心中树立一种“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参与感。进而更好地维护明代政权的统治地位。

明代反“胡俗”的举措,一方面可以说从各方关系处理上进行关于社会风气的改良,以正社会之风;另一方面,从文化层面上看,明代形成了特有的儒家文化体系。由此可见,明代戏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正礼法的目的也是通过明代戏曲的感染为世人所熟知的。

于是,从明初戏曲以及后来明代戏剧发展的过程中,百姓的家国观念深入人心。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在明末会出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声。同时也正是明代反“胡俗”的影响,凸显出朱元璋的才能,致使后来各方关系发生变化,为后来的移风易俗提供了经验。

参考文献:

《明史》

《明会要》

《明太祖文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文化,统治,朱元璋,太祖,胡俗,元代,创作,风俗,本位,戏曲,观点评论,礼法,太祖,胡俗,宋濂,戏曲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文化,统治,朱元璋,太祖,胡俗,元代,创作,风俗,本位,戏曲,观点评论,礼法,太祖,胡俗,宋濂,戏曲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文化,统治,朱元璋,太祖,胡俗,元代,创作,风俗,本位,戏曲,观点评论,礼法,太祖,胡俗,宋濂,戏曲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