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中国古代读书人们的最高荣誉,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第一个状元孙伏伽诞生,至清光绪三十年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截止,在近1300年的时间里,总共诞生了592位状元,即便加上一些小朝廷和武状元也不过700多人。
在古代社会,尤其是社会安定的年代,民间读书的风气很盛,再加上儒家传统思想“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使得状元作为读书人中第一人备受推崇。
每次科举考试只取头名为状元,但一千多年的积累使得状元人数还是有不少的。然而状元中真正名垂青史,至今都被人念叨的人不多。
明朝人王华是成化十七年辛丑科的状元。或许很多人对王华并不熟悉,但一提起他的儿子王阳明,人们立刻肃然起敬。在中国历史上能被称为圣人的只有两个半:至圣先师孔子是一个,晚清名臣曾国藩算半个,另外一个就是王阳明。
王阳明虽然在历史上名气很大,但他却不是状元郎。在二十二岁时,王阳明第一次参加进士科的考试,但这一次却名落孙山。二十五岁时再考依然不中。直到二十八岁又考,终因发挥出色,被赐二甲进士第七名。虽然也是进士,但相比其父亲状元的头衔是远远不如的。
值得一提的是,与王阳明同期参考的还有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但唐伯虎因为受到徐经科考舞弊案的牵连被削除了仕籍,不能参加殿试。而力压唐伯虎和王阳明两位牛人夺得状元的是一个叫做伦文叙的人。
而如今知道伦文叙的人已经很少了,反而是唐伯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画家,王阳明更是成为了著名的思想家,其“心学”传播至日本、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影响深远。
历代状元中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唐朝的王维、南宋的文天祥,除此之外大都籍籍无名,反而是蒲松龄、杜甫等一批落第秀才更被人们所熟知。但蒲松龄等人其实只是科举考试的失败者罢了,状元们虽然现在名声不显,却大都是完成了自己政治抱负的人,古代官员的升迁也会优先考虑科举中排名靠前者。最直接的数字:清代114名状元中,官至一品大员的就有20人之多。
【历史就在那里】:解读过去,方能不畏将来,每天更新原创历史趣闻,欢迎各位历史看客们评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