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智深不是一个完美的道德的形象,他是一个率性而为的形象,那么一桶酒下去之后,鲁智深醉了,一个大英雄变成了和尚,他有压抑,他要释放自己,所以一桶酒下去以后,他马上就露出了他的本相了。
小人往往在酒后,露出本心。豪杰往往在酒后,露出本相。
小人心地比较阴险,平时当然要把自己真正的想法隐藏得很深,只有在酒醉的时候,你可能看出他的一点本心来,那个英雄豪杰在人群之中,也不能够时时都是把本相露出来的,把本相露出来会吓坏人的,所以鲁智深在五台山上做和尚这几个月,虽然他是另类和尚,但是他整体来讲,还是比较中规中距的,他只不过是没有坐禅,没有念经,但是他总是没闹事,所以他的本相一直是掩盖的,那么酒后他就露出本相来了。
施耐庵应该很喜欢鲁智深这个人物,豪爽还有点鲁莽,真正的英雄。最后让他立了最大的功劳,捉住了方腊。而且鲁智深的结局也挺好,肉身坐化,这相当于佛门最高的待遇有道高僧。
2、《水浒传》好看就好看在真实,然而这也导致很多人年轻时不爱看,因为人一开始都是向往理想的世界,看着这种一身功夫,自己向往成为的人却还事跟自己现在一样躲不过生活中的零碎苦事,难免会没了兴致,这也是为啥现在人喜欢看爽文,因为可以短暂得到逃避,自己做不到的事都可以在那里得到实现,然而随着年岁增大,自己经历的多了,再回过头来看《水浒传》,往往会有更多的感触和共鸣,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英雄,能够巧妙的处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才是真正的英雄。
3、九纹龙史进也是跟鲁提辖一样的好汉,史进是水浒第一位出场的梁山好汉,史大郎最早是一个喜欢舞弄枪棒的富二代,遇到少华山的三个土匪称兄道弟事发之后火烧史家庄一走了之,这时候他是一个只讲兄弟义气的人,后来在延安遇到鲁提辖,赞助金老汉父女十两银子也是看在鲁提辖的面子上,后来再次遇到鲁大师一起铲除了瓦罐寺的两个恶霸,这时候这个寻师傅无果的汉子已经被鲁大师的人格所折服,最后千里奔袭只身去救画师王义的女儿,这种动而后谋的做法像极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虽然这种做法很鲁莽但是在这腌臜的世界史大郎的做法着实令人振聋发聩!
鲁大师得知自己的迷弟被捉了也只身去救同样被擒,也不知道这亦师亦友的两人在牢中相见是怎样一幅场景。
最后史大郎死于征方腊没有得到善终。
4、央视《水浒传》与原著《水浒传》的不同:
一、去掉了百回本征辽的内容,改为受招安后直接去打方腊。
这是从框架上最大的改动,等于把百回本之房折掉一扇门窗。门没了,就会到处透风漏气,就把百回本忠君保义的思想搞得冷冷清清了。百回本强调宋江招安后尽忠竭智为国出力,让梁山队伍在解决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中显示忠勇,央水则着力突出梁山将招安后的悲惨,因此不会让征辽的故事存在。
二、把林冲参加征辽、打方腊的事砍掉,改为在招安的过程欲杀高俅,被宋江阻止,屈恨而死。
百回本强调的是众兄弟跟随宋江招安后,南战征百战,出生入死,为朝廷出了力,也对得起兄弟情谊,所以,林冲和许多梁山将,在打胜方腊之前是决不退出梁山队伍的。林冲在六和寺养病,这也是对人物的一种交待。身经百战的军人,在恢复和平以后,被安置在一个地方休养,这也正常。百回本中,有宋江被害,可有的将领也得到了善终,比如朱仝后来成了节度使。央视的情节则强调了梁山将与贪官之间的仇恨之深,部分将士反招安之烈,更强调宋江实行招安路线的失败与可悲。
三、把鲁智深参加征方腊的事去掉,改为出征前就留在五台山修行;公孙胜的离去也不是为了归隐山林,而多了些绝望心情。
百回本突出了鲁智深的勇武,他一禅杖就把方腊给打倒。
也突出他的佛性,一生杀人无数,只因人间不平。用禅杖完成了惩恶扬善的使命,也就该归于静静的佛坛,所以,他在六和寺圆寂了。央视本意在反衬宋江招安路线的不得人心,多少人都看透打方腊是件很不可为的事,宋江却一意孤行,把兄弟们带上了悲烈的境地。
四、改征辽途中挥泪斩小卒,为在征方腊途中斩小卒。
看似不愿丢掉这个情节,因为没了征辽的内容,所以就移到征方腊时表现。这一移,却突出了宋江招安后的悲哀。百回本只是想告诉人们,招安后梁山将与贪官集团还是格格不入,受他们排挤,通过梁山将的处境,反映贪官集团的可恶;同时更着重说明梁山好汉为国尽忠、顾全大局。央水不只想告诉人们这些,而且要进一步提示:梁山大业在招安前红红火火,你宋江带领大伙投降朝廷,当了人家的鹰犬,打与你同属起义的方腊,杀自己队伍里的兄弟,对朝廷那样愚忠,自己下场下那惨,还让这些兄弟搭进来。
五、改梁山将主动要求打方腊,为蔡京、高俅等人故意让梁山将打方腊。
百回本,表现宋江的忠义,他想去掉草寇的身份,在朝廷体制之中去为国出力。他打方腊,是招安后实现忠心的一个举措。